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十年代的时候,如果要请人吃饭,主人得专门提前去客人家里走一趟,说好时间,然后等客人们第二天上门;如果听说院里有坝坝电影,那么下午就得有人拿着小板凳提前去“占位子”,这样一家人晚上才能看到电影。
上述这一切在如今看来都已成为了遥远的过去,以前司空见惯的各种方式行为,随着手机等系列技术产品的出现,瞬间消失,无从寻觅,取而代之的只剩下以手机操作为“核心”的行为方式。
所谓“认知折叠”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取代,一旦“取代”形成之后,很多旧场景逐渐成为了历史记忆:写信之后到邮局寄信,火车站排队买票,现场观看文艺演出,挤在售票窗口抢电影票,百货商场购物,去电子游戏厅打街机游戏,到相馆买胶卷洗照片,订阅报刊杂志,到银行存钱取钱……现如今的“手机一族”已无从体会,假如是一个完全与世隔绝了30年的“囚徒”再次回到现代社会,他几乎无法适应这样的生活,过去他所熟悉的一切社会活动,几乎都被“折叠”进了手机。所以,没有前后场景的取代或对照,谈不上“折叠”,哪怕只是部分场景被取代或更替。
午餐肉没有出现之前,要在战场上埋锅造饭的现实场景并不容易:大锅、炊具、燃料、各种食材、调味品,然后又涉及到物资的调配、交通运输工具、食物数量保质期、场地、天气、水源、安全,一旦实际展开,尤其当部队处于运动状态,就会发现要想让士兵们每顿吃上热乎饭,居然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然而当午餐肉问世之后,这一棘手的问题似乎一下子就得到缓解,之前关于战场上做饭的相关场景一下子就被“折叠”进了这个罐头盒子里,往日里那些莫名的混乱与无序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认知折叠”的背后实质依赖于原始创新的推动,真实的原始创新会带来对以往相关“认知”的“折叠”,由于一种新的技术、产品、方法或原理的实施,针对某项任务的相关场景被全部或部分“封装”进了一块“屏幕”,从此不再具有立体展示的机会,故称之为“折叠”。“认知折叠”只是对该过程的一种简化描述,其大致发展顺序为:创新出现-认知改变-场景折叠。
当然,创新产生之初,传统认知尚未发生改变,并不等于现实就可以一下子被“折叠”进去,还有一定的适应及配合过程,如集装箱最初概念的提出,在当时尚未具备相关的配套设施:相应尺寸的运载工具、吊车、码头、道路、隧道、桥梁、货柜场、互联网、操作人员等,集装箱运输方式依然无法实现,只有当外部条件完全具备之后,集装箱的使用效率以及对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才开始大规模凸显出来,而以往由吊索、抬杠、网兜、货盘、工具、简单机械、人力等构成的忙碌的搬运场景开始渐行渐远……
回过头来看,“认知折叠”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实现,它取决于技术产品的固有使用周期,例如,同一行业几乎不可能在一种产品大量应用之后,十年八年时间就会又冒出一件新产品。换句话说,反倒是越古老的行业,历史上很少有变化的行业,反倒越有可能出现“认知折叠”,产生原始创新的概率相应越大。
从已有“认知折叠”技术产生的案例来看,大都围绕着能源、物流、信息等流动性行业,除去上述例子,还有如:蒸汽机、内燃机、交通工具、电力传输、互联网、共享单车等,认知改变的背后也皆为原始创新所引领和驱动。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关于武器的进化,当核武器出现之后,过去再厉害的常规型武器似乎一下子都变得相形失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伴随着常规武器的征战杀伐随之被“折叠”,悄然化为历史尘封的记忆,达到“认知折叠”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罗胖60秒:什么叫“时间的折叠”? 转自微信公众号 罗辑思维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