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像河流一样总是在缓缓前行,然而消防的历史在自身发展的过程当中,似乎不幸被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在众多的技术发展史上,成为一块不太为人注目的“短板”。
早期的可燃物较为单纯,以木材为主,失火后用水就可以应付,接下来当人们开始大规模用电、用油、用气后,水似乎不那么奏效了,于是,又开始交替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四氯化碳、蒸汽、氮气等新型灭火剂。
然而,当建筑物不断向天空和地下延伸,平面的立体结构变得越来越臃肿复杂,火灾也随着电、油、气的管线设备悄然深入到建筑的每一个角落,建筑物立体通风的结构以及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都为始于内部的燃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而未燃烧的外层结构又对救火形成了遮挡,此时,无论是人工灭火还是自动灭火,都似乎变得越来越吃力。
和木质燃烧物火灾相比,电油气火灾对人体而言,除了高温烧灼,还增加了触电、爆炸的风险,附带毒性更强、能见度更低的烟雾,这类火灾还可能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蔓延速度也更快,因此,在相对复杂封闭的环境中,通过人员抵近起火点,以人为方式扑灭这类火灾显得越来越不安全,难度也越来越大。
自动灭火应用长期以来面临的诸多尴尬,随时间推移并未得到任何改善,反而越陷越深:
1.用与不用的矛盾
就某一地点而言,火灾的发生时间完全不可预测,也许明天,也许数年,甚至是永远,根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经验,并回顾实际案例,沉寂多年的灭火剂以及控制机关在需要启动的那一瞬间能否顺利实现由0变成1就成了个问号。
2.灵敏性、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之间的矛盾
火灾探测器灵敏度设置过高,易频繁误报,风声鹤唳,若降低灵敏度,关键时候可能会拒动,这些都与可靠性形成矛盾;满足选择性要耗费时间,自然又同速动性形成矛盾,如果单纯追求速动性,有可能在没起火的区域也开始自启动,大水会冲了龙王庙,实际喷洒出来的灭火剂也无法根据需要智能量化与控制。
3.系统自身复杂性的矛盾
自动灭火系统至少要由三部分组成:探测、决策、执行机构,分别对应人体的三类器官:感知、大脑、运动,每一部分又由若干个子系统和元器件组成,有些还需要动力系统支撑,从设计选型到施工保养,这其实是一个庞大复杂且相互关联的金字塔结构,在关键时刻,一旦某个元件或环节掉链子,那么整个系统只能“瘫痪”,往往越是复杂精密的系统,一旦到了现场,可靠性就越低。
4.自动灭火设施与人身安全的矛盾
灭火剂通过冷却、窒息、隔离、化学抑制来灭火,但是,如果这个环境同时属于人员活动区域,毫无识别能力的自动灭火系统就具有相当的危险性,灭火剂在快速充填空间并驱除燃烧所需要的氧气时,也掐灭了人员求生的希望,故而很多场合安装后也不敢放开使用,或干脆由自动又打回到手动。
仅就这些未归纳完全的、林林总总的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再加上系统的使用寿命及维护保养系列问题,就足以让自动灭火的理想和火场环境的现实相距甚远,一旦出现火情,系统的表现通常都不太给力,鉴于火灾发生的反复无常以及广阔的防控区域,整体经济性更是无从谈起。
随着可燃物材质的发展变化,无论人工还是自动,都显得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每一起火灾一旦越过“黄金救援期”,再继续与时间和空间挂起钩来,就会更加肆虐地横行。一个常年处于静止睡眠状态的应急系统,无论是人机混合还是纯粹的机电系统,在火灾这样偶然突发的紧急状况下,伴随着现场的千差万别,要求其包括信息传递在内的每个环节立即高速运转起来,似乎总显得磕磕绊绊,时间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
自动灭火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抢时间,但是如果因为误动、拒动以及副作用,大部分不得不又退回到了手动状态,因此很多时候最终还是要靠专业救援来解决问题,然而此时,一起初始火灾造成的损失已被放大了许多倍,并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后果。就在这些历史的“迷宫”与“漩涡”当中,消防与火灾苦苦纠缠了多年,却很少占据过主动。
当人们不断致力于开发新型灭火剂时,或许遗忘了一种最古老的灭火剂:沙子。在五行理论中,除了水克火之外,还有土克火之说,只是沙子过于笨重,流动性也不如水,存储运输及喷洒都不方便,也登不得大雅之堂,所以逐渐被淡忘或仅仅作为寻求心理安慰的现场摆设罢了。
当人们不断放眼于探索灭火新方法时,或许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从未让一种新型的可燃物进入消防选材的视野:塑料。殊不知,这类轻薄柔软、性质稳定、热熔性、可承重的廉价材料本身恰恰是一种构成简易自动灭火系统的天然良质,具有其它可燃物完全无法比拟的特性集成。
当无意间把一种不燃物和一种可燃物结合起来,则自动灭火过程的感知、决策、执行诸多环节可以一气呵成,常规的人工灭火亦可由原始的手动模式升级为半自动,实际应用中还会逐渐表现出更多优越性和适应性,在不远的将来,塑料袋+沙子这一组合必将成为引领消防走出“迷宫”的一把金钥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