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霸道与自负

已有 1739 次阅读 2018-4-11 07:50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这次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美国方面有人说,中国网民也有这样的评论,即美国这次就是要阻住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的雄心壮志,从而遏止住中国崛起的强大势头。

不错,美国已经看到中国强大的崛起势头,它为此感到不安,为此感到恐惧,一定要将中国的崛起之势置之死地而后快。可是,通过贸易战,通过增加高额的关税,美国能如愿吗?现在看来,美国是不太可能达到这个目的的。

美国前几年,对于华为产品进入美国,强制禁止,但这丝毫没有能够阻挡华为的发展,既没有阻挡住华为在技术上的进步,也没有能阻挡住华变在销售方面的进展。在欧洲市场,在美洲除美国以外的市场,在亚洲市场,也有非洲市场,华为的发展几乎可以说是以神一样的速度来发展。除了美国市场没有进账之外,在全球其他市场都有较大的斩获。美国一家的阻挡所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这种有限也就显得没有多大的意义。

美国用行政命令没有达到的目标,通过贸易战就能达到吗?看来情况是一样的,也是不太可能的。中国的高技术产品顶多在美国所占有的份额会有所减少,但在世界大多数市场依然会有强势的发展。美国不仅要在美国市场上阻住中国产品的进入,而且还想通过这种阻挡,来遏制中国高技术产业能获得更多的研发资金,以为这样就连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任何发展都会被阻挡住了。这也同样是美国的一厢情愿。行政命令达不到的目的,贸易战手段同样不会达到。美国太高看自己的能量了。至少在企图阻挡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问题上,美国的能量实在有限。

到了人类的今天,从历史上看,无论时代,科技技术的发展都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宗教神学统治的不满,可是它尽管能够审判伽里略,尽管能够烧死了布鲁诺,但依然阻挡不了科学的进步。即使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但最终也没有能够影响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美国的行政力量与贸易战作法就能起到这种作用了吗?

在中国的五十年代与六十年代,还是一穷二白的时候,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禁闭,西方国家以为这样的封锁就可以使中国永远不可能进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结果,他们的各种手段都失效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较为先进的行列之中。虽然比起西方国家来,有些领域还有距离,但在整体素质上,中国绝对不再是二流的梯队了。

美国对于中国,对于其他的第三世界国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制裁、遏制,像一个只会处处用堵的手段来下五子棋的棋手。美国以为自己力量很强,堵的手段很多,甚至使用一切他们自己来定义的规则。五子棋是你下一子,我下一子。而美国自定的规则是,你下一子,我堵两子,甚至三子、五子,这下子你可跑不了了吧。可是即便是这样毫无道理的规则,也阻止不了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迅猛发展。而且,美国越是使用堵的方式,他能使用的方式就越少。老是这一套,也算是黔驴技穷了。可是技穷也要继续用。这也真是没谁了。

科技与技术的发展,就像自然界里的水一样,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让自己向前冲,向前流动。它可以渗透一切看上去不可渗透的区域,它可以绕过一切看上去无法超越的坡坎。而且水势一旦绕过去之后,后来的涨势会迅速淹没或者冲垮这些坡坎。历史也是这样发展与呈现的。正所谓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美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吗?从美国人的智慧来说,美国人应该不至于不懂得这些道理。但是从美国这个国家短暂的历史上看,美国人还真的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历史所给予的智慧不是光靠智商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美国人真的要学到更多的东西,他还真得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美国人是不是可能在对自身经历的碰撞中吸取教训,这也要看美国人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的智慧。当年,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年,就继续到伊拉克去再碰一次。这是聪明人的做法吗?有点不太像。或许在美国人看来,这两个地方,两个时间,怎么看都不一样,怎么会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同样的跟头呢?美国人看着不像,但在中国人看来,这两个地方还是有不少相像之处的。至少美国所得到的结果是比较相像的。

世界上很多人认为,美国人不应该愚蠢,但在实际上,美国人有很多做法仍然是很愚蠢的。这到底是为什么,还是要靠美国人自己来总结教训吧。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08475.html

上一篇:与国际接轨
下一篇:诡异的案件
收藏 IP: 123.123.59.*| 热度|

2 王永奉 吕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