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无人机自杀式袭击警钟再次敲响

已有 3265 次阅读 2018-8-9 17:09 |个人分类:无人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委内瑞拉总统, 无人机袭击, 反制无人机

 

无人机自杀式袭击警钟再次敲响

Drone suicide attack alarm rang again

都世民(Du Shimin)

近期无人机袭击事件

201884日下午,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国民警卫队在首都玻利瓦尔大道举行成立81周年庆祝活动,委国家电视台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前)出席这一活动。总统在活动中发表讲话,直播过程中突然中断,随后现场传出多次疑似爆炸声,警报立即拉响。在直播信号被切断前,观众们看到了士兵四散奔逃的画面。

 

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前)出席活动现场

 

据参考消息报道:这次行动本想利用两架载有C4炸药的无人机攻击总统所在的主席台,但政府军的狙击手在无人机到达目标区域之前击落了它们。新闻部长豪尔赫·罗德里格斯称,此次“袭击”的目标就是这位左翼领导人。罗德里格斯补充说,有7名国民警卫队士兵受伤。一位在活动现场附近的委内瑞拉公民对记者表示,她听到了两次爆炸声。也有报道是三次爆炸声。社交媒体上的照片似乎显示保镖们用黑色防弹板保护着马杜罗。有一张照片还显示,一位受伤的军方官员紧紧捂住流血的头部,并有同事在身旁搀扶。袭击总统被“挫败”,但袭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伤害是无可非议的。埃菲社84日报道称,一个匿名组织当天通过社交媒体声称对几小时前刺杀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的“凤凰行动”负责。

笔者不久前在科学网连发两文:无人机的新动向和新思维(1,2)”。笔者写此文是基于无人机数量大幅增加,价格低廉,操作容易,也易改装,无需自已生产,仍可将民用消费级无人机改装为军用自杀式无人机,进行群飞偷袭。在叙利亚战场已频繁发生这类事件。笔者想到这类事件可以在战场发生,也可以在大型重要集会场合发生,还可以在重要水利、能源等设施场合发生,从安全防护角度,通常是关注导弹等大型攻击目标,特别是今天人们以为雷达和各种光电设施能发现各种入侵飞行器,却不太关注这消费级无人机和蜂群无人机的攻击和防护。这类事件一旦发生,其政冶、经济和其它方面影响很大。会立即成为全球热点新闻,不能小视!

警钟长鸣 提高安全意识

1)反制无人机真是十拿九稳吗?

[3]指出:目前针对这类民用无人机的恐怖袭击,多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应对手段。毕竟,这种袭击可能发生在委内瑞拉,但是很少听说白宫或者克林姆林宫遭遇袭击。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世界各国开始关注不假,认为有完备的防护手段的说法不现实。无人机已有百年历史,而反无人机才几年面世,请看下面典型事,

1)2013915日,默克尔参加一场竞选集会时,一架无人机降落在她的旁边。

2)20147月,在伦敦希思罗国际机场,正准备降落的A320客机险些撞上无人机;

3)2015127日,一架白色小型4轴旋翼无人机坠毁在白宫南部草坪;

4)2015422日,日本首相官邸房顶发现一架经过改装的无人机;

5)2016417日,还是在希思罗机场,一架A320客机在降落过程中撞上无人机;

6)20177月,为了避风,一名业余摄影师将一架4轴无人机迫降在“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上并且没有被发现

7)201884,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在首都加拉加斯出席国民卫队建军81周年阅兵式时,遭遇无人机自杀式袭击;

8)20187个月以来叛军发动的13次无人机袭击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

不难看出文[3]的说法不成立。相反应提高安全意识,想更多的方法反制无人机的自杀式袭击。千万不要以为小小无人机何必大惊小怪!

在叙利亚战场,俄罗斯遭遇的无人机袭击事件频繁发生,已多次见诸报端,战场与非战场环境的安全防护级别可大不一样。这是事实。

2) 无人机自杀式袭击有标准模式吗?

小型无人机和微型无人机的发展十分迅速,现在50多个国家,已开发1000多种无人机,2013年开始,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每年以40%左右的增长率在急速扩张,预测到2019年全球民用无人机销量可达393万架(消费级约为300万架、工业级约为93万架).无人机有可能沦为恐怖袭击工具已经成为困扰各国安全部门的大问题。有机构预测未来十年,无人机吸引资金从每年52亿美元上升到116亿美元,总投资额烀达到890亿美元。这不仅意味着无人机数量增加,门类也会增加,无人机的袭击模式也会改变,它的运行方式、大小、数量都会改变,不能用现有状态思考未来趋势。

3)反制无人机有最有效办法吗?

笔者前文对反制无人机作了简单综述,去年4,笔者发文讨论无人机“黑飞”倒逼反无人机登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50681.html

2014年,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的一名消息人士说,中国大约有80%的无人机飞行活动未经审批。中国目前大约有10万架私人拥有的无人机.

用激光武器击毁无人机;训鹰抓捕无人机;用反无人机系统迫降无人机用网捕无人机“爱国者”击落无人机“电子”步枪击落无人机;用无人机反制无人机。最早业界都聚焦在激光武器硬杀伤的方法上。对付小型无人机用这种方法是不理智的。用爱国者击落中小型无人机更是大才小用,浪费资源的反制方法。世界83个国家已拥有数量不等、质量不同、用途各异的无人机,一旦无人机被改装就如同重新洗牌,格局就变了。如何控制这一动向是新的问题,民用无人机可立法和加强监管,减少危机的发生。但在军事上用什么约束,用什么战略战术应对无人战争?是不断探索的新课题!这个问题不会有最理想的办法,只会有不断改进和创新的方法,使无人机和反无人机在矛厝中协同发展。

4)无人机袭击模式改变的趋势

 2018-5-9,参考消息网,题为:“可在空中收放无人机蜂群!“飞行航母”或很快入美武器库”.2018-05-08 08:51:18; 科技日报,题为:“蝙蝠避免回声干扰靠改变频率”, 笔者的联想是:蝙蝠是群飞与无人机群飞都是“同量级”的飞行物,大型无人机群飞必要性不大,小型和微型无人机群飞是未来趋势。这是未来战争的重大威胁,促使各国反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

在叙利亚战场,几十架无人机群飞被俄罗斯反无人机技术击败,如今千架无人机群飞也在研制中,那么反无人机技术也会升级。

美国用大飞机投放小型和微型无人机,其目的不仅试验千架无人机群飞,还在试验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飞行,称这种技术是打造“空中航母”.笔者在科学网发文:蝙蝠的群飞与无人机群飞的关联,实际上是揭示仿生物学的方法来改变无人机群飞式,用蜂群式或蝗虫群飞式运行方法,结合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飞行方式实现无GPS导航模式。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通信方式和运行模式,是值得期待的。

参考文献

[1] 委内瑞拉狙击手击落炸弹无人机 总统马杜罗逃过一劫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8-08-06 08:50:50 

[2] 无人机刺杀总统案是怎么回事?无人机刺杀总统案6人被捕来源: lady2018-08-06 09:30:45 http://lady.southmoney.com

http://lady.southmoney.com/redian/35172_4.html

http://news.wmxa.cn/guoji/201808/570311.html

[3] 技术派|民用无人机搞暗杀,如何才能有效拦截?来源:澎湃新闻2018-08-06 08:19 

[4] 重磅!近期无人机物流大事件汇总 来源:百度网无人机2018-04-12 22:55

[5] 又一起无人机险相撞事件 最近仅五米!来源:网易航空百家号03-2910:16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6236494326418389&wfr=spider&for=pc

[6] 强弩之末的叛军还在挣扎,连续13次袭击基地,铠甲S-1大显神威巡航者百家号07-3020: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7418017339590090&wfr=spider&for=pc

[7] 无人机刺杀总统案最新:己逮捕部分嫌疑人T恤衫战士”认领袭击,来源:新华社,2018-08-06http://news.wmxa.cn/guoji/201808/570311.html

[8] 消费级无人机的自爆袭击事件 为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出处/作者:cnBeta.COM

[9] 2018-08-08 09:54 .http://news.pconline.com.cn/1157/11574124.html

[10] 消费级无人机的自爆袭击事件 为公共安全敲响了警钟太平洋电脑网百家号2018-08-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198906642606286&wfr=spider&for=pc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128413.html

上一篇:反制无人机的新动向和新思维(2)
下一篇:为什么试管婴儿易出现心血管早衰?
收藏 IP: 106.121.74.*| 热度|

3 张骥 范振英 张学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