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庄子》40:《人间世》生态文明启示之6

已有 1648 次阅读 2022-12-25 06:3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庄子》40:《人间世》生态文明启示之6

《人间世》生态文明启示: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的生态文明启示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根本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尤其是维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的完好性,这才是“道”。反之,那些被凸显出来“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诸如,保护濒危野生动物行为、被污染被破坏区域的治理恢复行为、重视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都只是“圣人生焉”行为。这些凸显出来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表面上与“可持续”目标一致,实质上已经加入了自身的价值评判。他们自身的价值评判就是:保护了濒危动植物,也就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被污染的环境、被破坏的生态,是可以恢复到原有功能的;生态环境是可以区隔为局部区域的,保护了自身周边区域,自身的生态环境利益就得到了保障。这些所谓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其实就是《庄子》所阐述的“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现象,这样的认识和做法对于“可持续”这个“大道”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越是强调这些行为的状态,越是表明生态环境问题越严峻。也就是说,真正的“可持续”,人们发自内心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人类经济社会活动自然而然地约束在“生态承载力”范围之内。超出了生态承载力的行为必定带来不可逆的生态环境影响,事后的补救行为是无济于事的。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的生态文明启示是:去往“追求幸福”的目的地,走大道是最好的选择,而人们却往往喜欢去走捷径。这就犹如日常所见的那些放纵欲望的行为,看似是“捷径”,却偏离了真正能够带来“幸福”的正道。例如,以较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损耗为代价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达成幸福目标的正常路径,也是最为理性的行为方式。而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超出基本需求之外的消费追求,则是非理性的行为方式,也未必能够提升幸福的程度。

转摘自钟茂初:<庄子>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2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369044.html

上一篇:读《庄子》39:《人间世》生态文明启示之5
下一篇:读《庄子》41:《人间世》生态文明启示之7
收藏 IP: 117.11.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