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绩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j6189

博文

读书  (青涩年华) 精选

已有 3966 次阅读 2014-6-1 14:0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人生最大的缺憾,莫过于在孩童年代,没有读书的机会,或许更悲惨的是,有机会而被戛然而止,而懵懂之际中还喜笑颜开,现在想来,就象“被人卖了还帮数钱”似的傻呼呼。

当时,出版社来联系写“自主CAE涅槃之火”时,我是一点都没有想到。因为我知道我的语文“学历”是初中的二年级,以后就没有正式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出书”,按上海人说话的谐音,“撒屎”(小便)可以,“出书”真有些象是在做梦。

“芷江中学”是我的中学读书的地方。其实拿到录取通知书时还没有这个名称,为了对付大批的升学学生,政府临时办了“11-15”中学,读了一段时间后才从11中学(海燕中学)搬出来,搬到芷江路上,就取名“芷江中学”了。虽然刚进去的时候有些不愿意,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填写过这个学校,但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个集体,因为有严谨慈母般的何爱棣班主任,还有随和兄长样的严汉祥老师,以及其乐融融的同学少年。短短的一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学校中的普通班级,我们获得了区里的先进集体称号,班主任被选为区里的优秀教师。虽然在班里我是毫不起眼的学生,可我总觉得何老师对我格外关照,针对“任性、急躁”的脾气,有的放矢,常常早上带上我去体育场打拳、晚上时常要来叮嘱几句……[追忆我的班主任老师---何爱棣http://lzj6189.blog.163.com/blog/static/62437827201122805712618/]在这个集体和氛围中,我很享受这段令我至今都无法忘却的美好时光。现在,我还会有意无意地旧地重游,隔着围墙,看曾经的教室,曾经的操场。

那时,我从故乡老家的书堆中选取些书籍,放在班级里与大家阅读交流,其中有关于“海瑞”的书,“文化革命”初起时,谁知第一炮就打在“海瑞”上。炮声隆隆,渐渐地,随着何爱棣的心力交瘁,患病,英年早逝,社会上的运动如火如荼,“停课闹革命”,我们都被“放羊”了。严汉祥老师没有放弃我们,时常会提醒和组织些活动,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兄长情怀”,无奈潮流滚滚。好在严汉祥老师还是个收藏家,因势利导,组织我们收集社会上发行的小报,渐渐地,也有些架不住了,小报铺天盖地,那里收集得过来。我时常借着这机会,从一份份的小报上学习“语文”知识,渐渐地,我也架不住了,从尚有文采的“辩论”变成了毫无理性的“谩骂”,小孩不宜,严老师不干了,我也不看了。

不知什么时候,我发觉原先被砸烂的图书馆,从那里可以拿到书。虽然有人管着,但眼开眼闭,别出声别张扬,讲究“默契”,我从里面拿了好几回书回家,每次重新去的时候都还上,一来怕被人说是“偷”,二来不愿给好心的看仓库人添麻烦,最后一次说不要再拿了,就是准备要关门清理的了。前几次拿的小说书看起来有些快,毕竟不是随来就可以随取的,后来我就选中华书局出版《中华活叶文选》合订本来看,一来看起来费劲,慢了许多,时间也容易打发;有许多字不识,可以多嚼几口,好在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再不过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再不过“秀才识字读半边”,连蒙带猜,总比没有书读要好过些。

我的青涩年华,我的少年岁月,酸涩带着苦味,就这样飘过去了。

 

五月的最后一天,中学同学聚会在一起,望着窗外幽静的园林,满目葱绿的树荫,墙角的蔷薇稀稀松松开着,斑斓的花朵落在路旁。望着房间里一群两鬓斑白的退休老人,沏一壶茶,唱一曲歌,经历有所不同,有伤有离,有悲有痛,一路走来,躲过劫难,如今趋于平静,都不容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85605-799519.html

上一篇:老法师
下一篇:“老九”的悲欢
收藏 IP: 183.193.130.*| 热度|

8 曹聪 周健 王德华 韦玉程 孙学军 贺乐 强涛 胡九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