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初一使用)》2004年第5期
本刊记者 张红梅
春天的北京,阳光明媚,漫天的杨花像雪花一样在空中飞舞着。
4月11日,记者约好与武夷山先生中午1点半在中央电视台西门口见面,因为武先生的单位就在对面。当记者达到时,武先生已经等在那里了。
武先生边走边给记者介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过去叫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我们的工作是科技信息的搜集、加工、利用、传播,也就是把那些比较零散的、表面的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过程,把真正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凝炼出来,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我们把这种凝炼的,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得到的东西称为情报。这里说的领导可以是国家领导,也可以是公司老总……
武先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在叫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1985年获得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情报学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所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能走上科学的道路,部分原因要归结于《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丛书。
武先生的父亲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文学理论家,父亲的书很多,满书架全是文科的书。而小时候家里惟一的科普书是妈妈买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这套书使他对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非常熟练地告诉记者,丛书第一册是物理,第二册是化学,第三册是天文,第四册是植物,第五册是人体,第六册是地质,第七册是动物,第八册是数学……正是这套书引导他走上了科学之路。
上高中的时候,他买了一本科普书《运筹学》,书中有一些开放性的题目。比如,怎么样使一个工程总进度最短?这是典型的运筹学问题。要完成一项工程会涉及很多环节,有些是前一个环节做完了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有些是几个环节可以平行进行。这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安排施工人员与施工时间,又要考虑工作性质特点,从而使总工期时间最短。书上教了一些运筹学的方法,并举了一个例子。本书作者说,对于这个例子,书上给出的结果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案,读者完全有可能找到更好的方案。武先生就花很长时间去设计总工期比书上的答案还要短的更佳方案,终于求出一个结果,欣喜若狂,他把这个方案贴在书里面了。他说这属于典型的探究式学习,而只有在那个课业压力不重的年代,才可能有探究的广阔空间。他很高兴地告诉记者,他现在还保存着那本《运筹学》和自己设计的方案。
在武先生打印材料的时候,发现他办公室门的背后贴满了纸条,记者很是奇怪。武先生笑着说,小条上留的是我要去的地方,我离开办公室的时候,要让别人知道我去哪儿了。我不喜欢用手机,觉得手机干扰太大。
武先生在中国驻美使馆科技处做了两届的科技外交官。驻美期间,他经常会收到很多小孩子写给使馆的信,信的内容可能是这样的:我要做一个项目,研究中国文化,你们能不能寄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或者明信片给我。原来,美国的学生从上小学开始,老师就要布置研究项目类的作业,要完成项目需查大量的资料。他们或者自己去想办法找资料(给各国驻美使馆写信索取资料就是一条路),或者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图书馆去查。然后他们自己摘录,综合,最后写出研究报告。武先生说,美国小孩学的东西比中国孩子少多了,但是长大后,发明创造却不少。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
记者问武先生,您遇到困难的时候是怎么去面对的呢?武先生说,耕耘了却没收获,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挫折。但只要抱着“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那我就不会太看重收获,会十分坦然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而当你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时,会惊奇地发现,凡是你耕耘的几乎全部都收获了!
大学读电子工程的武先生,后来读情报学了,改行了,专业的东西丢了。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知识后来也居然用上了。第二次驻美的时候,由于他本科是读电子的,所以科技处就把与信息技术、电子、通信等有关的事务让他来分管,他到IBM公司、贝尔实验室等单位参观,对方讲的什么东西他也能听得懂。
20世纪90年代初,有位院士要出版超导机理研究的英文专著。尽管是留学英国的院士,但出版社非常认真,要技术编辑和英文编辑共同完成编辑。技术编辑找到了,而英文编辑很难找,出版社从国防科工委情报所,找到清华大学科技英语系,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后来有人推荐了武先生。当时,他只是中级职称。可能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审读书稿第一章后做了些文字修改润色送给老先生看,老先生看后认可了。武先生非常高兴,倒不是说院士写的东西他能改,而是他大学本科的知识居然派上了用场!如果他本科阶段没有学过固体物理学,就看不懂对超导机理的论述,也就当不了此书的英文编辑。
采访结束了,武先生那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态度,一直萦绕在记者的脑海里。武先生还将继续他的耕耘,他将会一路耕耘一路收获。
武夷山 1958年生,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科学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常务理事,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科技部研究员职务评委会副主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