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哲人石丛书” 激扬科技创新精神

已有 1414 次阅读 2023-11-17 17:53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哲人石丛书” 激扬科技创新精神

北京晚报 | 2023年11月17日


  ▌潘涛

  2023年11月12日下午,科普出版创新发展论坛暨“哲人石25周年”庆祝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1998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策划推出了融合科学与人文的科普丛书“哲人石丛书”。“哲人石丛书”秉持“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绍介当代科学思潮,激扬科技创新精神”的宗旨,致力于遴选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科学史家的上乘佳作,推出时代感强、感染力深、凸显科学人文特色的科普精品。25年来,“哲人石丛书”累计出版153种图书,创下了国内科普丛书中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出版规模最大、选题范围最广的纪录。

  本报特刊发“哲人石”策划者之一、著名出版人潘涛的文章,他回顾了“哲人石”丛书第一本《确定性的终结》引进中国的过程,也讲述了“哲人石”是如何一本一本精选集结而成。

  “哲人石丛书”(以下简称“哲人石”)1998年12月面世,至今整整25年,其背后都是人的故事,讲起来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哲人石的英文Philosopher’s Stone,译成中文,叫“点金石”(易懂、太俗),或者“魔法石”(与哈利·波特有关,过于魔幻),直译“哲人石”(雅致有余、貌似难懂)。我准备加盟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实际上源于1997年,如果“哲人石”有前史的话,从那时候开始算,应该有26年的历史了。那时我同卞毓麟先生(时在北京天文台)四处找选题,张莉琴(现为社长)负责联系版权,我们对接默契。

  长话短说。“哲人石”的第一号书叫做《确定性的终结》,是普利高津(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耗散结构理论创立者)晚年最后一部力作。这本薄薄的书,是我作为一个准编辑,还不是正式的编辑,而是作为“策展人”策划而来的。如今有一个英文词“curator”比较时髦,即“策展人”,编辑也可认为相当于博物馆的策展人。

  既然要策划一套丛书,自然希望头一炮能够打响。头号书的作者,必须挑选重头的,最好是诺奖得主。当时我还在北大读博,距毕业尚有一年,基本上确定了毕业到上海做编辑。我的导师孙小礼老师非常理解,因为她也是编辑出版界的老前辈,曾经在高教社做过编辑。她说做编辑是蛮辛苦的,我想老师深有体会,因为当时的一套自然辩证法教材就是孙老师亲手编的。我那时候经常和孙小礼老师、龚育之老师有交流,往往都是围绕着书。我发现自己能够敏锐发现书中的一些表述,哪弄错了、不对了,或者哪哪可以做得更好。再加上受到上海出版界老编辑(陈以鸿、潘友星、吴智仁、翁经义)的影响和感召,我想我们学科技史的从事编辑工作,可能会做得更好一点和更专业一点。当时只有一个小念头,就想做一名好编辑,没有想做什么总编辑。很有意思,我作为责任编辑上手的第一本书,居然是以《终结》打头。

  普利高津的这本书,我确实是想了一点办法。他本来不准备放在上海出的,据说已经有上海之外的出版社是要接了,我做译者的工作放到上海出版。说服了译者以后,作者自然就听译者的建议。既然译者湛敏博士信得过我这个“准编辑”,普利高津果然同意了,我得以提前把他著作的译稿拿到了手。我为什么要让这本书放在上海出版,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已经出过两本普里戈金(一译普利高津)的书,《从存在到演化》《从混沌到有序》分别于1986年、1987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因此,我暗下决心要把他三部曲的第三部《确定性的终结》也拿到上海来出。

  除了《确定性的终结》,“哲人石”的译稿,我在1998年7月到科教社去报到时,至少带去了三部,所以到年底才能把第一批书赶制出来。假如从我7月份去上班才开始甄选选题、洽谈版权,再来找译者翻译,当年肯定出不了书。而且,这本《确定性的终结》起先是1996年出版法文版,《人民日报》驻法国记者报道这本书在法国影响很大,还在酝酿出英文版,我们等于和英文版在同步操作、同步出书。普利高津准备做英文版的时候,我们把英文稿拿来,根据英文打字稿翻译。翻译完毕,译稿由我加工,出版社三审流程结束,眼看要出了,收到寄来的正式出版的英文原版书,仔细一看又傻眼了,发现他改了很多内容,有的字句他有更好的表达,于是只好根据原版书重新又改了一遍。

  1998年普利高津还健在,为了出书、翻译、版权之类的事情,我还通过译者跟他有过一些通信往来。今年恰巧是普利高津去世20年,也是《确定性的终结》中文版出版25周年,回想往事,感慨良多。

  “哲人石”第二种叫《PCR传奇》,是讲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穆利斯如何“发明”PCR,讲诺奖成果怎么产生的一本书。为什么核酸检测取那么一点点样品就能检测出来,如果没有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简直难以想象。这个技术创新背后的故事由人类学家写出,叙述诺奖背后的是是非非。发挥在北大读书的便利,我就近找北大的老师或者老师推荐的研究生来做翻译。这本《PCR传奇》的译者朱玉贤,当时是年轻海归,后于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武汉大学高研院的院长。

  第三本是《虚实世界》(译者王千祥,时为北大计算机科学系的博士后,现为教授),我们25年前就已经在做复杂性科学、虚拟现实这类的选题,多少有一点前瞻性。

  第四本是《完美的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也是关于诺贝尔化学奖的,作者1994年出书的时候,富勒烯(一个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完美对称的足球状分子)还没有获得诺奖,等到书出来1996年就得诺奖了。这并不意味着,选择诺奖题材是我们选书的金标准。

  很多朋友经常问我们,你们这些选题都是哪来的?是不是国外有一个现成的“哲人石”丛书,你把全部版权买过来不就可以了吗?找人翻译不就做了吗?其实,“哲人石”是我们借用近现代化学史的一个概念,世界上本来没有这个丛书,我们背靠学术共同体,仔细阅读《自然》《科学》周刊,东挑一本、西选一本抓过来往篮子里放,合起来则成为“哲人石”丛书。每一本书翻开,都刊有四句话的理念陈述,前三句“立足当代科学前沿,彰显当代科技名家,绍介当代科学思潮”皆含“当代”二字,刻意突出“当代”,分别对应丛书设计的三个系列;第四句“激扬科技创新精神”实为贯穿整套书的灵魂。

  闲言少叙。25年,弹指一挥间。“哲人石”已然陆续面世5辑,凡153种。虽然其形态不断有所革新,“哲人石”之魂依然不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10042.html

上一篇:为何有的失败是千古恨,有的是成功之母
下一篇:关于创立《每日科技要览》内刊的建议(2000年2月)
收藏 IP: 1.203.173.*|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