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成年人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了 精选

已有 6475 次阅读 2022-10-28 11:26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成年人为什么“不问为什么”了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22年10月28日)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今年3月出版了美国耶鲁大学认知与发育实验室主任、心理学教授Frank C.Keil(弗朗克·C.基尔)的著作Wonder:Childhood and the Lifelong Love of Science(本文作者译为“讶异感:童年和对科学的终生热爱”)。基尔对于各年龄层的人如何认识世界有近50年的研究经验。

众所周知,小孩子总是没完没了地向大人提出问题:气球为什么会上天?种子怎么就长成庄稼了?为什么鸟儿身上有羽毛?等等。孩子有了解世界的强烈欲望,他们不仅想知道“某物是什么”,还想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

而多数成年人对于“为什么”和“如何”这样的问题没多大兴趣。比如,成年人会开门锁、会煮鸡蛋,但可能根本不懂门锁结构和生鸡蛋如何变熟。那么,成年人如何重新获得孩子般的对世界的讶异感呢?

在本书中,基尔描述了引导孩子走向发现之旅的认知倾向,阐释了如何让所有人都成为终生不渝的讶异者。

作者介绍了关于儿童心智的最新研究进展,揭示了孩子拥有一些非凡能力,这些能力使他们感受到发现之乐。事实上,孩子不仅想知道事实,还想了解事实背后的因果模式——这正是科学的核心。

遗憾的是,从上小学开始,这一值得称道的讶异感被扼杀了。再后来,由于对因果机制缺乏兴趣,又受制于知识盲点,成年人逐渐变得易于接受错误信息,易于被操纵。

当然,人群中总有一些博学多才的人,他们能一直保持讶异感。基尔告诉我们,了解这些人以什么样的心智习惯和讶异方式习得了这些东西,普通成年人就能够体验到提问之乐。

基尔认为,该书可以给读者提供5点重要启示。

首先,讶异感不仅仅是被动的敬畏,不仅仅是好奇。基尔认为,讶异感是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难题欢快的、热情洋溢的拥抱。这些难题引发了提问-探索-发现的循环过程。

其次,人是倾向于认真地讶异的。过去20年间的研究成果表明,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能够熟练地关注周遭世界的重要统计模式,能在巨大的关联网络中迅速识别出重要的因果关系。

再次,经历儿童早期阶段之后,讶异感会被剿灭。约50年前,两位英国研究人员Barbara Tizard和 Martin Hughes发现,孩子进入正式教育阶段后没多久,他们提问的次数就迅速下降,一整天可能只提一两个问题,甚至一个问题都没有。这种情形普遍发生在各种家庭背景的孩子身上——无论穷与富、城里还是乡下。而且,世界各地都有这种现象。

第四,讶异感不是必须失去的。我们可以终生保持讶异感,有些杰出人物甚至直到生命最后一息还对世界充满惊奇讶异。

其中有些终生讶异者是著名的博学多才人士,如英国的玛丽·萨默维尔(1780—1872,笔者在2015年2月27日的《中国科学报》撰文介绍过她)和托马斯·杨(1773—1829),前者在数学、科学、地理学和科普写作等领域都是高手,后者在语言学、音乐理论和多个科学与工程领域身手不凡。

第五,缺乏讶异感的人生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但这个障碍是可以克服的。讶异感枯萎的时候,不信任感、疏离感和否认行为就繁荣起来。这时人们就容易被错误信息俘获,不再能区分江湖骗子与专家学者。对于不再提出“为什么”和“怎样”的人来说,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也会受到伤害。

《中国科学报》 (2022-10-28 第3版 读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61260.html

上一篇:Role of Chinese Wome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下一篇:[转载]实现与生活者共创的社会——日本围绕科学建言掀起热烈讨论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28 王安良 杨民力 梁洪泽 李东风 周忠浩 何青 尤明庆 王涛 鲍海飞 段玉聪 俞立平 郑永军 晏成和 姚伟 吕秀齐 牛凤岐 徐芳 郑强 王德华 王启云 李康杰 杨正瓴 魏瑞斌 彭振华 李斌 简小庆 何应林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