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逐渐降温后,水滴才有了存积的环境,于是在大片的低洼处,逐渐形成早期的大海。水分子有一个非常奇特的性质,具有极性。它长得像米奇的头,氧原子是脑袋带负电,氢原子是耳朵带正电。于是,水分子的两端就可以通过电荷吸引力,吸住其它类型的分子,其结果就是把其他物质“溶解”。而对于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它们可以悬浮在水溶液中,飘荡很远,最终还是被沉积于水下,形成沉积岩。
海洋的洋壳会俯冲到地球深部,因此早期的沉积物很难保留下来。当花岗岩质的陆地分异出来以后,就有了长久保留沉积岩的条件。当然,陆地必须经历如下的过程。首先在陆地边缘,早期必须被水淹没,才能形成沉积岩,比如中国早期的华南地区,就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之后,陆地需要被抬升,脱离沉积环境,在陆地上保存先来。
之后,沉积岩的命运就与其保存环境密切相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沉积岩也会稳定地保存其基本原貌。当有区域变质作用,温度和压力稍稍增加时,沉积岩就会脱水,慢慢形成更加薄片状的板岩。如果是石灰岩,就会形成一种青色的板岩。如果所经历的温度和压力再升高,石灰岩开始重新结晶,就会形成大理岩。所以,青石板不是大理岩。
沉积岩不是铁板一块,在垂向上其性质变化很大,所以,变质板岩会分层,很容易剥离开来,做成青石板,是古人难得的建筑材料。这种岩石表面很不平整,天然就具有防滑工能。在雨天,行走青石板路,能够保障行人安全。
在悠长悠长的雨巷,我希望能逢着一位丁香般的姑娘。
在这样的雨巷,脚下只有青石板路才能与之匹配。
这些青石板蕴藏着日月的累积,带来的是远古的气息。人类实在是短暂,对遥远的自然过往油然而生崇拜。走在青石板路,脚步被路面吸引,每一步都是与遥远默契的结合。脚步声是与历史形成的共鸣,滴答的雨声是过去与现在的和弦。所以,脚步声要轻,雨滴溅落要细,这样,心情才能跟得上节拍。走在雨巷的青石板,只要经历就好,无需杂念。
在阳光下走青石板如何?当然一样美好。
太阳与地球的演化其目的是不是就是迎接人类的出现?这结局来得多么偶然,至少结局如此。我坚信地质上亿年的沉淀,带给后人的不只是简单的心动,而是让人类发现历史的浩瀚。
在阳光下,我们更可以看清石板上的纹路和细微的成分。每一块石板都独一无二,无论是材质、形状、还是其包含的成分。这种感觉更能激发我们的自信心,我们每一个人都独一无二,享受着阳光的洗礼,青石板的支撑,以及前方悠长的生活指引。
青石板路,
弯曲悠长,
窄窄路面,
连接想往。
脚步轻盈
心静流长
拥抱自然
雨滴阳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23: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