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糊理论》将引发新的数学和科技飞跃!
一、《模糊理论》的主要特点
在当前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不分专业的全球前100名榜单里:
第46位:美国工程院院士 Lotfi A Zadeh,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第92位:Yann LeCun(杨立昆),New York University。
陈德旺老师说:
“在世界前100名科学家中,只有 Zadeh 和 LeCun 这两位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专家。Zadeh先生居然在身后又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给了我4点启示。”
“模糊理论的优点是可解释性好、鲁棒性好,其不足是难以处理高维大数据,因为模糊规则数量会随着数据维度的增长而指数增加。”
汪培庄教授2017年在纪念扎德时说:
“模糊数学为人类架起了一座连接定性与定量的桥梁,人文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都从模糊数学获益,这就使人工智能冲破了定性知识的禁区,扫除了应用的死角,得以全方位地发展”。
汪培庄教授作题为“因素空间对模糊集理论的贡献”主题报告
王立新教授作题为“如何将扎德开创的事业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主题报告
二、《模糊理论》将引发新的数学和科技飞跃
从1970年代开始,科技创新性出现了显著的衰退。转眼50年了!
可以预言,在今后50年内,人类科技将爆发新的飞跃(革命)。
而《模糊理论》,是点燃新科技革命的火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根据王立新老师《PK系列之二:朱豫才 PK 王立新 –– 读经典,学正道,拒无知》:
“Mendel前年来北京时跟我说过,他和Zadeh讨论过fuzzy在美国已死的问题,Zadeh的回答是:fuzzy会在世界其它地方生存下来。”
中国,已经具有引发下一次人类科技革命的条件:赶紧去学习《模糊理论》吧!
参考资料:
[1] 陈德旺,2022-03-14,全球顶尖科学家综合百强排行榜之Zadeh模糊理论启示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1329414.html
[2] 陈德旺,2022-03-18,传奇的模糊理论之父Lotfi Zadeh院士(一)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1330006.html
[3] 辽宁工业大学,2017-11-17,“纪念模糊集之父扎德教授”中国学者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https://xyh.lnut.edu.cn/info/10889/184694.htm
[4] 扎德(美国自动控制专家) -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9%8E%E5%BE%B7
[5] Lotfi A. Zadeh | EECS at UC Berkeley
[6] Yann LeCun -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7%AB%8B%E6%98%86?fromtitle=Yann+LeCun&fromid=58383294
[7] Yann LeCun's Home Page
[8] Yann LeCun - A.M. Turing Award Laureate
https://amturing.acm.org/award_winners/lecun_6017366.cfm
参考文献:
[1] 王立新. 模糊系统:挑战与机遇并存--十年研究之感悟. 自动化学报, 2001, 27(4): 585-590.
[1-2] WANG Li-Xin. Fuzzy Systems:Challenges and Chance--My Experiences and Perspectives. ACTA AUTOMATICA SINICA, 2001, 27(4): 585-590.
http://www.aas.net.cn/article/id/16105
[2] 王立新,2017-11-20,Zadeh的功与过:“纪念模糊集之父Zadeh教授”中国学者研讨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086073.html
[3] 汪培庄,2017-09-09,扎德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2d2c5e10102xjxg.html
https://www.cnblogs.com/huadongw/p/7497946.html
[4] D.Y. Abramovitch, L.G. Bushnell. Report on the fuzzy versus conventional control debateJ].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 1999, 19(3): 88-91.
DOI: 10.1109/MCS.1999.768545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768545
[5] C.C. Bissell. Control education: Time for radical change?[J]. IEEE Control Systems Magazine, 1999, 19(5): 44-49.
DOI: 10.1109/37.793440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793440
相关链接:
[1] 2021-03-05,[备课的随想] 模糊控制为什么成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75148.html
[2] 2020-03-19,[讨论] 两种真正实用的自动控制技术:PID、模糊控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4280.html
[3] 2017-09-09,沉痛悼念模糊理论创始人拉特飞‧扎德(Lotfi A. Zadeh)先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75044.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1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