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lead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leader 教授,博士生导师,北邮信息安全中心主任

博文

安全通论(20):网络安全进化论 精选

已有 7522 次阅读 2017-4-15 16:01 |个人分类:爽玩人生|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安全通论(20

----安全攻防的经济演化规律

杨义先,钮心忻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借助进化论思想,以经济目标为量化手段,利用协同学中的现成结果,本文建立了网络空间安全攻防的演化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安全演化行为公式,及其解析解的稳定性分析。根据本文的结果,针对具体的信息系统,如果能对相关参数值进行估计的话(在沙盘演练的场景下,这些参数肯定是能够获得的),那么,该系统的安全对抗演化轨迹将清晰可见,这对网络攻防的全面量化理解,显然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即使是不知道实际系统的相关演化参数,我们也可以事先针对尽可能多的参数,绘制出相应的攻防演化轨迹曲线图,以备实战中参照使用。

(一)前言

由于达尔文等生物学家们的杰出贡献,如今,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为代表的进化论口头禅,早已家喻户晓;即,由于生物间存在着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者则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而且,生物们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更进一步地,科学家们还把进化论的思想和原理,推广到其它学术领域,并获得了不少成果,比如,形成了演化金融学、演化证券学、演化经济学等多个新兴交叉学科。纵观这些进化(或演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生物之间、产品之间、证券之间等,都存在着充分的竞争。而正是这些竞争,才推动了相关的演化或进化。

反省网络空间安全,其中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即,红客和黑客之间的对抗;这种对抗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生物斗争),因此,很容易想到:网络安全对抗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演化(进化)过程。但是,如果仅仅到此为止,那就没什么稀奇了,因为甚至连半文盲都能作此联想,而且,进化(或演化)一词,在许多场合,早已被用滥了。

达尔文虽然断言了动物们的演化过程,但是,从数学上看,它们到底是怎么演化的呢?至今谁都不知道,因为,生物们的斗争,实在太复杂了:有的靠利齿取胜,有的用速度躲灾;有的上九天揽月,有的下五洋捉鳖;反正,各有各的招,各耍各的刀。并且,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很难量化,即使是想转化为经济价值,也是几乎不可能的。

不过,与自然界的生物斗争等相比,网络空间安全对抗,在其进化(演化)的量化分析方面,有两大优势:

其一,斗争的形式,相对更简单,只有“攻”和“守”两招,当然每一“招”中,其手段也是千差万别(《安全通论》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将这些“千差万别”合而为一)。而且参与斗争的人员可以很多(比如,全球70亿人都可以同时扮演着攻方(黑客)和守方(红客)的角色),而且,还可以彼此乱斗,形成海量的利益集团。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优势是,网络空间中的攻防斗争,无能表面上的目的如何,也无论某个阶段的目的如何,其最终目的都可以用一个字来归纳,那就是“钱”!这就为本文的量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这是从统计角度给出的结论,也许有极个别的例外,但是,绝大部分攻防都是“能够用钱摆平的”!)

如果投入X块钱用于攻击(称为黑客投资),虽然针对不同的攻击手段、不同的攻击者、不同的攻击对象,攻方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行话叫“黑产收入”)是不相同的;但是,从统计角度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振荡后,黑产收入一定会逼近某个数值。因为,你可以将不同的攻击手段当作“商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价”后,该商品的价格(即,黑产收入的逼近值),在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就一定是稳定的。换句话说,投资者可以用X块钱,去“购买”最值的攻击。

同理,如果投入Y块钱用于防守(称为红客投资),虽然针对不同的防守措施、不同的防守者、不同的防守对象,防守方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也是不相同的,而且,还是很难知道的(若只单独观察某个固定的信息系统,甚至连信息系统的拥有者,都不知道安全防护措施到底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实际上,从经济上看,当前全世界的安全防护都是在“跟着感觉走”);但是,从统计角度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振荡后,该“很难知道的经济效益”也一定会逼近某个数值。因为,你可以将防守措施当作“商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价”后,该商品的价格(即,安全保障效益的逼近值),在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也一定是稳定的。换句话说,投资者可以用Y块钱,去“购买”最值的防守。

当然,必须承认,无论是黑客投资X,还是红客投资Y,其最终逼近值的确定,都是非常困难的问题,但是,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也是存在的。我们不打算探讨逼近值的求解问题,下面直接用黑客投入X和红客投入Y的值,来量化攻守各方的能力。这样做的合理性,也可以直观地理解为:投入越多,回报越大嘛。

必须明确强调的是,1块钱的红客投资所构建的防守体系,并不能抵挡1块钱的黑客投资所产生的攻击力;反之亦然。但是,从统计角度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振荡后,“1块钱的红客投资”与“1块钱的黑客投资”之间,一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当量比值k,这个比值还会根据不同的网络系统、不同的攻防场景和不同的时间,而发生变化。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假定这个比值为1,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简化分析而已。本文中,我们还做了许多类似的假定,毕竟过多的细节会喧宾夺主;当然,这也意味着,本文还需许多后续改进,所以,欢迎所有读者积极投入《安全通论》的研究之中。

(二)网络攻防斗争的演化模型与轨迹

对给定的某个信息系统A(比如,全世界的网络组成的网络空间,或其某个子系统等),假定共有N个人对该系统的攻防有兴趣(这里的“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团体等)。在时刻t,记第i个人用于攻击的投资为Ei(t),用于防守的投资为Ri(t),因此,用于攻防的整体投资为Ii(t)=Ei(t)+Ri(t)。这里,攻击目标和防守目标,都是系统A的某些子系统;当然,不同的人,所攻击和防守的目标是不相同的。也许有的人是纯黑客,只攻不守,即,Ei(t)=0;也许有的人是纯红客,只守不攻,即,Ri(t)=0。再假定,每个人用于攻防的投资总额是不变的,即,Ii(t)的总预算额不变,攻击投资Ei(t)越多,防守投资Ri(t)就越少。更明确地说,必要时,Ei(t)Ri(t)还可理解为:此人分别用于攻击和防守的投资比例。(注意:攻防开销只是网络用户的部分开销,毕竟除了攻防之外,人们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攻防之外的经费都不在本文的考虑之列)

将所有人的攻击投资之和记为E(t),防守投资之和记为R(t),于是,用于攻防的总投资额就为I(t)=E(t)+R(t)

在众多的各类攻防手段中,攻防投资的比例终将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值上,即,攻击投资平均值E0(t)和防守投资平均值R0(t)。当然,由于每个人的目标不同,而且外界情况也千变万化,所以,攻防投资之间的比例一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本文就是力图找出这种比例的变化规律,从而把握整体安全趋势,展现攻防对抗的轨迹。

由于E(t)R(t)都围绕其平均值E0(t)R0(t)而涨落,其涨落的幅度记为B(t),它可正可负,记E(t)=E0(t)+B(t),于是,R(t)=R0(t)-B(t),这里B(t)的变化范围满足不等式–E0(t)<B(t)<R0(t)。将攻击投资与防守投资的差额在总投资中的比例定义为攻防结构指数”Z(t),即,

Z(t)=[E(t)-R(t)]/[E(t)+R(t)] =[E(t)-R(t)]/I(t)           (1)

将攻防结构指数Z(t)分成其平均值部分Z0(t)”涨落部分z(t)”之和,即,

Z(t)=Z0(t)+z(t)                (2)

其中Z0(t)=[E0(t)-R0(t)]/I(t)z(t)=2B(t)/I(t)将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它们将揭示整体的安全演化规律。

设在t时刻攻击投资的人数为NE(t),防守投资的人数为NR(t),于是称{NE(t),NR(t)}为此刻的攻防者投资结构。由于每个人既可以为攻击投资,也可以为防守投资,所以,NE(t)+NR(t)2N

再假定不存在纯黑客或纯红客(在现实中确实也是这样,一方面,黑客他总得投资防守自身的子系统吧,所以,纯黑客不存在;另一方面,哪一个人不想去占一点别人的便宜呢,所以,纯红客不存在),所以,NE(t)+NR(t)=2N

由于在t时刻,攻防投资总额为I(t),所以,针对某个具体人来说,攻防的投资平均值就为i(t)=I(t)/(2N),再将其细分为攻击投资平均值e0(t)=E0(t)/(2N)和防守投资值r0(t)=R0(t)/(2N),即,

i(t)=I(t)/(2N)=e0(t)+r0(t)            (3)

如果某人的攻防投资分别为平均值e0(t)r0(t),那么,就称此人为中立者

如果某人的攻击投资eE(t)大于攻击平均数e0(t)(当然,其防守投资rE(t)就小于防守平均值r0(t)。注意,这里其实暗含了投资比例的概念,以避免某人的绝对投资额特大或特小的情况),即,i(t)=eE(t)+rE(t),其中eE(t)=e0(t)+brE(t)=r0(t)-b,此处b>0。那么,此人就称为攻击型人员;

如果某人的防守投资rR(t)大于防守平均数r0(t)(当然,其攻击投资eR(t)就小于攻击平均数e0(t)。注意,这里也暗含了投资比例的概念,以避免某人的绝对投资额特大或特小的情况),即,i(t)=eR(t)+rR(t),其中eR(t)=e0(t)-brR(t)=r0(t)+b,此处b>0。那么,此人就称为防守型人员。

由于我们已经假定了

NE(t)+NR(t)=2N              (4)

因此,攻防投资者结构{NE(t),NR(t)}便可简化为一个变量N(t),它定义为

N(t)=[NE(t)-NR(t)]/2           (5)

故,攻击型人员增加一个(当然,防守型人员就要减少一个)的演化过程,就可标记为:{NE(t),NR(t)}{NE(t)+1,NR(t)-1},也可以简化为N(t)N(t)+1;攻击型人员减少一个(当然,防守型人员就要增加一个)的演化过程,就可标记为:{NE(t),NR(t)}{NE(t)-1,NR(t)+1},也可以简化为N(t)N(t)-1

为了方便连续化处理,将攻防投资结构用下面的“攻防者结构指数”来表示:

x(t)=N(t)/N,   -1x(t)1            (6)

它其实就是攻击型人数与防守型人数之差的整体平均。在深入研究之前,我们先回答公式(1)中的攻防结构指数Z(t),和公式(6)中的攻防者结构指数x(t)之间的关系。

定理1:攻防结构指数Z(t)和攻防者结构指数x(t)之间的关系,满足如下公式

z(t)=4Nbx(t)/I(t)               (7)

证明:由于Z(t)=[E(t)-R(t)]/[E(t)+R(t)],并且E(t)= eENE+eRNR= NE(e0+b)+NR(e0-b)

R(t)= rENE+rRNR= NE(r0-b)+NR(r0+b),将它们代入Z(t)的定义,见公式(1),便有:

Z(t)=(E0(t)-R0(t))/I(t) +4Nb/I(t) = Z0(t) + 4Nbx(t)/I(t)

所以z(t)=4Nbx(t)/I(t)证毕。

注意到攻防的总投资是不变的,即,I(t)为常数,所以,根据定理1,攻防演化规律既可以用攻防结构指数Z(t)来描述,也可以用攻防者结构指数x(t)来描述,还可以等价地用攻防投资者结构{NE(t),NR(t),t}来描述,为简捷计,我们采用攻防投资者结构来展开后续分析。

虽然每个人的攻防资金总额是固定的,但是,分别用于攻或防的资金比例分配却是随机的(至少外人是不知道的,甚至,经常是当事人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其分配理由),故只能研究t时刻具有攻防投资者结构{NE(t),NR(t),t}的概率分布P(NE(t),NR(t),t),记它为P(n,t)。该概率分布当然满足如下归一化条件,即,

n=-NNP(n,t)=1              (8)

如果在单位时间内,某个防守型人员转变成了攻击型人员,将此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为PER[NE,NR],或更简捷地记为P↑(n);相反,如果在单位时间内,某个攻击型人员转变成了防守型人员,将此事件发生的概率记为PR←E[NE,NR],或更简捷地记为P(n)

由于事件{NE,NR}→{NE+1,NR-1}(即,攻击型人员增加一个,当然防守型人员就减少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单个防守型人员转变成攻击型人员的概率P↑(n)乘以可转移的防守型人员数目,即,该概率为

W↑(n)=NRP↑(n)=(N-n)P↑(n)             (9)

同理,由于事件{NE,NR}→{NE-1,NR+1}(即,攻击型人员减少一个,当然防守型人员就增加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

W↓(n)=NEP↓(n)=(N+n)P↓(n)             (10)

于是,攻防的演化规律可以由概率P(n,t)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来刻画,即有如下微分方程,

dP(n,t)/dt=[W(n-1)P(n-1,t)+W(n+1)P(n+1,t)]

-[W(n)P(n,t)+W(n)P(n,t)]            (11)

分别考察此式中的各个分项,将它们展开便知

W(n-1)P(n-1,t)= W(n)P(n,t)-(Δn)ð[W↑(n)P(n,t)]/(ðn)

+[(Δn)2/2]{ð2[W↑(n)P(n,t)]/ðn2}          (12)

(注:由于所用编辑器的限制,此文用ð来代表偏微分符号)同样有,

W(n+1)P(n+1,t)=W(n)P(n,t) + (Δn)ð[W(n)P(n,t)]/(ðn)

              +[(Δn)2/2]{ð2[W(n)P(n,t)]/(ðn2)}              (13)

将展开后的分项公式(12)(13),代回原来的公式(11),便有

dP(n,t)/dt=-ð[(W(n)-W(n))P(n,t)]/(ðn)

+{ð2[(W(n)+W(n))P(n,t)]}/(2ðn2)           (14)

x=n/N,则可记W(n)=Nω↑(x) W(n)=Nω↓(x),将它们代入公式(14),便有,

dP(x,t)/dt= -(1/N){ð[N(ω↑(x)-ω↓(x))P(x,t)]}/(ðx)

       +(1/2)(1/N2){ð2[N(ω↑(x)+ω↓(x))P(x,t)]}/(ðx2)

       = -ð[(ω↑(x)-ω↓(x))P(x,t)]}/(ðx)

        +(1/2)ε{ð2[(ω↑(x)+ω↓(x))P(x,t)]}/(ðx2)

将此式简记为

dP(x,t)/dt =-ð[K(x)P(x,t)]/(ðx) + (ε/2)ð2[Q(x)P(x,t)]/(ðx2)       (15)

其中,K(x)=ω↑(x)-ω↓(x)Q(x)=ω↑(x)+ω↓(x),以及ε=1/N。用x乘以公式(15)的左右两边,并对x积分(积分的上下限分别为+1-1),于是,得到均值方程如下,

d<x>/dt=<K(x)> - (ε/2)[Q(x)P(x,t)]x=-1x=1          (16)

在公式(16)中,忽略边界贡献,因为,在边界x=1x=-1处,所得的概率值P(x,t)都很小,所以,便可得到

d<x>/dt=<K(x)>          (17)

P(x,t)只有一个峰值,那么,可将K(x)<x>附近展开为泰勒级数

K(x)=K(<x>)+K’(<x>)(x-<x>)+ (1/2)K’’(<x>)(x-<x>)2+……

只取该式的第一项,则公式(17)变为d<x>/dt =K(<x>),如果假设平均径迹就是实际径迹,那么,该式又可重写为

dx/dt = K(x(t))            (18)

结合攻防投资结构的具体模型,可写出函数K(x(t))=ω(x)-ω(x)。又由于ω↑(x)ω↓(x)可以写为

ω↑(x)=v(1-x)exp(δ+kx)ω↓(x)=v(1+x)exp[-(δ+kx)]         (19)

其中,δ表示相关人员对攻击或防守的偏好,称为“互变因子”。当δ为正时,表示此人喜欢攻击;当δ为负时,表示此人喜欢防守。当然,这种偏好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公式(19)中的k值,表示某人追随别人,在攻击型和防守型之间转换的速度(即,此人是否喜欢赶时髦,随大流)。当k值较大时,若x>0(即,多数人为攻击型),则促进了大家向攻击型人员转变;若x<0(即,多数人为防守型),则不利于大家向攻击型人员转变。所以,

K(x,δ,k)=2v[sh(δ+kx)-xch(δ+kx)]           (20)

V=[2v/K2][kxsh(δ+kx)-(1+k)ch(δ+kx)]             (21)

于是,公式(17)变为

dx/dt = 2v[sh(δ+kx)-xch(δ+kx)]           (22)

这便是攻防斗争的演化方程,它显示了网络空间安全对抗中,攻击型人员与防守型人员之间相差值的变化情况。归纳上述论述,便有如下结论。

定理2:在网络空间安全对抗中,在t时刻,攻击型人数与防守型人数之差的平均值(即,除以总人数2Nx(t)的演化规律,由微分方程dx/dt = 2v[sh(δ+kx)-xch(δ+kx)]来描述。

该定理给出了一个很明晰的安全对抗演化轨迹。当然,针对实际的网络系统,我们很难确定其中的参数vδ和k等,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沙盘演练),经过充分的统计和测试,还是可以在一定误差范围之内,给出这些参数的估计值,从而可以明确地把握攻防对抗的演化轨迹。即使是在无法确定这些参数的情况下,定理2的价值也仍然存在,比如,可以罗列尽可能多的各类参数组合,事先绘制出各种情况下,攻防对抗的演化轨迹图,那么,对把握实战过程中的趋势情况也是有帮助的。定理2还有其它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处就不赘述了。

由于公式(22)中的δ更形象,它代表了相关人员在攻击型和防守型之间的来回“跳槽”情况,所以,我们对δ进行单独的深入分析。由于这种转变率也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所以,我们将它记为δ(t),并给出δ(t)的演化规律。

我们有理由(“反馈+微调”机制,或“阻尼”现象)假定,当攻击型和防守型人员一样多(即,x=0)时,δ(t)将最终朝着没有任何偏好的方向变化,即,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δ(t)→0。同时,当x<0,即,防守型人员更多时,δ(t)应趋向于朝攻击型转变,即,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δ(t)→δ0;反之,x>0时,即,攻击型人员更多时,就该向防守型转变,即,当时间t趋于无穷大时,δ(t)→-δ0。据此,可写出δ(t)的方程

dδ(t)/dt= μ[δ0(t)]exp[-βx(t)]-μ[δ0(t)]exp[βx(t)]     (23)

其中μ>0,β>0,δ0>0。于是,公式(23)又可变为

dδ(t)/dt=L(x,δ,k)         (24)

其中,L(x,δ,k)=-2μ{δ0sh[βx(t)]+[δ(t)-δ1]ch[βx(t)]},这里的δ0称为战略决策幅度,它其实就是攻、防互变的因子,它的大小是可变的,变化范围限于δ的允许值;β是趋向反转的速度因子,它反映了δ随x变化的速度的快慢;μ是攻防的灵活性参数,描述了相关人员在攻击和防守之间变换的灵活程度;δ1表示整体人员对防守型的偏好程度。

综上,我们有如下定理。

定理3:在网络空间安全对抗中,在t时刻,在攻击型和防守型人员之间来回“跳槽”情况δ(t),可由如下微分方程来描述

dδ(t)/dt=-2μ{δ0sh[βx(t)]+[δ(t)-δ1]ch[βx(t)]}

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如前面所述,此处不再重复了。同样,关于此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也与定理2类似,此处略去。

到此,由定理2和定理3(或由公式(22)(24)构成的耦合方程),就决定了攻防投资者结构的演化规律,也就是网络空间安全对抗中,红客和黑客力量对比的演化规律。只要能够通过实测等手段,确定了这些公式中的相关参数值,那么,安全对抗的演化过程就被清楚地用量化方法刻画出来了。

(三)攻防斗争演化的稳定性分析

在一般情况下,网络空间安全攻防斗争演化方程(即,公式(22)和公式(24))是不能求出精确解的,只能进行数值计算。下面在δ1=0的假定下(即,整体人员对防守型的偏好程度为0),证明对任何k值,都存在定态解,并对该解进行线性稳定性分析。

根据公式(22)(24),定态方程为

2v[sh(δ+kx)-xch(δ+kx)]=0            (25)

-2μ{δ0sh[βx]+[δ-δ1]ch[βx]}=0         (26)

令δ1=0,则公式(26)变为

-2μ{δ0sh[βx]+δch[βx]}=0        (27)

由公式(27)可见,对任意k值,(x0,δ0)=(0,0)满足公式(25)和公式(27)。为了看清该定态解的线性稳定性,我们先将定态方程中的有关函数展开如下,

Sh(δ+kx)=(δ+kx)+[1/(3!)](δ+kx)3+[1/(5!)](δ+kx)5+……       (28)

ch(δ+kx)=1+[1/(2!)](δ+kx)2+[1/(4!)](δ+kx)4+……       (29)

sh(βx)=βx+[1/(3!)](βx)3+……             (30)

ch(βx)=1+[1/(2!)](βx)2+……             (31)

若使零解x0δ0受一小扰动x(t)x0+a(t)δ(t)δ0+b(t),由公式(28)(29)(30)(31),以及公式(25)和公式(27),得到线性化的零解扰动方程为

da/dt=2v[b+ka-a]=2v(k-1)a+2vb           (32)

db/dt=-2μ[δ0βa+b]=-2μδ0βa-2μb       (33)

将公式(32)和公式(33)写成矩阵形式,便是dQ/dt=LQ,其中Q=(a,b)T2维列向量;L=[Lij]2X2阶方阵,并且L11=2v(k-1)L12=2vL21=-2μδ0β,L22=-2μ。所以,它的本征方程就是LQ=λQ,其本征值为

λ=[v(k-1)-μ]+{[μ+v(k-1)]2-4μvδ0β}1/2

λ=[v(k-1)-μ]-{[μ+v(k-1)]2-4μvδ0β}1/2

于是,关于网络安全对抗的攻防斗争演化的稳定性,就有如下定理4

定理4:按照上述的术语和定义,我们有如下结论:当μ+v(k-1)<(4μvδ0β)1/2且k=kc=1+μ/v=1+r(其中r=μ/v)时,定态(c,0)失稳,将分岔出极限环,即,产生稳定的时间周期解。也就是说,当k<1+r且μ+v(k-1)<(4μvδ0β)1/2时,(0,0)解是稳定的焦点;当当k>1+r且μ+v(k-1)<(4μvδ0β)1/2时,(0,0)解是不稳定的焦点,此时,即使k还不是很大时,就可能出现极限环。

(四)结束语

现在回顾一下本文的几个基本要素:

要素1,用达尔文进化论(演化)的眼光去看待网络空间安全对抗,其实并不意外。因为,随着进化论的普及,当我们回过头去,重新看待世界上所发生所有事物时,都不难“事后诸葛亮”般地发现:原来这个世界,根本上就是进化(演化)的世界,而且,进化的核心原理就是“反馈+微调”!虽然关于进化论还有争论,但那是生物学家们的事,与本研究无关。虽然进化和演化其实是有区别的,但是,这种差别在我们眼里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我们只关心量化的动态变化规律。所以,在我们眼里生物在进化,潮汐在进化,山水大气也在进化;星球在演化,社会在进化,网络空间更是在进化。其实,网络的硬件、软件、应用程序等的兴衰存亡,无不依赖于进化。只可惜,嘴上说说“进化”很容易,但是,要搞清楚“到底是如何进化的”就难了,要想量化就难上加难了。幸好本文发现的“网络空间安全对抗的进化规律”是量化的。

要素2,用经济学的眼光去看待网络空间安全对抗,也不意外了。因为,在《安全通论》的前面几章(比如文献[18][19]等),我们已经这样做过了。当然,这种直白的“向钱看”观点(即,安全攻防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会使个别道德感特强的黑客和红客很不服气,因为,他们都坚称:“自己追求的是正义事业,与钱无关”。我不想对此做任何辩解,但是,幸好安全攻防能够转化为经济指标,否则就无法进行量化研究了。能够有如此幸事的领域并不多(比如,随便就可举一个无法量化研究的例子:请问互联网将如何进化,其进化的量化轨迹是什么?)否则,进化论的许多应用就不会被认为是“滥用”了。

要素3,用统计学的眼光去看待网络空间安全对抗,还是不意外。其实,网络空间的本名,叫“赛博空间”。而赛博学(过去被误译为《控制论》,见文献[22])的核心世界观之一就认为“赛博世界是不确定的,它会受到周围环境中若干偶然、随机因素的影响”;赛博学的核心方法论之一就是“统计理论”,因此,用统计指标去凝练网络空间安全对抗的相关概念的做法,既合理也自然。不过,客观地说,在当今全球的信息安全界,也许大家过于忙着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对统计的威力还认识不够,总喜欢纠结于具体的攻防手段,而对整体的宏观规律重视不够,所以,常常是“只见树木,难见森林;甚至是只见树叶,未见树枝”。希望《安全通论》能够适当改善此种状况。

要素4,用协同学方法去建立和分析本文中的模型,仍然不意外。其实,熟悉协同学的读者,也许会发现:本文的模型和数学推导基本上只是“小儿科”,最多可算做“一道普通的练习作业题”而已。实际上,对只有两种“力量”推动的协同系统,其协同规律基本上都可以照此办理(见文献[21])。不过,遗憾的是,在网络安全领域,人们还来不及重视《协同学》、《系统论》、《控制论》、《突变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动力学理论,甚至只拿它们当作某种新的哲学观而已,没有深入研究它们与网络空间安全的紧密联系。换句话说,本文“没有生产矿泉水”,而只是当了“大自然的搬运工”。

总之,如果单独考察以上四个要素,个个都平淡无奇。

本文唯一出人意料的是:所有这四个平淡的要素,刚好都能在分析网络空间安全对抗的演化规律中排上用场,而且还“严丝合缝”!这就像将一堆普通珍珠,串成了精美的项链一样;或者像是用普通的食材,烹调出了一份可口的四川回锅肉。

客官,请慢用!

(五)参考文献

[1]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之“经络篇”,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44217.html

[2]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2):攻防篇之“盲对抗”,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47304.html  

[3]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3):攻防篇之“非盲对抗”之“石头剪刀布游戏”,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48089.html

[4]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4):攻防篇之“非盲对抗”之“童趣游戏”,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49155.html

[5]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5):攻防篇之“非盲对抗”收官作及“劝酒令”,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50146.html

[6]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6):攻防篇之“多人盲对抗”,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54445.html  

[7]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7):黑客篇之“战术研究”,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56051.html

[8]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8):黑客篇之“战略研究”,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58609.html

[9]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9):红客篇,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60372.html

[10]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0):攻防一体的输赢次数极限,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84644.html

[11]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1):信息论、博弈论与安全通论的融合,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89745.html

[12]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2):对话的数学理论,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93540.html

[13]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3):沙盘演练的最佳攻防对策计算,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00428.html

[14]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4):病毒式恶意代码的宏观行为分析,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01684.html

[15]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5):谣言动力学,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03586.html

[16]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6):黑客生态学,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05963.html

[17] 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7):网络安全生态学,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07253.html

[18]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8):网络安全经济学(1):攻防一体,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40388.html

[19]杨义先,钮心忻,安全通论(19):网络安全经济学(2):安全熵论,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42638.html

[20]杨义先,刷新你的安全观念,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83276.html

[21] 吴大进等著,协同学原理和应用,1990.10,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武汉。

[22]杨义先,正本清源话“赛博”,见杨义先的科学网实名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99433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53322-1049099.html

上一篇:安全通论(19):市场经济与安全对抗的类比
下一篇:大数据的道性
收藏 IP: 58.16.41.*| 热度|

2 黄永义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