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好书值得重印,《阅读史》便是例证

已有 2394 次阅读 2019-5-26 06:31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好书值得重印,《阅读史》便是例证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9年5月24日)


 

2019年2月,英国Reaktion Books出版公司重印了Steven Roger Fischer(斯蒂芬·罗杰·费希尔)的著作,A History of Reading(本文作者译为“阅读史”)。作者费希尔出生于美国,自1995年起定居于新西兰。他曾任新西兰奥克兰的波利尼西亚语言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他发表过的著作包括:《象形文字破解者》(1997);三部曲著作:《语言史》(1999)、《写作史》(2004)和《阅读史》(2004);《世界尽头的岛屿:复活节岛之动荡的历史》(2006),等等。由于《阅读史》很受欢迎,初版15年后Reaktion Books又将其重印一次,封面装帧等也与上一版完全不一样。

费希尔在书的开篇写道:

“音乐之于精神,如同阅读之于心灵。阅读向我们提出挑战,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着迷,使我们丰富。我们感知到的是白纸或电脑屏幕上的小黑块,但它们使我们流泪,使我们的生活向新启示和新认识开放,使我们的存在井井有条,将我们与所有创造联系起来。

“确实,没有什么比阅读更伟大的奇迹了。”

该书对阅读进行了细致梳理,从古代特定的记事符号成为文字说起,直到如今的电子书。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类与文本的关系一直在演化,费希尔全面地展示了这个演化过程。

关于古代的阅读,费希尔引领读者来到了亚洲和美洲,讨论了截然不同的书写体系和脚本之形态与发展。在中世纪的欧洲和中东地区,创新的阅读形态应运而生:有默读和礼仪诵读;有大学老师的习惯阅读法;普通教育也是以阅读为教学重点。后来,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社会对阅读的态度。费希尔条分缕析地描述了图书业的爆炸式成长,图书读者面的逐渐扩大,以及当今时代发生的脱胎换骨改变的阅读主题。他还叙述了大幅报纸、新闻报纸和公众朗读会的兴起,新型字体设计对文字的整体易读性产生的影响,等等。他提醒读者注意,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全社会都致力于大众扫盲。他还关注了免费图书馆的出现,阅读材料上的性别差异,关于图书的公共广告,教会、国家及其他方面制订的“禁书名单”,等等。总之,阅读的方方面面,无不涉及。

由于费希尔撰写过《语言史》《写作史》《阅读史》三部曲,他在讨论阅读与写作之一阴一阳关系时就颇显功力:

“虽然阅读与写作携手而行,但阅读其实是写作的对立面。确实,二者激活的脑区都不一样。写作是一种技能,阅读是一种官能(faculty)。写作最初是繁复精致的,后来又刻意地改变适应;阅读则是与人类对书面词语之潜在能力的更深理解同步发展演化的。写作史伴随着一系列的借鉴和改进,阅读史则涉及社会成熟度的步步升级。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印象。写作是公共的,阅读是私人的。写作是受限的,阅读是开放性的。写作凝固了瞬间,阅读则意味着永恒。”

最后,费希尔展望了未来。他认为,由于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阅读交流的地位可能会超过口头交流。他考察了“可视语言”以及关于阅读信息在人脑中如何获得处理的现代理论,并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新读者”会如何改变阅读的命运?他认为,关于阅读可能成为什么样,需要一个全新的定义。费希尔写道:

“那么,阅读到底是什么?答案没那么简单,因为阅读行为是可变的,不是绝对的。按照现代的一般定义,阅读当然是指理解书写符号或打印符号之意义的能力……但并非一向如此。一开始,阅读指的是从任意编码系统抽取出视觉信息并理解其意义的能力。后来,它几乎专指对一个书写表面上的书写记号构成的连续文本之理解。最近,阅读也开始包括从电子屏幕上抽取出编码信息。阅读的定义范围在未来无疑会扩展,因为同其他任何官能一样,阅读也是衡量人类自身进步的一个尺度。”

我相信,任何读书人都喜欢阅读生花妙笔写就的《阅读史》。


《中国科学报》 (2019-05-24 第7版 书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81182.html

上一篇:注意外语语音学习----日记摘抄841(时在初一暑假)
下一篇:重发书评,纪念伟人盖尔曼的离去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6 戎可 张忆文 张鹰 郑永军 晏成和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