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小学的时候,我们可能都有一个相似的“敌人”,那就是“隔壁家的孩子”。说实话,虽然自己学习成绩偶尔也能挤进班上前五名,但第一二名对自己而言,永远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再综合考量德智体美劳,每当“三好学生”的奖状授予台上的这些“敌人”时,的确是心服口服。
后来,到了孩子这一辈,情形似乎发生了变化,虽然还是得不了“三好学生”,但时不时的还是能拿回来一张奖状,名目也是五花八门,仔细一看,其实真没啥“技术含量”,似乎这也能满足孩子的一丝虚荣心,可能是为了不打消孩子的自信或是自尊,家长不好多说什么,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然而可怕的是:曾经的斗志与豪情也许就在这样一张张人皆有之、美其名曰的奖状中消失殆尽,导致我们离“三好学生”的目标越来越远。
先不说国人究竟能不能得诺奖,先问问诺奖是什么?诺奖体现出的绝对是一种世界级的“精英”素质甚至是精神,翻译为中国话就是:人中翘楚,从某种意义而言,实属可望而不可及。
当这种精英的成分逐渐被自我“稀释”;当骨子里潜意识的斗志由此被逐步消解;当每个人都悄悄变得输不起;当大家动辄想到的就是“弯道超车”;当一代变得甚至不如一代。那么,成长于这样宽松随意的评判标准与环境中,降格以求,国人如何能够潜心向学并做出货真价实的成果?又该以什么去冲击诺奖?长期得不到任何的认同,一般人很难坚持去做一件事,而这也许恰恰又是诺奖最需要的;反过来看,轻易得来的认同,又会导致我们得过且过,小富即安。
当我们在固定的圈子里能够“左右逢源”,一旦跳出“鱼缸”就百无一是,根源何在?再浅显不过,内部的文化氛围或者说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当我们潜意识里已察觉不到这样的“敌人”,当我们很容易就自我感觉良好,当那张“含金量”最高的奖状已被逐渐淡忘,无形中我们早已失去了找寻问题的发自内心的驱动力以及高瞻远瞩的视角,更谈不上与世界接轨。
“知耻而后勇”,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年少时那张未曾收入“囊中”的奖状绝不该轻易忘却,而应当鞭策着我们一路前行。
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