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然很喜欢“向死而生”这个词,并为赋新词,写了这些字。
Jeorge Michael 在圣诞夜死去。若干年前,他就唱了last Christmas,没想到今年的圣诞,却成了他的The last Christmas。当他的Careless whisper还在空中飘荡的时候,斯人已去。2016像一台收割机,把一茬著名的文艺界人士带到天堂,更有我们无从知道的许许多多无名的世人。还剩几天,2017才会来临,可有谁知道2016不是一个先兆?也许更坏的还要发生,许多事情只是刚刚开始。
身边也有类似的事情,对门的老人,在吃早餐的时候,毫无征兆地倒在地上,再也没能起来。朋友圈中,不断地有为同学、朋友、学生的疾病募捐的人。在中国,一旦一个人得了重病,全家就陷入世界末日,倾尽财产,殚精竭虑,常常的结果仍然是挽不回亲人的生命。英国情况好点,除了个人的suffering外,家人可能只需要担心病人的病情和舒适度。当然,最后大概结果都一样,只是过程长短、痛苦不一。今天并不想聊这个话题。
不断地面对或远或近的死亡,令人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许多西方哲学家、文学家和死亡死磕,用各种方式尝试了解、理解、挑战、接纳死亡。但中国人向来不喜谈论死亡,更愿意躲着它,逃避它,用孔子的话为自己做盾牌:未知生,焉知死。这造成中国文化中对死亡十分忌讳,连患了绝症的病人都常常无法知道自己的真实状况。虽然,现在的情形已经好了很多。给学生上《医学心理学》的课,每每这都是讨论的重点。其实,不知死,怎么能好好生?想明白了死亡,才能更坦然、用心地生活,最后,也才能平静地去到那个我们人人都要去的地方吧。
以前,听过一位同学谈他姑姑临终前的事情。姑姑以前是一位乡村教师,也算是有知识的人了。老了,生了重病,但自己并不知情。按中国人的习惯,家人,医生都没有告诉她,她自己也并没有做好准备,直到临终前,才突然意识到死亡的降临,她那么恐惧、绝望,面对自己完全不知道的世界,只能徒劳地抓住亲人的手臂。同学跟我说,他至今不能忘记姑姑去世前恐惧的眼神。这是多么遗憾、痛心地离去。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接受死亡,郑重其事地与它沟通,就像是明天要发生的事情一样去对待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动物的本能、人类的自我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种种,让我们对死亡之事唯恐避之不及。可能唯有先克服这三者带来的恐惧,才能真正地思考死亡的问题,面对死神终将降临的一天。
动物的本能和文化的影响可以自觉地克服,毕竟,我们能感知它们的存在,虽然很艰难,但有路可走。唯有人类的自我难以消除,因为这个自我是自己难以意识到的,其实,正是这个自我,令我们害怕死亡,难以接受死亡。一方面,它是我们之所以为人、存在于世界的意义,通过自我,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与别不同;一方面,它是我们面对死亡最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死亡就意味着自我的消失。自我的感觉越强烈,自我的边界越清晰,就越会害怕死亡。
就像一滴水,当它自成一体,在空中、在地上、在草丛,任何地方,蒸发、死亡,就意味着永远消失,再没有这滴水的存在。可是当它是一滴融入水中的水珠,和其他的水没有边界、没有分隔,它的消失更意味着融入一个更大的自我,不是死去,而是与大我消除了边界,是回归。这样的方式,应该也是人类最好的方式吧。就像罗素所说:人的一生,最后应该像一条经历了潺潺溪流、惊涛拍案、宽阔平缓的河流一样,静静地流入海洋,回归大我!做到了这样,才能从容面对那终将到来的一刻,而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礼物。
不过,让自己成为那滴要融入大海的水滴,需要漫长、认真的修炼。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