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学史家史蒂文.夏平谈“软科学”“硬科学”区分的缘起

已有 3198 次阅读 2022-9-16 07:24 |个人分类:阅读笔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史家史蒂文.夏平谈“软科学”“硬科学”区分的缘起

武夷山

 

最近,《高等教育纪事报》网站发表了该报资深编辑Len Gutkin对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史蒂文.夏平的采访。原文见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theres-no-shame-in-being-a-hack?

下面大致介绍采访记头三条对话的内容。

 

问:在最近一期的History of Science(科学史)杂志上,您发表一篇文章追溯“硬科学”和“软科学”之区分的由来。(博主注:此文的标题是Hard science, soft science: A political history of a disciplinary array

答:这一区分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源起于二战后的美国,尽管这个概念区分传遍了世界,但由于非英语世界对人文科学(human sciences)和自然科学的区分不那么敏感,所以此区分不很适合于他们。

我对硬/软科学的说法感兴趣,因为它既包含了描述,也包含了评价。人们广泛认为,硬就好,软就不好。

我把这个区分称为“阵列”,因为它设定了,“软”的人文科学和“硬”的自然科学属于一个有序的系列。比如说,人们可以认为社会学低于物理学或化学,或者说,社会学是未充分发育的物理学和化学。另外,尽管一直存在着一些抵制,但人文科学一直在努力变得更“像”自然科学,在美国尤其如此。或至少人文科学在遵循理想状况下应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

   我长时间以来一直有两方面的兴趣,一是通过诉诸自然或“科学”方法来抚平一些异质性,二是对“科学是什么”“科学是怎么运行的”“知识的特征”等问题的地方性关注(相对于正式的学术性关注)。过去几十年里,学术界对硬科学和软科学各含有哪些东西有相当的关注,但看法是莫衷一是的。最喜欢求助“软”“硬”说法的领域是新闻学、广义的文化评论学和政治学。

 

   问:从历史上说,人们想巩固软硬区分的欲望有那么要紧吗?

答:这一区分属于政治史要研究的东西,因为它特别是在围绕“人文科学的基础研究是否应该像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一样获得国家资助”的公共辩论中繁盛起来的。 认为不该资助的一种路数,就是将社会学和心理学描绘成是低于物理学和化学的,或者是物理学和化学之不成熟形态。由于“软科学”的语境含有描述和评价两重意思,反对国家资助人文科学基础研究的人(包括一些右翼政治家)就喜欢扣“软”帽子。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狂热政治环境下,有人担心人文科学似乎与社会改革邪恶地联系到一起了,例如,它们过分关注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关注取消种族隔离。

 

    问:你在文章中写道,“社会科学知识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实现自身”。……我觉得这一想法很有魅力.

答:一般地说,自然科学探究世界上的事物;人类科学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创造世界上的事物。人们可以根据源自人文科学知识的一些类别来定义自身和他人——有的人是“具有超凡魅力的”,有的是“神经多样性的”“神经正常的”“患躁狂抑郁症的”,有的是具有“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的。

确实,高度的意见分歧是表明一个学科较“软”的一个指标,但是,正是这种意见分歧表明了人文科学主张具有高度的趣味和魅力。理论物理学无疑是重要的,但人们的激情和兴趣不会受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进展的多大影响。众所周知,学术界对种族、性别、智力等问题的看法是充满争议的,但这一争议恰恰说明,人们对这些问题非常在意。为什么不可以认为这种“后果感”是学科“硬”度的一个测度呢?

(下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55525.html

上一篇:参观索尼探梦馆——日记摘抄915
下一篇:卡尔.齐默愿做追龙者(2001)
收藏 IP: 1.203.173.*| 热度|

9 杨正瓴 王安良 尤明庆 张晓良 范振英 周忠浩 史晓雷 聂广 王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