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sz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张诗忠 多年与书打交道,耕耘、浏览,感悟、思考……

博文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精选

已有 4548 次阅读 2008-11-10 16:29 |个人分类:教育刍议|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中,教育称得上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笔者之所以这样说,缘于大家不满意教育现状且未达成共识,或者更确切地说,缘于即便达成共识但要真正采取措施解决之难度很大。笔者曾经就基础教育写过几篇博文,认为存在这些教育问题不能小视,建议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最近陆续看到相关的博文,有的博主甚至发出“教育误国”的警示,不免又产生联想。

 

是什么缘故有那么多的人关心教育,因为它牵涉千家万户,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发展。每每看到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似乎不如其他孩子,每每看到为数不少的学生对待学业的态度和所言所行,总要忍不住发出由衷的感叹。教育上的问题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纵然意见不一,但眼光和标准也不至于相差千里。现实就是如此,暴露出来的弊端摆在那里,我们该如何对待呢?黑格尔有句名言:“真实的现实性就是必然性,凡是现实的东西,在其自身中是必然的。”

 

可是,嘴上这么讲,心中未必平静。为此笔者突发奇想,提出一个观点: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试图解释之。冷眼察看四周,教育领域存在的一些顽疾不容易改变,与其他领域雷厉风行的应对和日新月异的变革相比,确实很不相称。不过看看抗震救灾、神七飞船升空、三聚氰胺污染食品而建立安全体系、医改方案出台征求意见,以及金融和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国家资产受影响,还有两岸实现“三通”等等,科学网上呼吁教育改革的声音轻微点也算不了什么。说真的,面对博主们对教育的议论,笔者倒要趁机奉劝诸位,如果认同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具有其他领域不可类比的复杂性,那么所有这一切就变得好理解。此话怎讲?本文想就这个观点抛砖引玉,围绕它所涉及的人与物的关系作些分析。

 

人类社会划分为好多个领域,不论参与其中哪个领域的活动,都牵涉人与物的关系。比如人与农作物打交道,是谓农业;人与机器打交道,是谓工业;人与商品打交道,是谓商业。哪怕是第三产业或相关的行业,比如旅游、影视、文艺、科研、体育、医疗……尽管参与者从事这些活动必定要与相关的人打交道,但是导致这种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的背后,都依赖于相关的物(如产物、产品、服务的质量、成果、课题、效益等)作为中介或纽带。比如旅游是靠景点,文体是靠节目,科研是靠课题……如果没有物的中介纽带作用,这些领域或第三产业或相关行业的存在就失去依托和基础,因而我们可以推知,这些活动领域中人与人之间发生关系主要依靠“物”。

 

与之对照,教育好像不是这样或者说截然不同。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过程,必然以人与人发生联系为前提条件。教育如果只有教的一方没有学的另一方,或者反过来,只有学的另一方没有教的一方,教育就难以成立。而且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非同一般,必定以其中的一部分人影响、培养另一种部分为宗旨。虽然教育要言之有物,需要借助教材、教具和实验材料完成教学过程,否则光务虚、不务实,教育会流于形式,所以表面上好像“物”也在其中起中介、纽带的作用。但是,教育中此“物”已非其他领域促成人与人发生关系的那“物”。教育之“物”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发生有形状态向无形状态或微观状态的转化,即通过符号、表格、知识、内容、体系等的自觉入眼入耳入脑,通过受教育者的消化、吸收、同化,使外在之“物”转变为其大脑神经网络中的内在之“物”,从而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认识、体验、才能、觉悟和思想,唯有这个时候,教学才有效果,教育才能成立。

 

因而,教育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不依赖或逐渐脱离有形之“物”,主要靠无形之“物”、内在之“物”实现其宗旨的特征,凸显了教育的特殊性。即按照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衡量,我们可大胆推测,随着教育效果的显现,“物”在其中的比重在不断弱化,人的因素、人的发展在不断强化,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变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说得透彻一点,教育实际上是一部分人以自己的学识、思想、境界、人格魅力培养和影响另一部分人,而另一部分人又以自己的身心变化及成长发展不断反馈、回报前一部分人的过程。大凡世界上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我们从中都可看到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异乎寻常的联系,所以教育不一定非得发生在学校里、课堂上,其实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威信、有魅力的导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次鼓励往往胜过一大箩筐的话,这是教育的真谛。“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在这里,笔者要说:“教育者,非教物也,乃育人也。”总之,教育领域这种以师生心心相印为标志的特殊关系,在其他领域不易见到,或许说即使偶尔见到也构不成一种普遍的规律。

 

由此可断言,教育堪称人类活动的一个特殊领域,首先就体现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关系上。如果这样的分析有点道理,那么推进教育或为教育存在的问题开药方时,就会发觉在教育领域,由于教的一方与学的一方客观上分别处于授与受的独特位置,彼此无法割舍的互动处于怎样的性质和状态,会对教育的成败和教育质量的高低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除了上述好的正面的影响外,我们还看到教育领域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有时就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平等”、不正常、不科学的联系有关,致使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走向负面,而且要摆脱也摆脱不了。

 

应当看到,在教育领域中,我们曾针对既有的不平等进行了改革。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就是一次向教育不平等现象的伟大宣战,虽然现在看来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在当时极左思想泛滥的年代作出这样的决策,需要勇气、智慧和魄力,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所有想上大学的人期盼的。最近几年,党和政府下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在全国包括农村实行真正的义务教育和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生活补助,让穷人家的孩子读起书、上得起大学,也是实施教育平等的重大举措。

 

不过,教育要实现真正的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除了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不可缺乏外,努力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始终处于正常、健康、科学的常态,就显得特别重要和关键。大家知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老师是教育的主导,知识的传授、教学目标的落实必须以学生高昂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先决条件。但是具体实行起来,有多少个老师牢记把培养人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有多少个老师在准备学科教案时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兴趣等因素?又有多少任课老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不良思想苗头时主动兼任辅导员的角色……教书与育人是统一的,若要比较二者权重的话,后者应当远大于前者。可是现实情况却是:知识积累越多心理有可能越不平衡,高中、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屡有自杀事件就是明证。设想一下,学生主体发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时,如果任课老师、教育工作者及时出现在他的身边,关心他、疏导他……

 

同样,在家里,孩子是教育主体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家长却很少意识到这一点。由于教育的特殊性,相当多的家长平时缺乏关心——这种关心远不是指学科知识方面的——到发生异常及重要抉择时刻,如学习跟不上、考试成绩掉队、要不要请家教、选择文理班、填报志愿等,却以长辈就是教育者的身份,擅自作主,其负面影响可想而知。要知道,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关系上,教育主体即学生和孩子永远处于弱势地位,这是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普遍现象,而要让这种关系保持正常、健康、科学的常态,处于强势地位的教师和家长责无旁贷。其实不光是教师和家长,有一定年纪的成年人只要与资历较浅的年轻人在一起,都应当有这种意识。广义上的任何教育者如何清醒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在教育方面坚守自己的职责、不越位,平等对待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尊重他们的权利,包括维护他们该有的发言权、自主权和选择权,看来绝不是教育中的小事。不要以为,我是为了他们好,“棍棒下出孝子、高压下出才子”,这是与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实践格格不入的。不要以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他好,不违法、也符合传统道德,其实这也是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违背的。学生、孩子成长过程中,强势权威地位的人哪怕故意忽视、冷淡、暗示都会对学生和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更不用说指责、态度粗暴、动手打人了……他们认知的相对贫乏,由此造成的无助、盲从、无奈,以及挫折时的失意、被动、压力,多么需要大人去关心和抚慰呀!

 

当然,不能否认,实际的教育环境要复杂得多。笔者这里提出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无非想从一个方面说明,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状态、性质,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的质量和成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3-46167.html

上一篇:谈谈兴趣和快乐(人之思考21)
下一篇: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收藏 IP: .*| 热度|

1 余孟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