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北京晚报 2019年04月19日 版次: 39 作者:
王小波与李银河 |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著 新经典文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李银河
2019年4月11日是作家王小波逝世22周年的纪念日。22年来,王小波从一名作家变成了一种现象,他的作品俘获了无数读者。在阅读和交流中,读者也在心中分享着对他的怀念。
11日晚,“王小波之夜”朗读分享会在北京举行,活动主办方之一新经典文化已连续三年为王小波举办纪念活动。自2016年始,新经典文化开始对王小波的所有作品进行编辑整理,在新版本中对一些长期存在的错处进行了修订。
在今年的朗读分享会上,王小波的妻子,学者李银河现场朗读了一篇随想,有关她理解的“王小波现象”。以下是转录的文章,标题为编者所加。
今年4月11日,小波离世22年了。这22年间,王小波从一个作家变成了一种现象。22年间,小波的小说、杂文一版再版,出了不计其数的版本;用王小波作品撰写的博士、硕士论文以及研究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文学史不知如何评价王小波、不知如何为其定位(不知道该把他归入哪一流派)的尴尬中,王小波的作品在荒蛮的旷野自由自在,野蛮生长。
我想,“王小波现象”的出现在我看来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王小波的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很难定位,就像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先生所言:“王小波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异数。”他既不属于现实主义,也不属于浪漫主义,看不出路数,看不出师承。有些蛛丝马迹,但都没有实锤。例如在《我的师承》一篇中,小波列出的人都是些走背字的翻译家和前诗人:穆旦、王道乾;他喜欢的小说家在当时也很少有人提起,比方说卡尔维诺和杜拉斯。从我平时与他的接触中可以确知,他跟所有的中国作家都无关,我没发现他真心佩服过任何一位中国作家,但绝对不是源于傲慢和轻薄,而是因为他的评价标准是世界文学通用的标准,如果中国没有人到达那个高度,他就无法违心地赞赏。王尔德有过一个文学评价标准,大意是文学没有什么这流派那流派,只有两派,一派是写得好的,一派是写得糟的。我想,小波的文学应该是属于写得好的一派,所以它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其次,王小波的思想杂文是在改革开放时面世的,而那恰好是思想活跃的一段时间。小波的文字在小说之外,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杂文,是鲁迅式的思想小品,常常是对时弊的针砭,对文化传统的批判,夹叙夹议,妙语连珠。冯唐有一次参加了一个活动,回来对我说:“今天一个活动上又听了小波的一篇杂文被阅读,写得还是真好。”冯唐这人是相当狂傲的,轻易不会说谁的东西好,曾以金线论得罪了很多作家。连他都说好,或许那就是真好了吧。记得一件轶事,有一阵小波给《三联生活周刊》写专栏,每周他的稿子一到就引起一阵骚乱,编辑部的年轻编辑们争相传看,击节赞赏,因为他的杂文思路新颖奇异,文字风格独特,能引起人们先睹为快的冲动。
再次,王小波的生活方式在当时使人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人的安身立命方式只有进入机关、学校、企业或生产队,总之要进入一个单位才能存活。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自由职业,王小波从人民大学辞职成为自由作家,这在当时还是一个需要勇气的选择,有好几篇关于他生平的文章论及他的这一全新的生活方式选择。在王小波的心目中,写出真实的想法、说出真实的看法是他的写作要守护的底线。这不仅是一般人的底线,更是一位生性敏感的作家的底线。小波选择自由作家的生活方式是他向往自由写作的必然之选。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自由写作、自由生活的人,这是中国社会变迁的真正希望。
此外,王小波与我的爱情故事似乎也已经成为经典。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个相声节目,那人说:“有个作家把给女友的情书写在了五线谱上。”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的故事吗?文学评论家余杰有一次说,他觉得在王小波所有的文字当中,写得最好的还是他写给我的情书。这个评价当然不那么公正,也许与余杰说这话时正在谈恋爱有关,但是从后来《爱你就像爱生命》是小波所有书中卖得最好的一本可以看出,“王小波现象”当中,我们的爱情故事也的确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内容。
在王小波逝世22年之际,让我们共同怀念他,阅读他的文字,理解他的思想,分享他为我们创造的奇妙无比的精神世界——这就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