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灾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种已存在了上千年的现象。然而,火灾对我们来讲又是陌生的,因为它的速度一直在发生变化,而我们的灭火速度未能跟上它的节奏,灭火手段基本还是原地踏步,致使其一度肆虐。
往往我们会更多地关注到一项灭火技术的有效性,却很容易忽略这项技术在具体条件下实施起来的快速性,静态的火好灭,建筑空间内动态的火却没那么容易,再延伸开来又涉及到选择性、灵敏性及可靠性,综合而言就是实用性。日常生产生活中最常见到的一幕就是:火势熊熊,灭火工作却迟迟难以展开,又或者是:灭火进行到一半,却由于灭火剂的断供而掉链子。
当第一道防线被火焰轻易“撕开”,我们还会投入更多的补救措施,于是,我们开始逐渐接受这一现实,很难再回过头来进行深究,技术的缺陷只因为责任追究被遮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当技术原因被归咎定格为管理原因,思维也就无法再回到原点。
灭火技术林林总总,却少有能在复杂危急关头,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将绝大部分初始火灾掐灭在萌芽状态,于是,后续又衍生出更多更复杂的新技术,但是,由于先机尽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在上述基础上,加之起火周期的不确定性,防火灭火整体经济成本的考量,导致更难有一项灭火技术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和应用,因为灭火尤其需要的是简易而且高效。
我们以为熟悉的,其实并不熟悉,反倒越来越陌生,陌生使得我们被火灾远远地抛在后面,越来越被动,我们需要更多地去认清自身的问题,而不光是火灾的问题。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