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为何有的失败是千古恨,有的是成功之母 精选

已有 6117 次阅读 2023-11-17 07:55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何有的失败是千古恨,有的是成功之母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

9月,美国Atria Books出版社出版了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领导与管理学教授Amy Edmondson(艾米·艾德蒙森)女士的著作Right Kind of Wrong:The Science of Failing Well(本文作者译为“合适的失败类型:关于失败不吃亏的学问”)。艾德蒙森已出版了7部著作、发表了60多篇学术论文。2021年,她被评选为“全球管理思想家50人”之一。

人都会犯错。有时候,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不可挽回的错误;有时候,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成了成长的阶梯。因此,如何对待失败,大有学问。

在本书中,作者提供了明智地思考、讨论与体验失败的框架。她提出失败有三大类型:基本的失败、复杂的失败、聪明的失败。她讲述了企业管理、大众文化、历史等很多领域有关失败的真实故事,教给读者一些有针对性的做法,不再以羞愧心和责备来对待失败,而代之以好奇心、易损性和个人成长。读了此书,会让人对失败的看法与过去大不一样。

艾德蒙森在书中主要阐明了5个观点。

第一,失败有各种类型。有些失败应尽可能避免,有些失败却是有益的,因为它们带来了其他途径无法得到的宝贵的新知识。作者称这类失败为“聪明的失败”。

这并非自相矛盾的说法。当失败发生于新的领域,是在追求善的过程中发生的——无论是寻找终生伴侣还是做出科学突破,都是聪明的失败。“聪明的失败”还有一层含义:你有理由相信你的大胆尝试是有可能成功的。不过,实验的规模要小一点,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在金钱、声誉或人身安全方面产生严重的后果。

第二,错误和失败不是同义词。减少错误是值得追求的目标,避免失败则不是。

根据定义,错误是对事先确定的标准、程序、规则或规定之非预期的偏离。而失败是偏离了所希望的结果之结果,比如,“鱼烧煳了”是错误引起的;“网球冠军被别人拿走了”是技能或训练不足引起的。而有些失败是设计巧妙的实验之不可避免的有用结果,这属于聪明的失败。

第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非那么容易。因人们自身的问题导致的失败很难会吸取教训。一是本能地厌恶失败,因此失败后就不愿意复盘。二是有一种错误认识,觉得人们主要从成功中学习而不是从失败中学习,因此不屑于去总结失败的教训。三是容易止步于肤浅的分析,如某人得出的“教训”是“我今后要更加努力”。四是不好意思将自己的失败讲给别人听,使得家人或团队其他成员失去了替代式地从失败中学习或反思的机会。

第四,新产品、新服务之最成功的验证过程总是充满失败的。

如果你负责一个创新项目的试验验证,就会希望一举成功,并付出种种努力以确保一切都顺利进行,可是这样做却可能与真实运作状况相偏离。结果,项目失败了。

原本应该是经由失败通向成功的,却因追求成功反而导致失败。在新产品、新服务大规模上马之前,未能通过试验找到需要修补的漏洞,自然会导致整体失败。

第五,无论什么领域,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健康地处理与失败的关系的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顶级运动员、技术发明家等,都是比多数人经历了更多失败的人。这些人懂得多数人不懂的哪些道理呢?

其一,他们愿意明智地承担风险,尽管他们很清楚某些冒险通向失败。为了追求成长,他们放弃舒适,不断探索什么东西是有可能实现的。

其二,他们有行动偏好,准确地说是对重复迭代的偏好。由于不做尝试而导致的那种失败,他们是不愿沾边的。他们并不是马虎,而是愿意竭尽全力去防止可预测的失败,还愿意延展可能性,因为他们已经与失败成为朋友,特别善于从中吸取教训。

《中国科学报》 (2023-11-17 第3版 读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09955.html

上一篇:对一篇论文的审稿意见(2009)
下一篇:[转载]“哲人石丛书” 激扬科技创新精神
收藏 IP: 1.203.173.*| 热度|

28 黄永义 宁利中 崔锦华 王涛 毛善成 郑永军 李升伟 宁笔 张晓良 汪晓军 王安良 周忠浩 张学文 张俊鹏 周健 许培扬 李建国 何青 尤明庆 孔玲 苏法王 杨正瓴 晏成和 朱林 杨学祥 汪运山 guest59539633 guest629061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