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科学史学者提出:李约瑟难题是40年代提出的
武夷山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3期发表了“挥毫奋笔书农史 整铧修犁拓稼田——王思明教授访谈录”一文。
王思明,湖南株洲人,1961年出生,农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产研究室主任、《中国农史》杂志主编。
王思明教授在访谈中有以下两段话:
万国鼎先生在农业历史研究的诸多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他曾经撰写了一部《中国田制史》,对中国的土地制度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万国鼎先生曾担任“国 立政治大学”地政系主任,创办《地政月刊》并担任主编,因为万先生是中国地政研究的开创者,所以我们去台湾访问时,台湾政治大学把万国鼎先生看作是他 们的鼻祖.也正是因为这样,李约瑟先生了解到万国鼎先生在农业历史方面的建树,所以专门请求到金陵大学与万国鼎先生进行交流,李约瑟先生一共来过南京农业大学(或前身)三次.有人说李约瑟先生最早提出“李约瑟难题”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第一卷出版之时,我认为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事实上李约瑟先生最早提出“李约瑟难题”应该是在20世纪40年代.李约瑟先生在剑桥大学工作时,受鲁桂珍、王铃等中国留学生的影响,对中国的科技史产生浓厚兴趣,后来他作为英国驻华的科技参赞和中英科技合作馆馆长,拜访了很多中国科技史家, 包括竺可桢、万国鼎和石声汉教授.1944年他应邀在重庆的中华农学会会堂做大会报告,题目是“中国和西方的科学与农业”(Science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and the West),就是在那个报告中他第一次提出了“李约瑟难题”,15世纪之前中国在诸多科技领域领先于世界,但在近代以后就落后了,中国为什么没能保持这种优势,走上近代科技创新之路?他也尝试从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6: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