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电影都是从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是否可以这样说,先有小说,后有电影呢?我看过不少电影,看它们是因为此前我先读过文学作品。一看又被拍成电影,于是便“慕名而来”看同名的电影。但我却发现,读小说与看电影的体验绝对不同。
我在很早的时候读过《廊桥遗梦》(The Bridge of Madison County)的英文小说,以及资中筠的汉译本。原文读完后,再读译本。然后二种文本对照着读。那时,正值中年,人生有了一些体验。仅仅就小说的译名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按照原文译成《麦迪逊之桥》那可就大煞风景了。可是译为《廊桥遗梦》则体现出这本书中就能体会出一部分故事的内涵。看了电影后才发现,那种桥在中国可以说比较不稀罕。但在美国就不一定了,所以人家要以“桥”为核心;而中文呢则以“梦”为看点。至于那种桥,我们有不同的叫法,如虹桥、蜈蚣桥等,就是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所以桥对中国人而言不稀奇。可是原文的主题内容却是人到中年的那种”梦“,以及可遇又不可及的机缘巧合。女主人公在道德的约束下终于没有和男主人公一起离去,他们一同相处的几天也就成为一场”梦“。当年我读这本书时,还真动了感情。尤其是男主人公死后给女主人公写的那封信,我反复读,觉得非常有水平。这些东西,能让人浮想联翩,我以为正是这种能够引起读者发散性的想象的文字,最具品嚼味道。但后来看电影,让我比较失望。女主角很有名,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和男主角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表演及其很到位,还得到奥斯卡的提名。可见在业界还是得到承认的。不过,我看这部电影时,虽然不能说味同嚼蜡吧,也觉得没什么意思。为什么呢?就是男主角写的那封信,完全无法在电影中再现。让人无法引起玄幻的遐想。可是我恰恰觉得那本书的“梦”就是那封信,是全书的点睛之笔。这是我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但美国人则恰恰把审美情趣放在了“桥”上。可以说文化的不同也就导致了审美情趣的不同。
昨天又看了一部《查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也是很早读过的小说。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按照我们现在理解可以归结为劳工阶层对贵族阶层的不满甚至反抗。这固然不错,可是这小说出彩的地方是在查特莱夫人与他卑微的情人之间那种炽热的性描写。在小说中为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现在,当然各种毛片多了,他们的那些小玩意又不算什么了。可我认为,那些纯粹的感官刺激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没什么太大意思。小说真正引起人们(至少是我当时读的时候)共鸣的,是年轻少妇与伤残贵族,名存实亡残缺的婚姻存续。这对如狼似虎年纪的少妇而言,无论是精神上和肉体上都是摧残。当她遇到了出身卑微,但体魄硕健的男子汉时,她所迸发出性的渴求,以及大胆的行动。小说都给予了比较赤裸裸的描述。例如,查特莱夫人在小树林里面进行的一次性爱。作者调动了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段,尽一切极致的语言,把二人在性爱中纠缠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二人的神态或生殖器的每一瞬的变化,干柴烈火达到性高潮时,相互炽热的爱抚与喃喃细语,都会给人毛骨悚然的心灵颤抖。这在当时保守的英国出了这么一部“淫荡”的书好生了得。《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由于赤裸裸的性描写而被视为诲淫之书,并被勒令出版。但谁也无法否定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作品被改编成三部电影,由于西方文艺片的三不政策:不能用大胸女演员;不能用管乐队;不能用强光等因素。以及暴露尺度的限制,不得不说都拍得挺干巴巴的。完全没有劳伦斯小说中的那种韵味。
通过我看过这二部名著改编的电影来看。有一种体验,还是先看电影,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回过头来看原著,反过头来就有资本“臭”电影了。当然这也是我的一家之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