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释“观音”

已有 4491 次阅读 2007-6-28 01:03 |个人分类:宗教| 观音

 

“观音”——

“音”也者,世音众论是也;

观也者,止观世音是也。

止观,佛智之光,所及皆照,明然透彻焉。

是观音者,穿透众论,通而为一,归于缘起性空之理也。

性空也者,物因缘起,了无自性,所以无我而无可执著焉。

以其无执,廓然大公,无所不容,故无弃物,是谓至博之爱。

以其无执,无败无失,无往不胜,故无忧虞,是谓至吉之利。

是以“观音”之为菩萨也,盖以至博之爱,以成众生至吉之利者也。

然则,拜观音者,可心无爱生之意,行无吉人之相乎?

必有爱生之意,吉人之相,始可拜观音。

若心无爱意,行无吉相,以拜观音者,则吾何以观之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3866.html

上一篇:顾炎武的权变哲学
下一篇:对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的分析批判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