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出海(原卧龙之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hailiang

博文

为什么回国要求一个教授职称 精选

已有 31180 次阅读 2013-5-22 09:0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为什么回国要求一个教授职称

喻海良,2013-05-22

今天看到陈安老师的博客《武汉大学乃至中国多数大学都不懂基本的学术规范》一文,其列举了华人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几个人物的简历,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陶哲轩、丘成桐。他们虽然成为教授年龄较小,但是,博士毕业后,都经历了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三个阶段。很显然,这是国际学术界的基本模式。

然而,近些年,在国内越来越多的毕业不久的博士生成为了教授。对于这样的事情,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目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模式,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拔苗助长的可能。的确,很多人的工作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如何选择、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些被引进的人才而言,如果不能一步到位成为教授,以目前中国大学职称的考核模式,的确难以在短时间里面取得提升。也由于现在大学职称考核的僵硬模式,让海外优秀年轻人才回国时不得不考虑要求教授职称。

国内大学职称评定模式的主要缺点如下:

1)成果认定模式不合理。在大学评定过职称的人,肯定都有切身体会。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在评定完讲师后,之前的成果一律作废。在晋升为副教授后,也必须拥有新的成果才能够去晋升教授。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评定职称时,只认定申请人为第一作者且工作单位为第一单位的成果。以这种模式,无疑让那些人在海外且产生成果较少的人无法短期内取得晋升。

2)职称评定周期不规范。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是每年评选一次。然而,也存在很多特殊的情况。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职称评审周期政策,有些高校连续三年不评审职称,而有时候一年连续多次评审职称。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校教师只能够等待,但是对于被引进的人才而言,则是心理包袱。如果被引进时是一个副教授,计划用两到三年申请成为教授,但是学校由于其它事情而多年不评审职称的情况下,无疑美梦成空。

3)职称评审要求不稳定。由于我国高校人才政策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特别值得说明的,高校每跟换一次行政领导,里面的人才政策也跟着发生变化。从最开始的论文篇数,到要求SCIEI论文检索数量,再到要求SCI一区、二区论文数量,现在又有地方开始了论文代表制度。很显然,教师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在被动地发生变化。虽然,我们发现问题需要及时地改正,但是,如果一个政策没有很好的连续性,年年更新,无疑会造成很多教师、科研人员的担心。

4)论资排辈思想依旧盛行。论资排辈,这是一个被批判了很多年的词汇。然而,在当今大学里面,无疑论资排辈的行为依旧盛行。当两位老师的成果等硬件指标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只有一人能够成为教授,很多情况会把机会留给那个年长的。通常领导解释的原因如下:你还年轻,还有很多机会,而他是老同志,这次还不上,以后再上去的可能性就很少了。而通常情况下,为了不影响明年的申请,一般都会忍耐接受。

5)领导眼光不一样。如果被引进的人才能够得到领导支持,其成长会更加迅速。然而,如果引进他的领导调离了岗位,而新的领导通常会提拔培养自己的新人,则其发展空间与速度固然受到影响。有一个朋友,刚刚签订合同不久,年初引进他的校长退休了,欣赏他的校党委副书记去别的学校当校长了。他还没有见过新来的领导,如果新来的领导眼光和前任不一样,他该怎么办?

试问,在上述影响因素下,作为一个有着一定成果的年轻人,他有胆量轻易去接受一个较低的职称吗?

很显然,这是一个矛盾的问题,一方面,年轻人不能轻易接受低职称教职,另一方面直接给予教授职称的确不属于国际惯例。怎样才能够缓解双方矛盾?一方面,我们要改变成果认定模式。在评审职称过程中,不再只列举近三年或者五年的成果,而将其所有积累作为考量,同时,在其所有成果中,重点考核代表性成果。另一方面,要让学校政策规划化。学校可以每四到五年制定一次职称评审政策,在政策制定后,今后五年里面不因学校领导等情况而发生变化。只有政策有一定的连续性,学校人才才能够层出不穷。



职称评审“乱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889-692281.html

上一篇:论文,我的找“点”经验
下一篇:国际会议、开源期刊与博客
收藏 IP: 130.130.37.*| 热度|

55 马臻 鲍海飞 夏铁成 牛丕业 冯珞 苏德辰 魏武 李志俊 王锋 吉宗祥 王国强 唐常杰 王府民 钟家伟 李土荣 王涛 韦玉程 仇文利 侯高垒 郭保华 李建国 李春 苏光松 王加升 徐明昆 曹聪 薛宇 赖波 王少新 罗春元 刘全生 张波 张鹏 李天成 李伟钢 唐凌峰 刘淼 张杨 陈安 刘君 吴锦宇 陈冬生 陈勤 曹须 黄盛珠 强涛 戴德昌 徐索文 秦逸人 liuzhan001st haozhangyu zhoulangxiucai xuqingzheng dootritiger lichuanzh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