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为何躁求成功?

已有 5195 次阅读 2008-8-13 12:38 |个人分类:读书.杂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卫军英教授《张艺谋从成功到永远还缺少什么》有感

 

几天都不上科学网了,今上其网,读到卫军英教授的博文《张艺谋从成功到永远还缺少什么》,甚觉过瘾!其中其实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和反省的问题,只为篇幅所限,只能按下不表。兹仅就其中我所深以为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永远”的观点,谈些感想。

 

诚然,也许有人会说,永远不也是相对的么?哪有什么绝对的、与天地同久的永远?但是,在我看来(或许卫教授也会这么认为),对永远即永恒价值的追求,却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这种价值指向人类无限发展的未来——直到人类毁亡从而对人类有意义的天地不复存在,它是对于世世代代都有意义而值得世世代代的人们去欣赏、继承、发扬从而得以世世代代流传不息的东西——诸如孔子的思想、李白的名诗、科学的真理之类皆属于永恒价值范畴的东西。倘若人类社会缺乏这样一些具有永恒价值的东西,这世界又会是怎样的一番天地呢?无人能想象——因为这是不可想象的!如今,人皆知创造这些价值的人们的历史贡献是多么伟大,他们是多么了不起的“人杰”!然而,“大天而颂之,不若制天命而用之”(参见《荀子》)!把握这些“人杰”的本性,缘其本性以从事,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人杰”之所以能成其为“人杰”,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他们具有永恒价值的追求。这种追求,对他们自己说来,就是要达到“死而不亡”之“寿”(参见《老子》);而就他们与人类的关系来说,则是为了人类永续的发展。质言之,他们是把自己的生命与其类的生命内在地联系起来,并欲使其个体生命成为人类生命过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所以他们才会有永恒价值之追求。他们所追求的永恒价值,其实是具有无限发展过程的人类生命的价值的体现。因而,他们的这种追求所体现的,其实是他们对于人类生命价值的高度尊重,或者毋宁说就是他们作为人类的高度自尊。他们把人类的这种自尊心落实在行动上,于是就有了他们追求永恒价值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

 

然而,在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的当今中国,却是几乎举国上下皆只图具有一时轰动效应的“成功”及由此所可能带来的即时的商业利润或政治利润,亦即只计较“钱”“权”的利害得失,却压根不去考虑千秋万代的事业,何以故也?

 

以我长期受儒家、道家及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思想浸润的人的眼光来看,对心迷于“钱”“权”的人来说,及时行乐、当下风光、眼前荣耀便是一切;至于将来,那是虚幻的;未来的什么千秋万代,更是扯淡,于“我”何干?“我”若无“钱”、无“权”,抑或“钱”“权”俱无或俱失,“我”便是“四大皆空”的“空空道人”。而倘使“我”双眼一闭,两脚一伸,形神俱灭,就更是一切都玩完,哪里还有什么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的实在性、真实性皆是由于“我”之存在的缘故,而“我”的存在完全依赖于“钱”与“权”抑或“钱”“权”中之一物。故为了“我”的存在,为了“我”的世界,“我”不能不见“钱”“权”而眼开,不得不求有可能带来即时的商业利润或政治利润的具有一时轰动效应的“成功”,否则,“钱”“权”于“我”俱幻,则“我”无所依归矣。

 

要而言之,凡持有极端的唯我主义无神论世界观的人们,以其“目中无人(类)”,必然成为“物化之人”,而在“钱”“权”可以大肆地进行相互交换的社会条件下,更必然成为“钱化之人”、“权化之人”,从而也必然追求昙花一现的“成功”。

 

极端的唯我主义无神论世界观,是“唯我”的唯心论与“唯物”的无神论相结合的“精神怪胎”。这种“精神怪胎”生成的条件,就是由“唯我独尊”的唯我主义者长期施行口是心非、言行相悖的假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思想教育。正是这种假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教育,使得这个“精神怪胎”寄居于当今中国无数人们的心灵,并在“钱”“权”可以大肆进行相互交换的社会条件下经常大作其怪。



我看奥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34980.html

上一篇:语法检验是科学证明的一种手段
下一篇:博客苦乐均衡之道
收藏 IP: .*| 热度|

3 杨玲 刘玉平 王群红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7: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