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Y2012

博文

一个学者的状态 精选

已有 11644 次阅读 2022-2-6 18: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个学者的状态


我们做科研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觉,通常在自己博士刚毕业那几年,“一穷二白”的时候,反倒能做出一些像样的成果,而当某一天办公变大了,基金充足了,高档实验设备齐全了,团队兵强马壮了,反倒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和灵感,所谓成果也只能是中规中矩。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并不难解释,博士刚毕业那几年其实是一个学者最好的状态,所谓最好的状态,就是你精力最充沛,三十岁出头你可以做实验,写文章到后半夜两三点,而当一个人四五十岁的年龄时,很难想象还敢熬夜。除了精力充沛以外,年轻学者通常都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因为失败了,有的是机会爬起来。相反,一旦一个学者进入成熟期,通常都会谨慎有余,魄力不足,所谓小富即安。

那么这里其实是有个问题的,年轻的时候,毕竟年轻,积累不足,经验不够丰富,很多时候是要交学费的,而一旦进入成熟期,经验有了,功底更扎实了,但精力,活力大不如前,开创性会受限制。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其实学者也好,什么人也好,在成长过程中,谁也不能一直保持一个高水平的状态,总会有起伏,如何度过自己所谓“瓶颈期”,有人讲是中年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息,休息是重新充电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国内外的大学有所谓的 Sabbatical Leave (学术休假)的制度,就是让学者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去调节自己的状态。否则,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永无休止地转动,被转动,总有一天会疲劳,会厌倦。

我一个朋友最近和我聊天,他虽然也四五十岁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本来计划开始的Sabbatical Leave 也没有计划执行,但他说,恰恰是因为疫情,他有大半年的时间是猫在家里的,除了必要的网课,几乎没有什么应酬,也没有纷繁的会议需要参加,他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读书, 几十本本专业的大部头的书,几十本文学相关的闲书都在这段因为居家隔离的时间内读完了,他很享受。虽然学术休假没能进行,但他说他得到了学术休假同样的休息。半年的时间,让他满血归来,仿佛又找回了当年的状态。

所以,做学问也会,做什么也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生活把握好节奏很重要。我们科研中很多所谓的“灵感”其实来自放松的状态。 我也经常跟朋友探讨招什么样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哪些素质最重要。朋友的观点很特别,他从来不招“苦大仇深”的学生。因为,用力过猛,很难做出一流的东西。

也有朋友跟我聊天,谈到他的困惑,那就是在当前凡事要求系统化,专业化,团队化的科学研究的氛围下,个人的所谓灵感还有意义吗?我的理解是,无论多大的团队,无论整体怎样的规划,必须要尊重每个团队成员的自由空间,有了自由,就会有灵感,才有创造力。团队成员每个人的状态其实都不同,只有保证每个人尽可能的自由空间,才能发挥不同人,不同状态下的创造力。

话是这么说,其实挺难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324224.html

上一篇:故乡的春节
下一篇:学术鉴赏力
收藏 IP: 120.18.169.*| 热度|

43 徐耀 张晓良 李万峰 宁利中 吴斌 贾玉玺 张士宏 朱志敏 郭战胜 王安良 卜令泽 郑强 籍利平 曾杰 黄永义 徐荣超 张俊鹏 孙颉 姚伟 王恪铭 郑永军 武夷山 徐志刚 朱朝东 钟茂初 信忠保 吴晓敏 周阿洋 刘闻铎 冯兆东 吕泰省 刘山亮 王启云 陆波 姚远程 郁志勇 张强 许培扬 袁敬强 陈波 余子烨 闫保旭 田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0 2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