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不支持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关的研究

已有 1198 次阅读 2022-4-3 04:0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不支持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关的研究

1、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无关

Posserud等人对162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26名健康受试者采用小肠测压及空肠液细菌培养,检查小肠分泌物培养以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发生率及其与症状、肠道运动的关系。结果显示:按标准定义4%的患者和对照组均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86%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和39%的非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出现肠动力障碍。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比没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有更少的迁移运动复合体III期活动,但在运动参数上没有差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细菌计数轻度增加比对照组更常见(43%对12%),但这与小肠运动无关。细菌变化与症状类型无相关性。他们认为,根据临床常用的定义,他们得出的研究数据不支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肠易激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在肠易激综合征中常见轻度增加的小肠细菌,至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运动能力的改变不能可靠地预测小肠菌群的改变(Posserud, et al. 2007.)。

Choung 等人从675位患者获得了有效的小肠液细菌培养结果。有8%的抽吸物呈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2%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高龄、脂肪肝和麻醉药物使用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相关。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无关,但与不符合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标准的细菌生长有关。炎症性肠病、小肠憩室和胰腺炎与十二指肠抽吸物异常呈正相关,而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无关(Choung, et al. 2011.)。

2、认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假说缺乏证据

Aziz等人2017年在《Curr Opin Gastroenterol》发表题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导致肠易激综合征:有罪还是无罪”的文章,提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假说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但仍在仔细研究之中, 需要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假说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他们认为最近的研究结果在评价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人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病率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了相互矛盾的结果。他们对用过呼气试验作为常规临床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方法提出质疑,认为是无效的,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福昔明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尚待阐明(Aziz, et al. 2017.)。

针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争论,Grover等人研究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病率及其与结肠运动、肠道症状和心理困扰的关系。他们对158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34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蔗糖氢和甲烷呼气试验。在降结肠用压力计测试疼痛和急迫的阈值。用各期收缩曲线下的平均面积反映肠道运动指数(Motility Index, MI)。问卷调查评估了心理困扰、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和自我报告的肠道症状。检查结果显示,在158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有52人(32.9%)呼气试验异常,在34位健康对照组中有6人(17.9%)呼气试验异常。在肠易激综合征的亚型、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和心理困扰变量的患病率上,有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没有差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运动指数的增加程度大于健康受试者,但有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之间没有差异。主要产甲烷者的急迫排便阈值(28.4 vs 18.3)和肠道运动指数基线(461 vs 301.45)均高于没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患者,与主要产氢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和没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相比,患者报告的“大便硬或肿块”更多。根据研究结果,他们认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不太可能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甲烷的产生与便秘有关(Grover, et al. 2008.)。

3、乳果糖呼气试验的研究结果值得怀疑

乳果糖呼气试验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有效性受到质疑。Rana等人进行了一项试验,比较乳果糖呼气试验和葡萄糖呼气试验在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时的区别。他们选择了175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150位健康人作为对照。根据Rome Ⅱ标准诊断肠易激综合征。结果,在175位患者中乳果糖呼气试验阳性有60人(34.3%),葡萄糖呼气试验阳性则只有11人(6.2%)。在对照组的150人中,乳果糖呼气试验阳性有45人(30%),葡萄糖呼气试验阳性则只有1人(0.66%)。用乳果糖呼气试验检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使用葡萄糖呼气试验检测时,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明显高于对照组。以葡萄糖呼气试验作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金标准,乳果糖呼气试验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3.6%、67.7%、11.7%和96.6%。他们认为乳果糖呼气试验不是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好方法(Rana, et al. 2012.)。

Park等人用乳果糖呼气试验对76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0位功能性肠病和40位正常人进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检查也得出了和Rana等人一致的结果。这3组人群乳果糖呼气试验的异常率分别为44.7%、41.4%和40.0%,无显著性差异。在这3组之间,优势产氢组和优势产甲烷组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按乳果糖呼气试验类型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特征时,肠易激综合征的亚型和症状无明显差异。他们由此得出结论:乳果糖呼气试验对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肠病患者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肠易激综合征中乳果糖呼气试验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评估应在将来重新验证(Park, et al. 201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332245.html

上一篇:肠-脑轴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学
下一篇:关于肠易激综合征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荟萃分析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2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