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揭开人眼神秘的面纱(3)---人眼是照相机吗?

已有 11167 次阅读 2017-6-10 21:12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麦克斯韦, 人眼, 微小光学

揭开人眼神秘的面纱3)

Uncover the mystery of the human eye3

都世民(Du Shimin)

人眼是照相机吗?

曾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上中学物理课时,课夲把人的眼睛和照相机的原理看成相似。如下是在百度网上搜索的解读,可以找到眼科专家对人眼结构的论述,仍然把人的眼睛看成照相机。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近视专科手术专家  李海燕博士详解眼球结构(图片介绍)

他是从眼睛的疾病和治疗方法,来阐述眼睛的结构。他把眼睛的结构比作照相机

图一·把眼睛的结构比作照相机

人眼成像原理的这种教授法不知讲了多少年!这类教科书是用了好多年。延续到现在。

如果把眼球比作照相机。光首先进入眼球的透明角膜。它占眼球表面积的1/6,直径为11.5毫米,中央厚0.6毫米,旁边厚1毫米。俗称"黑眼珠"角膜组织分5层: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角膜上皮层有十分敏感的感觉神经末梢

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晶状体好像照相机的全自动变焦镜头,位于瞳孔虹膜后面,呈双凸透镜。正常人既能看近又能看远,全依赖于晶状体的调节。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胶卷,起感光功能。感光最敏锐的那部分,称为黄斑。虽然视网膜很薄,结构却很复杂,分为10层,感光的细胞主要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负责明亮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主要负责阴暗视觉。脉络膜-是照相机的暗箱。主要由血管组成,因此还兼有营养眼球的责任。物像是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而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的。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视觉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人眼机理的框

以上对人眼结构和机理的解释,已经考虑到微观层面,已经将视觉感官系统与大脑神经相联系,这种解释有没有问题呢?下面来讨论这些问题

人眼看成相机有什么问题呢?

1)在上个世纪50年代,见到的照相机都是黑白的,后来有了彩色照相机,如今是数码相机。相机变化了,原来有底片,现在没有底片。人的眼睛还是原来样子,没有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这种说法的不正确!

2)从图三可以看出,成像后的像与原来的像是倒着的,其实我们看见的物体不是倒像,说明这种解释方法是有问题!

·人的眼睛比做照相机的示意图

3)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各种颜色,用相机是解释不了的。

4)人的眼睛可以扫描、跟踪、定位、分辨和识别。照相机没有这种功能。

如上所述,人的眼睛看成照相机有问题。人眼产生的信号是什么类型?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过去的相机是模拟信号,胶片显像;如今数码相机是数字信号,无需胶片。按生物学观点,人眼的信号是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却不承认光信号是交变电磁场,电信号只有离子通道的电流,没有磁流,没有场的信号。早年相机是黑白,后来是彩色。如今是数码彩色摄像和照像合一的相机,无胶卷底片。不存在哪种相机。不管是单反,卡片,家用便携相机或其他相机,能决定它是否接近人眼的不存在卡片机比单反机,单反机比卡片机哪个更接近人眼的关系。另外相机原理解读的构造,得到的是缩小的倒像,而且与色感无关。不能不怀疑这种解释有问题。其实人眼的结构非常复杂 我们很难以传统相机的模式来解读

图四· 人的眼睛的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微小光学破解人眼之谜

从时空变化看,2500年前佛学、道学、中医对眼睛都有论述。而现代科技则是近100多年的事。无论那个学科,都是将光与眼紧密联系在一起。1854年,麦克斯韦还是年青时代,就开始研究人眼和动物眼睛,发表了鱼眼透镜的论文,提岀了变折射率的概念。麦克斯韦想弄清动物眼的色感之谜。

奇怪的是近代医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学科在论述眼睛结构和工作机理时,都不涉及电磁理论的论述,都认为眼是宏观成像装置。在生物学未探明视网膜结构之前,都是以宏观光学视角给出的成像原理。而微观电磁是因为无需求,无学者关注的原因,使很多人不知道新的学科---微小光学已经诞生了。

另外,也是因为现代科技专业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各自都有自己权威和门户,巳形成社会共识。一旦垮学科,有些权威发表的言论就有问题了,说了就不算数了。

一百年前,麦克斯韦电磁理论不可能涉及微观和纳观层面的应用研究,即使生物学家中有人想到要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受专业限制无能为力。即便微小光学已经诞生,他们不一定了解和相信。

什么是微小光学?

光学的发展可以分成宏观光学、微小光学和纳米光学三个发展阶段。这是从制作工艺和光学元件尺度来界定。微小光学是微米尺度范畴内的光学。它研究的是微米尺度光学元件的光学微加工工艺,以及光信息在这类光学元件中的传播、变换、成像的物理机理和应用的前沿学科。微小光学的产生是受科学技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推动,的发展反过来又大大促进科学技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微小光学是研究微米、亚微米尺度内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光学元件(包括光源、光纤、波导、折射和衍射型微透镜、微棱镜等)的光学微加工技术,以及利用该元件实现光信息的发射、耦合、传输、变换、分光、成像和图像处理等功能的理论和技术,是光学的新发展、光学与微电子和微机械相互融合、渗透、交叉形成重要前沿学科。在20世纪中叶,人们把研究微弱光信号的增强、显示、变换的学科称为微光学微光夜视。因此,该领域不能称为微光学,而称为微小光学

微小光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1折射型微透镜及阵列主要包括各种微米尺度(几微米至1mm)的折射型微透镜及透镜阵列、微反射镜、微棱镜、波导光栅等。(2衍射光学元件它是利用光衍射效应的复合成像理论,通过光学微加工技术制作的表面微结构,形成具有高衍射效率的光学元件。(3光学微加工工艺它是制作微米尺度光学元件的光学加工技术和方法主要有微光刻、离子束刻蚀、微图形产生激光束直写、光刻热熔和光刻离子交换等。(4微小光学元件性能的测试技术。(5微小光学功能材料。制作微小光学元件的基底材料,晶片和光电元件混合集成的基底材料,包括特种玻璃、有机硅、半导体材料、特种聚合物、光波导材料和封装材料等。(6微小光学元件的二维和三维集成技术主要是微小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理论和集成技术,微小光学元件的耦合、对准、传输、变换技术集成器件的装配封装技术,这是微小光学元件本身的集成技术。

人眼的水晶体是典型的变折射率介质

1974 年,我国龚袒同教授提出变折射率概念。变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不是常数,而是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因此,变折射率介质是一种非均匀介质,也有人称为祶度折射率介质或渐变折射率介质。

在自然界中,变折射率介质是普遍存在的。例如,人眼的水晶体和地球的大气层就是一种典型的变折射率介质。天文折射是很早就被人们观察到的变折射率问题。早在公元 100 年就对它进行了研究。此外,人们熟知的海市蜃楼奇景,也是由于大气层折射率的局部变化,对地面景色产生折射,出现的一种奇特现象。很多人不知道这是变折射率介质引起的。

微小光学专家在他们专著"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中明确指出:人眼的水晶体是一种典型的变折射率介质。并指出微小光学应与生物学交叉结合。该如何结合呢?

1利用微小光学已有的理论和加工技术,搞清楚人眼水晶体的变折射率类型;2仿制人眼水晶体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现有的变折射率透镜是采用聚合物加工,与人眼材料属性不相吻合,需要研究人眼晶体材料属性和生物特征;3进行成像特性研究;4微小光学专家认为人眼是成像装置,与过去传统解读不同的是,这里的成像多了变折射率透镜的引入。5如果这项工作完成,能否验证人眼色感功能和人眼的搜索、跟踪、识别功能。6微小光学专家介入这项研究,不一定了解视网膜结构,在这里变成多学科汇集点,也是难点。其上视细胞尺寸是微米尺度,细胞间距是纳米尺度,工作波长也是纳米尺度,使问题复杂化。

微小光学揭示岀什么问题?

眼睛的研究由来已久几千年来经历细化和深化过程。微小光学的介入揭示了以下问题:

1)微小光学将小宇宙中信息量最大的视觉感官系统,由宏观2厘米的眼球碎化为微米量级。将玻璃体看成水晶体,利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把水晶体视为变折射率透镜

2)验证了《金刚经》指出:"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

3)揭示了视觉感官系统多层面链接,包括宏观到微观。这当中沒有映射的神经回路。依据的是伟大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4)突破了传统知识框架:把人的眼睛看成照相机是有问题的。人的眼睛不能用照相机解读!

5)人的视觉感官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不能用神经元摡念,通过计算机求解出其信息关系。

6微小光学的介入,玻璃体看成水晶体,视为变折射率透镜。天线专家明确指出人眼中有变折射率透镜天线。能否用天线概念解读人眼可以扫描、跟踪、定位、分辨和识别的功能机理。

下面将继续讨论人的眼睛是否有天线?(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60067.html

上一篇:困惑的引力波------对“超大黑洞促进新星的合成”的联想
下一篇:探讨科学与佛学的关系··二评澎湃新闻网一文
收藏 IP: 123.114.171.*| 热度|

1 马德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1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