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nderela

博文

也说访问学者 精选

已有 14190 次阅读 2016-8-12 05:35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访问学者的名声好像不太好听,很多人都觉得访学就是找个国外的大学吃吃喝喝玩玩,周游一下所在的国家,然后打道回府。我也知道有一些这样的人。但我所认识的访问学者中,无论是北大、清华的,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的老师,我看到他们都有认真投入,无论是学习、合作还是其他的事情,我也知道他们中大多数人都颇有收获。

当然,在国外访学肯定比不上在一些好的国外大学拿学位,受系统的训练。也难以在一年中做出很大的成就。但对于没有出国留学机会的人,访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即使真的一、两年中,什么都不学,但身处那样的环境,耳濡目染,见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事情,也能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之前,科学网的一网主在我写的“在耶鲁做科研”后留言说: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我对这样的评论并不生气,话糙理不糙,是这样的。见猪跑就是见世面。王家卫说: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见过天地、众生,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最终才能见到自己;见过世面,才能提高眼界,又知道脚踏实地,做到“眼高手低”,向最好的努力,从最低的做起,不放过每一个细小的问题。

我没有进过名牌大学读书,做学生的时候,也没有条件到国外读学位。工作了,有这样的机会,非常珍惜。抓住每一次机会。三次访学就像分别读本科、硕士、博士,听了许多课程,受到了很好的科研训练。

  第一次访学是在印第安纳大学,合作教授是A, 她完全把我当成她的学生一样严格要求。一年的访学时间,我听完了临床心理学博士生的四门必修课,另外还听了四门硕士生的课程。此外,系里每周一次的seminar, 实验室里每周一次的lab meeting。课程和lab meeting 都需要阅读大量文献。那时,因为读不完文献常常急得上火。在美国读过研究生的人,都知道,不读文献,在课上,就像傻子加哑巴似的,什么也说不出来,非常的尴尬。后来,同实验室的美国博士生安慰我说,你不用担心,不是你的语言问题,这么多文献,我们也读不完的。其实还是英语问题,后来,读多了,看文献的速度明显就快了很多。第二个学期,还参加了A的课题实验和调查,给被试做interview,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在她的交代下,为她撰写一个上交伦理委员会的课题申请书自己也做了一个小小的study。一年下来,忙得不亦乐乎,却也收获良多。

    按说,访学期间,出去走走,看看异国风情,是很自然的事情。记得那年圣诞节,想去欧洲和朋友聚聚,但被A极不高兴的拒绝了。一年里,也就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跟着旅行团在美国东部走马观花了一圈。当时觉得挺可惜,但现在想来,无论Amy 的动机是什么,对我都是有益无害的。

后来在耶鲁,和两位教授一起工作。直接的老板F是一位名教授,也是耶鲁一个College的院长。F每周和我们开会、讨论,也会对我们的论文进行方向上的指导,但细节上面,基本就没有时间理我们了。所以和我们常常厮混在一起的是他课题组的另外一位老师M

M是一位非常有意思的人。在我眼里,对研究的细节偏执到强迫的程度。但正是他这种做科研的工匠精神,才让他和F能够这样合作多年吧。他们一个擅长idea, 一个负责技术,这样的黑白双煞研究组合令他们异常强大。

M对我们,也似黑煞。实验室有四位国际学者,当时都和M一起写论文,M要和不同的人讨论实验数据。他的统计、数学超级的好,对付心理学中的统计,简直易如反掌。我们实验中的任何数据问题,都能被他一眼发现,完全无以遁形。所以,常常看见他摇头、叹气,好像非常痛苦的样子!不过他痛苦后,通常就是我们痛苦的开始。

M工作认真严谨,和F合作多年,但不知道为什么,职称却升得不快。记得我在耶鲁时,他还是assistant professor,那时,我的职称是副高。两年后,我们在中国见面,他终于评了associate professor。碰巧,我刚晋升正高。他知道了,懊恼道:Hong,我要加油,追上你!虽然,天知道,我这个Professor和他那个Professor是不是差了一个银河系!

两位教授在科研中极其严谨,但在生活中却都挺随和。在我参加学术年会发言的时候,他们和我一起修改PPT直到发言前的一个小时。一字一字地和我推敲。发言那天,他们穿上西装,正襟危坐地在台下听我做presentation, 讲完后,两人同时第一走到台前,郑重其事地跟我握手祝贺。本来自己没觉得什么,但却被他们所感染,也感动。

F是院长,在耶鲁有一座官邸。我们时不时地被邀请去参加各种活动, PartyBarbeque,甚至干脆去打乒乓球。有一次,课题组的一位中国博士,在F家大摆重庆火锅宴,长长的宴会桌上摆满了各式火锅料,几位平时一板正经的老教授都被辣得稀里哗啦,满头大汗。但偌大的房子里,却欢声笑语。

这次来英国,主要是带着自己的课题来做,由于转战fMRI, 也想学点新的技术。合作教授正是神经科学中心的头,也是心理学院的院长KK是加拿大人,在美国的大学待了十几年,又来到英国,待了十几年。他一口美式英语让刚到英国的我简直是如释重负。见他之前,我已经被各种口音的英式英语虐得不行了,除了听BBC,其他的简直就是不知所云。尤其是伯明翰当地口音,有时一句简单的话,也需要别人重复,沮丧得很。当时见他,心里忐忑,想着,大概需要一个翻译才能沟通吧。没想到他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每一个单词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清晰,我简直是欣喜得和他没完没了地聊了一个下午。

K是第一个不对我提任何要求的人,他总是笑眯眯地跟我说,你是sabbatical visitor, 不要那么大的压力,要享受这样的时候。但我有任何要求,求助他的时候,总是尽心提供帮助,为我解决后顾之忧。在我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不断帮我介绍不同领域的教授或工作人员,助我一臂之力。

这次访学还在继续,虽然在英国,访问学者也称学术休假。但我并不真的认为我可以休大假。一是自己真的有许多事情要做,二也是想自己尽量做好点,至少让见到我的人不要因为我而对访问学者有坏的印象。访学令我获益良多,也希望能让更多的学者有收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5978-995948.html

上一篇:一地鸡毛
下一篇:Cotswolds: 英格兰的美丽乡村
收藏 IP: 90.255.213.*| 热度|

28 邵鹏 武夷山 陈南晖 吴跃华 王善勇 孙彩军 文克玲 徐令予 张士宏 张卫 陈苏华 毛秀光 郑新奇 白龙亮 曹俊兴 陈理 姚伟 马军 黄仁勇 赵新超 张华容 王春艳 强涛 杨绪洪 wqhwqh333 xlianggg htli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5: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