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学者的状态
我们做科研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感觉,通常在自己博士刚毕业那几年,“一穷二白”的时候,反倒能做出一些像样的成果,而当某一天办公变大了,基金充足了,高档实验设备齐全了,团队兵强马壮了,反倒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和灵感,所谓成果也只能是中规中矩。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并不难解释,博士刚毕业那几年其实是一个学者最好的状态,所谓最好的状态,就是你精力最充沛,三十岁出头你可以做实验,写文章到后半夜两三点,而当一个人四五十岁的年龄时,很难想象还敢熬夜。除了精力充沛以外,年轻学者通常都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因为失败了,有的是机会爬起来。相反,一旦一个学者进入成熟期,通常都会谨慎有余,魄力不足,所谓小富即安。
那么这里其实是有个问题的,年轻的时候,毕竟年轻,积累不足,经验不够丰富,很多时候是要交学费的,而一旦进入成熟期,经验有了,功底更扎实了,但精力,活力大不如前,开创性会受限制。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
其实学者也好,什么人也好,在成长过程中,谁也不能一直保持一个高水平的状态,总会有起伏,如何度过自己所谓“瓶颈期”,有人讲是中年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休息,休息是重新充电的过程。这也是很多国内外的大学有所谓的 Sabbatical Leave (学术休假)的制度,就是让学者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去调节自己的状态。否则,每个人都像陀螺一样,永无休止地转动,被转动,总有一天会疲劳,会厌倦。
我一个朋友最近和我聊天,他虽然也四五十岁了,因为疫情的原因,本来计划开始的Sabbatical Leave 也没有计划执行,但他说,恰恰是因为疫情,他有大半年的时间是猫在家里的,除了必要的网课,几乎没有什么应酬,也没有纷繁的会议需要参加,他的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读书, 几十本本专业的大部头的书,几十本文学相关的闲书都在这段因为居家隔离的时间内读完了,他很享受。虽然学术休假没能进行,但他说他得到了学术休假同样的休息。半年的时间,让他满血归来,仿佛又找回了当年的状态。
所以,做学问也会,做什么也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生活把握好节奏很重要。我们科研中很多所谓的“灵感”其实来自放松的状态。 我也经常跟朋友探讨招什么样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哪些素质最重要。朋友的观点很特别,他从来不招“苦大仇深”的学生。因为,用力过猛,很难做出一流的东西。
也有朋友跟我聊天,谈到他的困惑,那就是在当前凡事要求系统化,专业化,团队化的科学研究的氛围下,个人的所谓灵感还有意义吗?我的理解是,无论多大的团队,无论整体怎样的规划,必须要尊重每个团队成员的自由空间,有了自由,就会有灵感,才有创造力。团队成员每个人的状态其实都不同,只有保证每个人尽可能的自由空间,才能发挥不同人,不同状态下的创造力。
话是这么说,其实挺难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