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从德国回来后,就比较关心欧盟国家的情况。今年11月1日应邀参加了在紫光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召开的题为ChinaAccess4EU的研讨会,其主题是关于“支持欧盟进入中国的研究与创新项目”(Supporting the EU to access to the Chinese research & innovation programmes)。据我在清华工作的小朋友讲,这次的会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成功,因为他们没能请到中国的“腕儿”级官员。虽然这个研讨会是由欧盟赞助的,但重点就是清华大学和葡萄牙创新学会(SPI)的一家咨询公司在操办。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没有官员到场,这根本就不算是个什么会。欧洲人很讲实际,他们认为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门只开了很小的缝,理应开得更大些。我对这个题目是没有兴趣的兴趣,因为这涉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所能定夺的。
昨天(12月7日)我又应邀参加了在欧盟驻京办事处召开的Mobility of European Researchers to China的China Links Meeting。这次的主题是关于如何调动欧盟国家研究者的积极性,让他们来中国找到相应的资助并进行相应的研究。我倒是认为,这次会议有点儿意思。欧盟国家也面临人才的流失的问题,他们培养的学生大都流向美国、日本甚至韩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现在他们发现,中国也是个不错的出路,而且可能未来还是不错的出路,只是他们以前没有认识到(known)。还有就是欧盟国家似乎也有一套他们的“潜规则”,就是年轻人在正式进入研究圈子之前,必须有个历练的过程,或是做博士后,或是做其他与研究相关的研究。当然那些出类拔萃者另当别论。这个“潜规则”,如果是的话,倒让我想起爱因斯坦对年轻人的忠告,大概是说,毕业之后不要急于到研究单位谋职,最好在其他地方做些工作,然后发现一下自我,看看是否是块做研究的料,最后决定是否献身科研事业。
第二个session我认为对外国人有些益处。重点讲如何让欧洲的研究人员成功到融入到中国的研究环境。包括四个方面:一、研究系统的结构与运作方式的不同;二、欧洲与中国在研究优先性上的不同;三、在研究团队中所遇到的文化差异问题;四、与想要来中国的人的支持和个人事项等。这个session请来了三位成功者,一位中国女士,来自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的纳米材料与纳米安全性的生物效应实验室;专门讲了这些年该实验室与国际同行的合作,这次研讨会上只有她采用了ppt来展示该实验室的研究活动。另一位是法-中粒子物理实验室法方主任Olivier Martineau-Huynh,此人年龄也不大,但对中国颇有了解,说如果你申请一个小的,很具体的课题的话,没人会理睬你。你必须申请一个大课题,组织庞大的班底,才能说服政府掏钱。我想他这种invent a big story的办法,的确说到了点子上。但话又说回来,就是有宏大叙事,果真能弄到钱吗?最后一位是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Andry Godfrey教授。我看他倒是顺风顺水,在中国搞科研还是比较滋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session的主持人David G. Evans在中国已经有15年的工作经历,虽然不能说他是中国通,但我想他一定属于外国专家局的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