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弗拉基米尔. 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的科学学思路(2) 精选

已有 5734 次阅读 2022-1-2 07:39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弗拉基米尔. 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的科学学思路(2)

武夷山

 

我曾介绍了《弗拉基米尔. 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杰出的科学史家和“科学学”先驱者》一文的摘要(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314299.html)。现在摘译该文的第三小节。

 

以下事实不是偶然的:维尔纳茨基论述这个主题的文章发表在他本人和苏联科学院的其他一些重要的社会科学家及自然科学家所创办的一个期刊上。该刊的问世标志着科学史中的系统研究的开端。苏联科学院知识史委员会是1921年成立的,其活动一直延续到1932年。维尔纳茨基是该委员会的首任主席。自1930年10月至1932年2月,委员会由尼古拉.布哈林领导,后来(1932-1938)布哈林成为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知识史委员会的继任机构)的首任所长。

维尔纳茨基在许多研究领域都堪称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发展的历史学进路对他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米库林斯基(博主:苏联杰出的科学学家)在1988年发表的俄文著作《科学史思想发展文选》中写道,“他(维尔纳茨基)谈到自己时说,他基本上是个历史学家。”  Kirill Florensky(博主:1915-1982,苏联地质学家和天文学家)将维尔纳茨基的活动描述为双重性的;“在其全部职业生涯中,在其全部活动中,他同时是自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科学中的历史研究之重要性以及维尔纳茨基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历史学思想家之重要性才被更广泛地接受和理解,尤其是在“科学学”的建立与发展方面。2013年,为纪念维尔纳茨基诞生150周年,俄罗斯科学院S.I. 瓦维洛夫自然科学与技术史研究所编辑了一些重要文献,题为《维尔纳茨基和知识史委员会》。该所组织了一次国际科学会议“V.I. 维尔纳茨基——杰出的科学史家。”换句话说,作为科学史家的维尔纳茨基已经成为当今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家的聚焦点。在此背景下,可将维尔纳茨基的一般特征概括如下:

1.  维尔纳茨基可被视作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科学史家。在其工作中,二者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2.  理解维尔纳茨基的工作之要点是:关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之历史前提,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要研究“现在-过去”和“过去-现在”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对于化学家、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社会科学家还是其他专家,这两方面之间的划界与变迁,对于将科学划分为不同知识领域的不同阶段,对于将科学整体作为科学研究的主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维尔纳茨基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在原先分别研究的诸领域(地质学、矿物学、晶体学、水文学、水化学、土壤学、地理学和生物学)之间的内在科学联系。随着人们对维尔纳茨基关于科研之长程演化的普遍思考的理解不断加深,我们就可以要求今人找出“科学学”的“关键”或“准则”是什么了。

4.  在维尔纳茨基看来,科学思维与处在美学启悟的历史源头之科学的分离,与宗教思想(魔术、神学和其他)和哲学的分离,激励着人们去追索这个分离的历史。他想理解科学领域的内部结构、科学方法与工具之应用以及科研过程方面的根本性变化,换句话说,理论和经验研究之间的互作用。

5.  维尔纳茨基与哲学问题的相遇与其作为自然科学家的工作紧密相连。他制定了一些具体学科的目标,例如“生物圈”的目标及其向“智慧圈”的变迁,试图回答“自然科学的逻辑”之复杂问题。因此,维尔纳茨基预见到了科学研究的一系列基础性问题,包括:科学仪器的范畴结构之发展,内隐知识的意义,支配着科学发展的规律,等等。

 

相关阅读

弗拉基米尔. 伊万诺维奇.维尔纳茨基的科学学思路(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1844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19234.html

上一篇:朋友想用非主流创新的概念来重构工业体系——日记摘抄743
下一篇:[转载]马三立来信
收藏 IP: 219.142.145.*| 热度|

11 刘良桂 李学宽 吴斌 郑永军 俞立平 王安良 杨正瓴 晏成和 黄永义 魏瑞斌 程少堂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