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向动物学习,做更好的人

已有 7513 次阅读 2018-11-24 07:49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如何做一个好的造物:关于13种动物的回忆》


向动物学习,做更好的人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8-11-23)


2018年9月,美国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集团推出了美国博物学家、科普作家Sy Montgomery(茜·蒙哥马利)女士和插图画家、油画家Rebecca Green(蕾贝卡·格林)女士合著的How to Be a Good Creature: A Memoir in Thirteen Animals(《如何做一个好的造物:关于13种动物的回忆》)。

蒙哥马利发表过很多文章,出版过22本书,获得过美国童书大奖希尔伯特奖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颁发的科学图书奖和电影奖。她研究过从狼蛛到老虎的各种动物,她曾在阿尔泰山脉追寻雪豹,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追踪树袋鼠,与电鳗一起游泳,在鸸鹋粪便中刨出槲寄生的种子,与大章鱼交往,等等。格林的绘画作品则频繁出现在童书上、杂志上和画廊里。格林还喜欢烹调和旅行。

当代著名伦理学家玛莎·娜斯鲍姆说过,“要做一个好人,就要具备对世界的开放性,拥有对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不确定事物加以信任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愿意关心“非我族类”从而是陌生的、难以把握的、难以对之一见钟情的其他事物。正是出于这种关心,美国马里兰州桂冠诗人露西尔·克利夫顿(1936—2010)在其一首诗中强调要承认“无论处于何地的生命之间的纽带关联,因为人类只是广袤奇妙的大自然中的一小部分,我们能够向大自然学习很多东西,从而变得更好”。蒙哥马利的《如何做一个好的造物》一书就是探讨“向动物学习,成为更好的人”这个命题的。

本书内容带有自传性质,她记叙了自己的博物学探险经历,那是将科学世界与《伊索寓言》的动物世界相融合的经历,为的是揭示这样一桩真相:“认识了解属于另一物种的某位成员,能够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扩充我们的灵魂。”

蒙哥马利在书中谈到,她如何向鸸鹋学习领导力,了解到貂如何集凶残与宽恕于一身,向一条她起名为“瑟伯”的独眼狗学习即使身存缺陷也能带着完整感生活下去的精神。她之所以给那条狗起名“瑟伯”,是因为《纽约客》杂志有一位漫画家兼散文作家叫詹姆斯·瑟伯,他小时候不幸被箭矢射坏了一只眼睛。尤其是,她通过向动物朋友学习,知道了心灵需要获得什么东西才能“充满敬畏地开放”。

蒙哥马利从小喜欢动物,儿时养过一条苏格兰犬,但她将对动物的喜爱转化为终生不渝的博物学追求,则始于她20多岁时放弃已有工作去澳大利亚内陆过野营生活的经历。那次,她头一回遇到鸸鹋(也称澳大利亚鸵鸟[1]),就被迷住了。她描述到,“鸸鹋似乎一半是鸟,一半是哺乳动物,身上还有恐龙的成分”。

她写道:“一看到鸸鹋,一种震撼感就从我头顶一直往下传导到脊椎里。我从未如此近距离地靠近这么大的野生动物——更别说是独自面对,还是在另一个大陆上。与其说我是害怕,还不如说是目眩神迷了。我木然不动,被鸸鹋的优雅、威力和奇异所吸引,看着它们抬起覆盖着鳞状物的长腿,展开巨大的、恐龙般的脚趾,然后落下。它们啄草的时候,舞姿优雅地将脖子弯曲成S状,它们从我身旁走过,走上了山脊。最后,它们干草垛般的身躯融入了即将越冬的枯黄色的、圆形的灌木丛,消失不见了……我的人生首次真正的大无畏壮举就是将我原先热爱的一切抛在身后,但非常值得,因为这些鸸鹋给我带来了百万倍的报偿。”

在书中,这样的生动描写比比皆是。她是这样看待其他生命的:“只是在我们这一辈的岁月中,科学家们才承认,人类的最近亲——黑猩猩也是有意识的动物。那么,只有在外太空或科幻小说里才能遇见的、与人类差异巨大的动物是什么情况呢?如果我用作探究工具的不仅是我的智能,而且包括我的心灵,我对这些动物的内在生活会做出什么发现呢?……确实,把人的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是很容易的。我们对自己的人类同胞一直在这么做……主观认定动物根本不具备任何情感,是比误读了动物的情感要严重得多的错误。”若干年前,蒙哥马利发表过另一部著作,The Soul of an Octopus: A Surprising Exploration into the Wonder of Consciousness(《章鱼的灵魂:对意识奇迹的奇异探索》)。可见,她在这个方面的思考与探究是一以贯之的。

《黑狼罗密欧》(重庆出版社,2017)的作者、美国作家尼克·詹斯对《如何做一个好的造物》的评价甚为到位:这是一本必读书,因为它充满奇迹、同理心和情感,它生动地提示我们:我们与其他所有生物之间有着深刻的、必然的关联。

《中国科学报》 (2018-11-23 第6版 读书)


[1]我原稿写的是“澳洲鸵鸟”,是百度百科的说法。编辑部可能觉得“澳洲”不是规范的说法,就改为“大洋洲鸵鸟”了。问题是,似乎没有“大洋洲鸵鸟”的说法。综合双方的分歧,可以表达为“澳大利亚鸵鸟”。不过,报纸发表时用的是“大洋洲鸵鸟”,特此说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47909.html

上一篇:[转载]姑苏叶氏:一个文学世家的百年底蕴
下一篇:认真回答记者的问题----日记摘抄699
收藏 IP: 106.120.34.*| 热度|

19 郑永军 孙杨 胡业生 周健 陈楷翰 杨正瓴 马耀基 晏成和 魏焱明 黄永义 朱朝东 刘钢 程少堂 李毅伟 李璐 zjzhaokeqin hmaoi xqhuang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