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zhenr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zhenrong

博文

一个理论课老师的新年愿望

已有 3022 次阅读 2018-1-2 10:0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我们体育专业院校的课程通常分为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我是一名讲授理论课程的老师,被学生称之为所谓的理论课老师。这里所谈的仅是从本人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出发,因囿于学校层次、学科性质、专业特点、课程属性、自身水平、观察视角等多种客观主观因素的局限,难免会有自说自话之嫌。因此,没有兴趣的看官请及时打住,以免浪费时间。

我始终认为,大学教师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平衡好教学工作与学术研究的关系,有所侧重。这也是我极力赞成实行分类职称评审制度的重要理由之一。说白了,就是通过制度变革让大学老师实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最终让长于教书的教师潜心教学,长于学术的教师静心科研。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却是绝大多数大学老师看似教学科研两头忙、结果却是两头误。很多老师在职称绑定的各种功利驱动下“皓(ying)首(ying)穷(gou)经(gou)”地“搞科研”,毕生的追求就是评上正教授,并以此捞头衔,然后进入装神弄鬼的“招摇撞骗”节奏或者干脆就是心安理得的“混吃等死”模式,把本是自己主业的教学工作当成了副业,甚至连副业都算不上。其结局是,科研成果垃圾化,教学工作敷衍化。其恶果是,不仅污染了学术环境,更耽误了学生的培养甚至学科和大学的健康发展。

可以说,上述大环境也是体育学科日渐胡搞化的表征。反言之,体育学科的现状本身也是中国大学泛滥“洪灾”中的一滴暴雨。而且,就像人在生病时往往是那些虚弱的部位或者器官最容易遭受病毒侵袭一样,在大学环境整体不良的大环境下,作为“边角料”学科的体育学就自然成了恶劣大气候作用下的“重灾区”。这种糟糕的状况不仅体现在体育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上,而且在研究生教育上也异曲同工。令人遗憾的是,这两个方面不可谓不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

自有专业教育以来,体育专业学生的招生模式一直遵循着“技术为先、文化其次”的思路。这一方面确实有其“顺理成章”的学科特性的理由,但另一方面,这也使得体育学沦为“边角料”学科“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低水平的人才培养迭代相传,使得学科发展水平“江河日下”,始终难以成为“正经”学科。一定程度上,体育学申请成为独立学科门类的失败就是一个佐证。由于人才培养长期停留在低层次手工作坊式的师徒传承模式上,还导致了体育人身上落下“技术本位、自高相轻、争强好斗、江湖习气”等痼疾。不仅学科内部问题重重,形成积重难返之势,而且招致其他学科的轻视与歧视。而且,体育圈外的人由对体育人有偏见继而转变为对体育有偏见,这才是最要命的恶果。比如,早些时候曾爆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福重由对大学体育特长生颇有微词到微博炮轰世界冠军。在此真心希望王教授这种情况只是个例!

著名教育家、前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曾振聋发聩地指出,现在培养的十多万基本上不合格和学风不佳的博士,他们有一个博士的桂冠,所以他们将会充实到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由这些不合格的博士再培养出更多不合格的博士,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怪圈……。如果说刘道玉先生是从统摄中国大学整体情况的视角提出上述观点的话,那么体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则可能是这个“恶性怪圈”中最严重的一个“重灾区”。在研究生教育全面飚进的当下,把刘道玉先生的话中的博士换成研究生(即还包含硕士),也能恰如其分地描述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另外,体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也深受急功近利,只顾提高,不问普及之害。比如,近些年来很多硕士点学校开始在招生工作上下大功夫,主动走出去宣传自己争取能够获取更好的生源。这种举措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是研究生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应对策略,但另一方面实质上也反映出研究生教育遇到了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而这些恶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忽视本科教学工作有直接的关系。此即前述所谓的“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之意。

所以,笔者认为,在现行的体育专业本科生招生模式很难变革的情况下,体育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应该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回归本科教育尤其是本科生教学工作。这恐怕也是体育学科完成自我救赎的不二法门。类比而言,这和潜心搞足球普及是中国足球的唯一出路是一个道理。

长期以来,我们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成见是文化基础差,底子薄,很难学好理论课程。结果学生自暴自弃地放任了,老师心安理得地敷衍了。更可笑的是,甚至一些术科教师推波助澜地跟学生讲,你们学的那些理论课程“没啥用”。针对这种在体育圈里仍有较大市场的论调,在此容我置喙几句。且不说什么身心一元的哲学道理,至少不管理论课老师也好,技术科老师也罢,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合格的体育专门人才。既然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为什么要干“天鹅梭子鱼和虾”的蠢事呢?正因为如此,我在很多时候都一直强调一个观点,理论课老师和术科老师一定要相互学习。我的理由很简单,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啊!当然,如果回到学科发展来看,这种观念带来的唯一结果就是让体育学科发展模式从低层次手工作坊式师徒传承模式下降到更低层次手工作坊式师徒传承模式,直到自己用实际行动坐实了外界“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偏见。

事实上,据笔者的亲身经历和多年的教学观察,体育专业学生的最大问题实际上不是什么文化基础差、“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是学习习惯,尤其是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不良。因此,我在教学中一直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我喜欢跟学生讲的一句话是,我作为一个理论课老师,该做的事当然不是身体训练,也不是死记硬背那些概念、理论、原理之类的东西,而是思维的训练。由于我讲授的课程基本都偏向人文社科,我在教学中提出了一个“ITTRO模式”的问题思考模式。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思考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的一般思路。所有这些努力的最终目的还是期冀以此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当然,如果他们还能够养成良好的文字表达习惯,那就善莫大焉了!

在此辞旧迎新之际,如果你要问我2018年的愿望是什么,我会告诉你,我希望我们体育专业的学生都能养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体育人。这就是我的新年愿望,或许也是我毕生的志业!尽管我也深知其任重道远,但我有信心和学生一道努力,为我们自己,为体育学科,为体育,哪怕最终只是西西弗斯式的努力也无怨无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20967-1092652.html

上一篇:为什么说“XX现状和对策研究”是糟糕的选题
下一篇:论教学督导队伍“元老院化”应该缓行
收藏 IP: 218.77.132.*|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