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机制探讨

已有 1082 次阅读 2022-7-16 08: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机制探讨

青岛大学医学院消化科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葡萄糖氢呼气试验的恶性胃肠道癌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并将结果与对照队列进行比较,观察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病率非常高,无论是否使用组成性氢或餐后氢作为衡量指标。这些数据很好地符合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展与胃肠道癌相关的增长势头,也符合Bustillo等人的研究,该研究通过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成功地抵消了晚期胰腺癌患者的腹泻。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高患病率是肠道肿瘤疾病的特征。

癌症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病率尚不清楚。癌症患者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机制有很多:用于治疗此类癌症的放疗和化疗会直接影响上皮干细胞室,或导致肠道血液循环减少,从而损害肠粘膜屏障的完整性。后者引起缺血缺氧,进而激活黄嘌呤氧化酶和氧自由基的产生,然后损害肠粘膜,促进细菌生长。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电离辐射可引起肠细胞坏死,降低肠存活率,并改变肠细胞的整体状况,从而降低其抵抗细菌生长和侵袭的能力。癌症患者的肠道免疫力降低可能会阻碍对肠道微生物室大小的控制。因此,我们观察到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中高度流行,这与医学文献中可用的数据一致,并且与此类患者可能发生的过程非常吻合。

Liang等人的研究观察到20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有116例(58.0%)长期服用PPIs,其中86例(74.1%)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检测阳性;84(42.0%)未使用PPIs,其中39(46.4%)显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对照组未报告使用PPI。我们观察到长期使用PPIs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较高。这些结果与Lombardo等人和Jacobs等人的研究中报告的结果非常一致。这些研究还表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PPI给药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在PPI给药患者,尤其是报告胃肠道不适的肿瘤患者中,应考虑小肠细菌过度生长。PPI使用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之间关系最明显的原因是该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并导致胃液的抗菌作用减弱。最近的研究表明,胃酸和肠道运动是胃肠道疾病的主要机制。胃酸是防止胃和近端小肠细菌定植的重要屏障。PPIs的使用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pH值,促进细菌在肠壁的存活和定植,从而有利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育。先前的研究也表明,小肠运动异常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发病机制的适应症之一。因此,观察到的PPI使用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之间的联系与肠道生理学的预期效果吻合。他们的研究还表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胃肠道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相关。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展似乎会加重癌症的临床症状。通过益生菌干预成功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有效降低临床症状评分。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在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中,应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进行警惕性监测,如果检测到,应进行治疗以提高病人群体中的生活质量。

他们的结果还证明,益生菌干预是治疗此类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合适临床行动模式。各种研究表明,益生菌或抗生素可以对抗胃肠疾病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临床症状,这一点显然是一致的。许多研究表明,抗生素和益生菌的组合在根除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方面比单独使用抗生素更有效。因此,结合现有文献数据,我们的结果支持在胃肠道癌症患者中使用益生菌。

潜在的机制仍有一些争议,但似乎包括以下方面:与病原体的竞争;细菌素的生产;抑制细菌移位;粘膜屏障功能增强;炎症反应下调;肠道运动和感觉反应的调节;以及管腔细菌、肠上皮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信号调节。这项结果表明,杀菌作用可能特别重要,因为它们最有可能解释这种制剂的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作用。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这一概念。这项初步研究表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患病率很高,尤其是在长期使用PPIs的患者中。此外,我们还表明,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可有效对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同时改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他们的研究结果呼吁进一步研究该疗法在胃癌和结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可能应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47461.html

上一篇:胃癌和结直肠癌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下一篇:淋巴瘤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