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network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lcon Green Templeton, SBS

博文

Web2.0与社会网络

已有 3999 次阅读 2010-10-13 16:48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社会网络, Facebook

        从10月7日抵达牛津到今天已经近一个星期了,总算把生活琐事都安顿下来了。学院秘书Jennie发来一个本地租房网的信息,找打了一个当地人家。在国内就约好了10月7号上午来看房子,如果可以直接入住。还好一切都很顺利。房东人很好,不用交押金也不用交当月的房租直接让我入住,晚上还开车带我去附近的超市采购了吃的,这样这几天内我不愁没有东西吃。第三天从一个中国人手中花了70镑买了辆二手自行车。说是二手的,其实怎么也有9成心。尽管算成人民币已经700块了,但是觉得车子真好,在国内也要上千了。还好,他也有头盔,车灯,车锁之类的东西,统统全部拿下。

        今天已经是正式上班第三天了,三天里其实没干什么活。除了读了一篇关于facebook数据统计的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跑着办银行卡,办初入门卡等等之类的琐事。有意思的是我对facebook是情有独钟,记得8月中欧暑期班的时候我就讲过facebook的用户数已经超过5亿,流量也超过了google,称为天下第一。这才真正标志着Web2.0时代的到来。只有超过google,才能证明Web2.0的力量。很巧,昨天晚上电影院放映讲述Facebook故事的电影《the social network》。由于与研究课题非常相关,于是实验室的所有人都去看了,去了才知道——免费。真实太爽了。看了片头才知道,这个故事我在暑假的时候看过了。记得当时当当网刚刚把《facebook:性,金钱,天才,背叛》的书挂出来不久,我就买了一本。电影的情节与书差不多。有兴趣的可以去买本书看看。电影也很有意思,不知道国内能不能看。 看着世界上最年轻的百万富翁的人生轨迹,大家都很兴奋,很开心。CABDyN的负责人很激动地说,明天告诉你们老板好好干,前景太光明了。其实并不尽然,商业和科学研究有相通之处,但链接彼此的通道太过漫长。在我看来,web2.0的兴起为社会网络的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我们可以研究个性化时代中在线社会网络中的行为模式,进而分析疾病传播,集群行为,产品营销,知识共享等诸多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手头的这篇文章已经被PNAS接收,马上就要正式发表了,题目是《Spontaneous emergence of social influence in online systems》。分析了facebook中两千多个应用程序在用户间传播的过程。发现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分类两大类:或者扩散到全网,或者很快消亡。分析过程做的非常漂亮,很干净。这和我最近在做个性化推荐算法时候的发现类似:用户的兴趣分类两大类(流行产品和非常不流行的产品),我想流行的应该是适合大众口味的东西,非流行的才是个性化口味的东西。即一味地追求的流行或非流行的都是不对的。在手头这篇论文中,我猜测流行的应用应该是大众化的东西,例如聊天程序等,而快速消亡的应该就是个性化的应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2086-372925.html

上一篇:德国弗劳恩霍夫(fraunhofer)应用研究所招聘启事
下一篇:英国签证申请和生活指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