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凤来仪落基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enixInRocky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为念天涯远,尤思岱海滨。万里身是客,尝使泪沾巾。少年江湖老,何敢忘初心。

博文

我们需要职业素养, 职业操守, 职业精神 精选

已有 9499 次阅读 2015-4-12 00:06 |个人分类:杂说|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职业精神, 职业素养

读了何广平老师的文章《被裹挟的日子》,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身在任何一个职业中的人,都被各种不情之请,各种游离于黑白之间的灰色地带的事情所裹挟。作为一个正直的当事人,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耗费了精力和时间,内心也受煎熬,实在难受。

在我看来,那些提出非分要求的人,缺乏的是现代职场上的职业操守,或者职业精神。英语里有个词,这叫做professionalism。它有什么含义呢?英语字典里的解释是:’theskill, good judgement, and polite behavior that is expected from a person whois trained to do a job well’,是一个能很好胜任工作的工作者应该具有的技能、判断力以及礼貌的举止。随手在网上搜索,看到密苏里大学的ShelvyL. Campbell一个演讲的幻灯片,题目是《工作场合的专业精神(Professionalism in the workplace)》。按照Campbell女士的观点,它包括了这样几个要素:

·      Trustworthy: 值得信赖的。我们在生活中,多么希望我们信任为我们服务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律师、老师等等。我国的病人非要塞红包给医生,说明病人一方充满了不信任,是典型的工作场所缺乏职业精神的体现。

·      Competent:胜任。一个具有职业素养的专业人士,应该能够胜任他(她)的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信赖他(她)。

·      Respectful:尊重。

·      Act with integrity:诚实。作为专业人士,工作中应该有诚信,比如科学家,科研人员,造假、伪造推荐信,违背了专业精神。

·      Considerate:为他人着想。

·      Empathetic有同情心。

依我拙见,后两项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前四条是专业人士应该具有的基本要求。其实这些条目都应该贯穿于我们工作的边边角角的,我也在一些小事里体会到一些同事的专业程度。我读博士的时候,有天导师跟我说:你给审稿人写的回复我看了,你对他恭维太多,这样会让他感觉我们在讨好他(suck up to him),这样不专业,会让他降低对我们的信任。我刚刚开始做博士后的时候,有一次导师和我讨论一个技术问题,他问我,你做过这个没有?我薄脸皮儿的中国思维又来了,碍于面子,我支支吾吾,不愿承认自己虽然了解原理,但其实没有亲手做过。他看出来我的犹豫,说,在职场上,我们都要professional,你诚实告诉我你没有做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寻求帮助,不然我今后怎么知道你给我的信息里有多少是不能被信任的?

还有一件事,一个同事的太太要生小孩了,他有些担心地去跟老板请假——因为他正在忙一个时间很紧的项目。老板的回答是:“哦,祝贺你!家庭是最重要的事情,你休假一段时间,别担心项目的事情!”我跟同事说,你老板人很好啊。同事说,老板这是professional,什么场合要说什么话,你以为他不想我天天呆在这里工作?可是他的专业素养,战胜了不愉快的想法。但是开组会的时候,他一定会催我催得要命。一码是一码。我想想,同事说得有道理。

还有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一个女孩子拿了西方某国某院士级别的知名教授的全额奖学金读博士。而开始读了俩月,发现因为和丈夫分居两地实在难熬,于是决定放弃博士学习,去和丈夫会合。她内心非常忐忑地去和导师摊牌”——担心会挨骂。按照我们的一般思维,导师定会大发雷霆,将她赶出办公室,从此不再见这个人吧?可是教授想了想,说,“I think you made a good decision(我觉得你的选择是对的),祝你一切好运,我让秘书帮你办理退学手续。将来你的生活里有了什么喜讯,比如找到了好工作,读了博士,或者在哪儿定居了,记得告诉我!你觉得那个教授不生气?他至少会非常不爽,但是他用极其专业的态度处理了这件事,各方都皆大欢喜,而女生对于导师还感激涕零。反过来说,大发雷霆,把这个学生臭骂一顿,或者拖着不放人,又能得到什么好结果呢?

我也经历过一些何老师提到的那些不情之请。有国内的朋友找我,问有没有关系不错的教授,给他出个邀请函。其实朋友能找到经费,就打算出来玩玩儿,也不打算做什么研究。我回绝了,并且告诉朋友,这种事情,最好不做。别说很少有教授会这样做,只要一开口,我还得搭上我的reputation(声誉)。不知不觉中,我要求自己像做的专业的前辈们看齐,不论做什么,都专业起来。大到沟通和工作方式,小到工作场合的衣着和言谈。实验室有个加拿大同事,和我一起做实验的时候穿个有破洞的牛仔裤和皱巴巴的上衣,随意地很.但是要有病人来(我们的试验和临床相关),他就换上衬衫西裤,头上喷上发胶,瞬间从"科技猥琐男"变身回专业的"科技工作者"--这也是professional的表现。

也扯上毕姥爷的事儿说说。有朋友说,这事并非是在私人场合,如果是这样,毕姥爷显然也不够专业。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在非私人场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难道不要三思?我和毕老师有一面之缘,知道他是个很文艺的人,也听过他唱别的小曲儿,理解他并非恶意。但这次他显然是大意了。

学术圈,和任何的专业圈子一样,要讲职业素养。我们试想,如果我们圈子里的人都非常专业,具备了上述的几条标准,同事、同行之间的信任岂不是更多?工作岂不是省去了很多的麻烦?东方的文化,让我们做起这些来非常困难,我们常把面子、人情、利益想得高于职业操守。对于学术研究这种掺不得虚假的工作来说,的确可悲了些。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也不用揣摩学生的成绩单到底是真是假,再也不用担心推荐信是否真出自签字那个人的手?那时候,我们发表的数据,可信度就更高了。

以上内容,纯属给孩子换尿布间的间隙闲扯,几个概念的差别也未深究,欢迎任何"professional"的拍砖指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2703-881699.html

上一篇:大洋两岸的《线性代数》
下一篇:关于学科的一次闲聊
收藏 IP: 71.232.157.*| 热度|

34 刘立 韩玉芬 彭真明 张海权 陈伟 魏武 黄永义 郑永军 李志俊 孔梅 李宇斌 左宋林 彭美勋 巩党国 王善勇 杨田 曹聪 文玉林 梁洪泽 李卓亭 王国强 程适 白龙亮 刘刚 余昕 孙学军 韩枫 冯兆东 xchen shenlu euromance zjzhaokeqin yunmu seeker9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