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进程是可以规划的吗? 精选

已有 7692 次阅读 2009-7-24 00:16 |个人分类:创新政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可以100%地预见未来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路线。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所作的规划尝试都是注定有暇疵的。

 

但是,几乎世界上每一个主要国家的政府部门和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规划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未来进程。程度弱一些的,发布基金项目指南,如美国;程度强一些的,发布技术预见报告,如日本;程度更强一些的,则是如中国科学院这样为科技界和政府描绘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的路线图(据报道,2009610日在京发布《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

 

为什么明知规划一定有瑕疵还要规划呢?为什么知道预见一定有错误还要预见呢?根本上讲,这是一个资源分配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度,如果国家和企业的钱多到可以让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任意花费的地步、如果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多到这个群体可以覆盖人类一切科学技术活动领域的地步,那么要规划干什么?要预见干什么?政府和企业大老板们只管拿着镰刀,看看哪个地方的科技冒出了重大成果,就去收割好了。可惜,这是个不现实的乌托邦。

 

1996年,美国一个叫做竞争力委员会(The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的非营利机构发布了一份很有名的报告,报告的名字叫作《无尽的前沿,有限的资源》(Endless Frontier, Limited Resources: U.S. R&D Policy for Competitiveness)。这份报告有150页的样子,讲述了在全球化形势下美国主要产业面临的问题、R&D活动变化的趋势,以及未来R&D政策的方向。先不说这份报告的结论究竟有多少道理(以后有时间我再做评介),这个报告的标题用简短的四个单词就道尽了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和对增强改造世界能力的渴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社会能够给科学发展和技术开发所提供的资源(人力和经费上的)则是有限的。

 

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前沿,这的确是一对将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尖锐矛盾。解决这一对矛盾的方法,正是不同程度上的规划活动。以前在科技政策圈子里有句很流行的话,叫做“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无奈之下的无奈选择。

 

未来的科学发展可以预见并可规划吗?

 

科学探索的不确定性太大了,对未来科学发现的预见以及相应规划是很难很难的。另一方面,由于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度复杂高度专业的阶段,尽管科学家和科学爱好者们自筹资金自我管理通过自由探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但有组织的、国家或者企业支持的科学研究早就成为了当代科学事业的主流,并越来越占据着更多的份额。

 

由于科学探索的不确定性,就算国家或者企业支持了某项研究,该项目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并不是100%的。由此外推到宏观层次,则有国家和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的领域,未见得就会出现预期的重大成果。不过,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国家和企业没有投入的领域,则更加不可能出现什么的重大成果。

 

由此说来,国家和企业对科学研究的规划,更像是在赌博。当然这不是全凭老天决定命运的赌博,国家往哪些方向投钱,是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社会需求,还有科学家们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判断所决定的。不确定性是很大的,因此赌博的技巧很重要。

 

说到技巧,其实国家有两个极端的赌博战略。一是认准若干大项目,把宝全部压在那几个大项目上,比如国家科技规划里面那些重中之重投资几千万乃至几百亿的项目;二是宁可撒胡椒面,把钱分到更多的科学家头上,期待有朝一日哪个地方就冒出个大泡泡来,但这样一来,每个项目的投资强度就低了。

 

当然,没有一个国家会完全采用上述另个极端的赌博战略的任何一个,他们一般是采取一个折中的策略,既要重中之重,也要一般胡椒面。所不同的,是各国的侧重不一样。可能欧美更加侧重胡椒面一些,相比之下,日本则向重中之重偏向一些,而中国的策略,比日本还要偏向重中之重。

 

技术进步可以预见并可规划吗?

 

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与科学发展相比要弱一些,因此其可预见性就好一些。估计很多人会用半导体芯片发展过程中的所谓“摩尔定律”来说明技术预见其实还是很有谱儿的事儿。另一方面,技术预见一塌糊涂并最终造成巨大浪费的例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日本的智能计算机计划。

 

正因为技术进步跟科学发展一样,都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尽管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要弱一些),所以在技术开发上的投资,一样有个赌博战略的问题,一样有两个极端战略,并在两个极端战略之间的谱系上选取本国适合的战略的问题。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不能忽略的是,技术进步过程中有个跟科学发展不同的问题,那就是技术上有个“隐而不发”的现象,而科学上则很少看到。具体来说,就是有的国家或者企业,明明已经开发出了更加先进的技术,但为了让他们现有的技术在市场上能够取得足够多的利润,他们往往不忙着把新技术投入市场。这跟科学家们一旦有了新发现,就忙着发论文的情况不同。

 

我相信,在芯片技术发展过程中,这个“隐而不发”的现象是存在的。我预计,在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上,这个现象也会存在的。毕竟,技术进步更多的是经济活动,除了科学活动的规则以外,从事技术开发的科学家们更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儿。这种“隐而不发”、定时发布的策略,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技术预见和规划。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的规划问题,不单单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科技发展到的一定阶段,任何主要国家都不能避免的问题。其中关键的,是在能够在所谓的赌博战略的谱系上,找到一个适合本国发展的位置。太偏重把宝压在若干重大项目上,或者太偏重胡椒面战略,都有可能丧失未来发展的机遇。

.

.

相关博文连接:

李侠:科学是可以规划的吗?——浅谈科技发展的路线图问题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083

刘立:对中科院《创新2050》之“总报告”的一点建议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517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485-245228.html

上一篇:中国在R&D上的投入严重不足吗?
下一篇:对李侠兄博文《科研经费投入中有多少泡沫经费?》的两点疑问
收藏 IP: .*| 热度|

14 李侠 武夷山 王铮 刘玉平 阎建民 刘进平 陈中红 刘立 张文庆 吕喆 迟菲 张涛 苗元华 王立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1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