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5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fter50

博文

2000-2010年安全行为学研究进展及其分析

已有 6074 次阅读 2012-1-10 17:01 |个人分类:安全科学理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分析, 研究进展, 2000-2010年, 安全行为学

2000-2010年安全行为学研究进展及其分析

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其中人又是生产活动的主体。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控制生产活动中自由度极大的人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关键所在[1]

安全行为学是行为科学的应用分支是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基础上分析、认识、研究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及模式掌握人的行为规律实现激励安全行为和抑制不安全行为的应用性学科[2]它在欧美的研究和应用较早,源于行为科学最早由英国Gene EarnestJim Palmer1979年第一次以BBSBehavior Based Safety)的名称提出[3]。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行为科学引入我国我国关于行为科学与企业安全管理关系的论述及其应用的报道日益增多。1985在探讨劳动保护工程学基础学科体系有专家将行为科学列为其中内容之一。1987在安全管理的学术讨论会上有关专家在安全科学及其发展方向一文中安全行为科学列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科学层次的一个学科内容[4]。之后有关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安全学科的快速发展安全行为学更是取得了很大成果。因此分析总结近十年安全行为学的进展对该学科的研究及发展很有必要。

为了了解和掌握近年我国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进展,作者运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2000-2010美国工程索Ei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安全行为学的论文进行检索,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及其研究进展、新动态进行了汇总、归类与相关分析。

1  2000-2010年安全行为学研究成果的检索结果与分析

学术论文是反映某一科研领域发展动态的重要依据之一且目前国内外关于安全行为学研究的学术论文已不少但从学术论文发表的数量上还未见过相关统计。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近十年安全行为学的研究现状作者以Safety Behavior为主题词EI Compendex 数据库中搜索了2000-2010年文献7332按照论文的发表年份及文献作者国别分别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分析如下1)2000-2010世界范围内有关安全行为学的研究态势总体看来是呈增长的其中2010年发表论文的数量最多。2)2000-2010发表安全行为学论文数量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我国处在世界前列这可能是由于行为科学在我国的起步较晚,近十年刚好处在一个发展中的状态。再加上安全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安全的相关研究也就发展较快。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进展检索式(题名或关键词=安全行为)或(题名或关键词=不安全行为)或(题名或关键词=行为安全)与(时间=2000-2010)与(范围=全部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我国发表的安全行为学理论及应用方面中文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检索出论文747剔除部分无关论文对检索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

近十年国内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从理论上研究安全行为学主要有:建设良好的安全文化及加强安全管理以规范安全行为及基于安全行为的安全文化或安全管理模式;不安全行为的成因及预防控制等;安全心理与安全行为的相关性行为安全管理方法的引入及研究等安全态度、安全认知、安全意识、安全氛围等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安全行为的模式、干预、评价、激励、模拟等。然而该类文献很多以定性分析为主缺乏关于行为与事故之间必然关联的定量分析绝大部分文献属于介绍性质。另一类是实证研究大多是将安全行为学理论应用于煤矿、建筑、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揭示这些行业内不安全行为表现以及如何在这些行业内通过安全行为学降低事故风险。该类文献以调查研究居多,运用行为安全管理方法较多但对于该方法在具体行业和领域的适用条件、影响因素缺少深入剖析。两类研究对于安全行为学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000-2010理论研究中有关不安全行为的研究最多主要探讨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分类、识别、控制对策等部分该类文献从人机工效学及行为科学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的行为与伤亡事故之间的关联性及从人的行为入手阐述其如何影响安全生产并提出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的途径与措施。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比较成熟也很全面且已开始涉及到不同行业。2000-2010年间,先着重于不安全心理对工伤事故的影响后开始注重安全心理对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影响对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进行心理分析设计心理测量表等更好的预防不安全行为降低事故的发生。3)近十年国内已开始研究安全行为的评价方法及模拟技术等。

从论文的应用领域来看安全行为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矿山、建筑、石油化工等。由于中国是资源大国矿山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而诸多事故又是由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因此国内关于矿山的安全行为研究最多尤其是涉及煤矿的高达98篇。相比较而言核工业有关安全行为的研究未检索到了一篇文献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因为随着我国可再生资源愈加贫乏国家愈加重视新能源的利用大力支持开发核电能而核能的开发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事故且事故后果极其严重而很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

通过总结2000-2010年我国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进展指出其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国内的定性研究大都没有原始资料作为基础更多的是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定量研究的操作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部分安全心理与安全行为的研究所采用的测验和量表未经实地考察编制或直接采用国外编制的未考虑到国内外的特殊性导致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的偏差。部分研究仍缺乏系统性、创造性重复性研究多。

总体来说安全行为学研究在国内已迅速发展并日益成熟、逐步涉及到国内的各行各业文献[5]基于流程思想阐述了塑造矿工安全行为习惯的5个阶段文本化、流程再造、制度化、物化、习惯化。文献[6]首次提出了矿山从业人员心理测试指标控制体系确定了矿山从业人员安全行为规范根据矿山井下的实际情况和人员的行为要求把虚拟现实技术与煤炭安全生产相结合设计了实现工人进行安全的行为模拟动作。

2  2000-2011我国安全行为学主要研究内容及其进展

2.1 安全行为学基本原理

在安全领域的研究中著名的有关人的安全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有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 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Victor HVroom的期望理论 LawlerPorter的激励模式Petersen的动机-报偿-满足模型NealGriffin的安全绩效模型[7]等。

近十年我国文献在原有安全行为学的基本原理上也提出了不少新看法。如文献[8]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按照二八理论区分生产人群依据生产人群的不同强势需求分别对他们提出独特的安全行为激励方法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及安全生产水平。文献[9]对劳勒和波特的激励模式进行了改进改进的系统激励模型将激励机制理解为激励要素、要素状态、要素互动的有机统一要解决激励机制有效性问题必须基于激励机制要素与其它要素间的关系选择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同时加强以监督为核心的约束。

2.2 行为安全管理

行为安全[10-11] (BBS Behavior Based Safety)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安全行为为基准通过确立不安全行为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区别在生产作业现场进行观察行动并处理员工行为增进员工主动应对能力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训安全行为促进安全氛围形成提高安全绩效BBS是以零事故哲学、海因里希事故理论、冰山理论以及ABC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其中ABC理论是BBS方案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12]目前国际上推行行为安全管理工具的企业有很多。

近十年我国行为安全管理用到的方法有ABC行为安全分析[13]、博弈论分析[14]、扎根理论[15]和计划行为理论[16-17]的运用等。另外我国也开始了基于行为安全对某一行业事故进行量化及实证研究[1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杜邦开展合作为直线领导设计一种对安全行为和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沟通和干预的安全管理系统推行安全观察与沟通颁布了《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Q/SY1235-2009[19]

2.3安全行为评价

21世纪以来有关人的安全信息系统、数学建模的研究日新月异安全行为评价也得到了发展在原有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安全评价理论如文献[20]为了更好地研究人的行为及失误机理把硬件的故障模式、影响与严重度分析方法和人的行为特性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人因失误分析方法-人因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HEMECA)结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安全评价法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如文献[21]基于矿工对根据PSFs所编制心理测试量表的回答情况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灰色-模糊-改进动量BP算法对矿工安全行为状况进行评价预测生产现场矿工不安全行为。针对不同行业特征建立独特的综合评价模型如文献[22]提出综合评价航海人员安全行为的指标体系并探讨以各指标实测值经归一化处理后作为系统的输入以评价结果作为系统的输出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人的安全行为评价已被学术界公认为安全人因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34]。但常见的安全评价法如灰色理论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等基于专家经验进行风险评价无法避免主观性而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智能算法基于样本信息的先验知识克服了专家经验的主观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较高,但上述方法均没有给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最终导致评价结论为确定性结论不能反映风险事件的随机特性[35]。此外由于人的安全行为研究的庞大性和复杂性现阶段有关人的安全行为的分析、评价还处于研发时期许多理论及技术尚待解决特别是对群体的不安全行为致因的分析归纳、定量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3  安全行为学研究的新动态

3.1 相关学科的介入

1)       安全学科中的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学、安全评价、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等学科与安全行为学已互相交叉渗透。

2)       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已涉及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交通运输、石油工业等学科主要是用来分析这些学科中导致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此外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食品这一学科也开始研究安全行为学。职业卫生领域也在研究安全行为[36]这说明安全行为学已开始渗入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3)       一些应用研究性学科也已介入至安全行为学力学中力学方法和模型应用到安全管理中[37,48]安全行为评价中数学理论的运用安全行为模拟中计算机与自动化学科的使用等。

3.2 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型的引入

1)       对行为科学相关的理论和规律进行研究以丰富安全行为学的理论。灾变论已用于行为分析人的可靠性理论用于对人不安全行为的预测与控制;据生理节律理论掌握人的生理节律合理安排工作减少人的失误。如将计划行为理论、威慑理论、事故原因模型、情境中介模型用于发展适用于我国的驾驶行为模型[38]

2)       引入新方法如图论表达方法用于安全管理[39,48]新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引用如在煤矿企业鉴定不安全行为的复杂考核指标体系中引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40]运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行为培训等。

3.3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1)       安全行为科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大量的数据及各种调查表的处理或整理存储个人文件、档案等建立事故人因数据库、人因事故诊断程序建立事故致因模型及相应控制对策的选择程序;建立个人文件档案库和行为测量数据库等。

2)       安全行为管理预警系统先提出安全行为管理预警技术体系研制与之配套的、在局域网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安全行为管理预警系统旨在及时准确地对有关人员进行预警指导和规范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行为有效降低事故风险确保安全生产。它的有效实施需要在计算机局域网及该技术体系应用软件的支持下进行同时还需安全管理动态监控系统的配合[41]

3)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近几年在安全行为学上有所运用如把虚拟现实技术与煤炭安全生产相结合通过电脑软硬件设备根据煤矿地层数据、巷道数据和图像模拟出包括煤矿各种自然实体和人工实体在内的三维空间使用户在其中可以自然地与各种虚拟实体进行交互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操作使工人熟悉井下环境、了解危险源、掌握安全行为最终实现行为的规范化[42]。还利用虚拟化平台研究车群的运动特征规律[43]

4)       仿真技术以控制论、系统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如在构建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关键因素进行动态预测并通过仿真计算、对比分析安全投入增加对系统安全水平的影响建立煤矿生产中人的安全行为指标水平模型[44]。面向对象的民航安全评价方法和仿真模型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事件树分析方法和离散事件仿真模型相结合有效地对具有行为不确定性和时间依赖性的系统进行安全性仿真和评价[45]

3.4 不同观点的提出

近年,学者对安全行为也出现了不同观点。如美国工会认为行为安全项目是否管用取决于问的是谁以及管用的含义。雇主有很多的理由去喜欢行为安全项目伤害报告不被公开工人的索赔申诉会减少这会给雇主省下一大笔的钱。对于工人及工会来说情况正好相反。行为安全项目将注意力从危险的工作场所引开并阻挠危险的识别及控制这会带来有害的及灾难性的后果。还会离间工人的关系破坏团结削弱工会的力量 [46]国内有学者也提出管理者与员工在不安全行为控制认识上存在差异员工认为工作环境设置与行为要求、激励沟通与奖惩这两方面因素对自己的不安全行为选择影响最大然而管理者却更加青睐于使用安全教育与培训、群体与组织行为影响这两种管理控制手段对员工实施不安全行为控制,还有管理者选择的控制行为与员工认为应该实施的控制行为之间也存在差异[47]

4  总结

1)统计了2000-2010年安全行为学研究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其发展迅速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且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总体可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理论居多。在实证研究中更侧重于煤矿因此安全行为学的应用范围还应推广至核工业、军工业、冶金等领域。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安全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对目前我国安全行为学研究指出了三个问题。

2)我国现有的安全行为学的基本原理、行为安全管理方法及安全行为评价法大都是从国外引进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乃至企业其工作环境及人员素质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有待进一步完善安全行为学研究内容和方法并使之适合我国国情和各行业。

3)列举了近几年安全行为学发展的新动态,主要集中于相关学科的介入、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型的运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及国内外学者对安全行为学提出的不同观点。

4)综合安全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现行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安全工作的需求对安全行为学的发展提出四点看法。由表2可看出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对各行各业的安全生产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再联系近年我国安全生产状况以及今后的安全工作需求继续加强对安全行为学的重视程度很有必要。我国关于安全行为学的研究基本原理可结合本国实情提出新的理论安全行为评价可依据各行各业不同特点合理选择、分配在行为安全管理方面我国企业可学习国际知名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研究设计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安全行为学的研究要继续加强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安全科学比较方法[48]研究安全行为学开拓比较安全行为学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 浅谈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生产[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8 8(): 49-53.

LIU Xiao-dong.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on unsafe human behavior and safe production[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1998 8(Supplement): 49-53.

[2] 栗继祖. 安全行为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1-5.

LI Ji-zu. Safety behavior[M]. Beijing: Me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9: 1-5.

[3] John Austin[].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based safety[J]. Stone Sand & Gravel Review. 2006(2):38-39.

[4] 何旭洪黄祥瑞. 工业系统中人的可靠性分析: 原理、方法与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HE Xu-hong HUANG Xiang-rui.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ystem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7.

[5] 李乃文马跃. 基于流程思想的矿工安全行为习惯塑造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3): 120-124.

LI Nai-wen MA Yue. Custom molding of miners' safety behaviors based on process thought [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0 20(3): 120-124.

[6] 栗继祖. 矿山安全行为控制集成技术[D]. 太原理工大学 2010.

LI Ji-zu. Control Integration of Safety Behavior in Mine[D].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0.

[7] Neal.A Griffin.M.A Hart.P.M. 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limate on safety climat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J]. Safety Science 34(1-3): 99-109.

[8] 张黎莉温德新.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安全行为激励[J]. 西部探矿工程 2009 21(7): 218-220.

ZHANG Li-li WEN De-xin. Motivation of safety behavior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J].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2009 21(7): 218-220.

[9] 陈光潮邵红梅.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及其改进[J]. 学术研究 2004 (12): 41-46.

CHEN Guang-chao SHAO Hong-mei. Porter-Lawler comprehensive incentive model and its improvement[J]. Academic Research 2004 (12): 41-46

[10] Straub. Lana. Behavior-based safety[J]. Water Well Journal 2005 59(12): 30-32.

[11] 孙爱军刘茂. 行为安全管理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9): 58-63.

SUN Ai-jun LIU Mao. The implementing predicament of behavior-based safety management theory and its solution[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9 19(9): 58-63.

[12] 黄浩王晶禹黄敏. 行为基础安全的理论探讨[J]. 煤矿安全 2007 38(4): 66-69.

HUANG Hao WANG Jing-shu HUANG Ming etal. Theory of behavior-based safety[J]. Safety in Coal Mines 2007 38(4): 66-69.

[13] 范广进. 行为分析方法及其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FAN Guang-jinBehavior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Safety Management of the Railway Transport[D]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08

[14] 徐锐刘素霞陆玉梅. 职工安全生产行为的博弈分析[J].商业时代2009(1):56-57

XU Rui LIU Su-xia LU Yu-mei. Game Analysis of workers’ safety behavior[J]. Commercial Time 2009 (1): 56-57.

[15] 张吉广李德恭张伶. 企业安全文化评估与企业安全行为的质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6): 55-63.

ZHANG Ji-guang LI De-gong ZHANG Ling. Assessment of corporation safety cultur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of corporation safety behavior[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8 18(6): 55-63.

[16] 袁庆宏王双龙.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员工发言行为决定模型构建[J]. 现代管理科学 2009 (11): 6-9.

YUAN Qing-hong WANG Shuang-long. Modeling of behavioral decision of employees’ spee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2009 (11): 6-9.

[17] 张磊任刚王卫杰.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自行车不安全行为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7): 43-48.

ZHANG Lei REN Gang WANG Wei-jie. Unsafe behavior improved model for bicycle riding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0 20(7): 43-48.

[18] 陈大伟田翰之张江石. 基于行为安全的建筑事故预防量化方法与实证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7): 96-102.

CHEN Da-wei TIAN Han-zhi ZHANG Jiang-shi.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accidents prevention based on behavior safety and its empirical study[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0 20(7): 96-102.

[19]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Q/SY1235-2009)[S].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safety behavior ob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 (Q/SY1235-2009)[S].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20] 周荣义黎忠文. 地铁工程建设施工危险辨识与施工坍塌事故应急预案的探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12): 93-96.

ZHOU Rong-yi LI Zhong-wen.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discussion oil emergency preparedness for collapse accident during metro construction by way of TBM[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5 15(12): 93-96.

[21] 郑晶晶张钦礼王新民. 充填管道系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及失效影响模糊评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6): 166-171.

ZHENG Jing-jing ZHANG Qin-li WANG Xin-min etal. FMEA analysis of backfilling pipeline system and fuzzy evaluation of failure effect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9 19(6): 166-171.

[22] 蔡卫 吴兵. 层次分析法在矿井通风评价中的应用[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24(2): 149-152.

CAI Wei WU Bing. 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ical process in mine ventilation evaluation[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5 24(2): 149-152.

[23] 刘涛玉宇童节娟. 先进核电厂概率安全分析探讨[J]. 科技导报 2009 27(8): 35-38.

LIU Tao YU Yu TONG Jie-juan etal.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 for advanced nuclear power plant[J].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2009 27(8): 35-38.

[24] 李春张和林. 概率安全分析的发展及应用展望[J]. 核安全 2007 (1): 54-58.

LI Chun ZHANG He-li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SA[J]. Nuclear Safety 2007 (1): 54-58.

[25] 余铁军.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 黄金 2007 28(5): 18-21.

YU Tie-jun. The applica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judgment in safety assessment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J]. Gold 2007 28(5): 18-21.

[26] 秦书玉孙平. 矿井通风系统的模糊贴近度优化评价法[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24(1): 23-25.

QIN Shu-yu SUN Ping. Fuzzy approach evaluations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2005 24(1): 23-25.

[27] 施泉生钮庆红陆庆云. 灰色关联度-权变评价法在热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9 23(3): 272-276.

SHI Quan-sheng NIU Qing-hong LU Qing-yun. Degree of Grey Incidence and variable weight synthesizing applied in cogeneration safety assessment[J].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2009 23(3):272-276.

[28] 胡翔. 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在电网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 华东电力 2009 37(6): 1029-1032.

HU Xiang. The application of gray incidence assessment method on safety assessment of grid[J].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2009 37(6): 1029-1032.

[29] 程磊杨运良熊亚选.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5): 89-91.

CHENG Lei YANG Yun-liang XIONG Ya-xuan. Study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assessment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5 15(5):89-91.

[30] 陈君.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7 34(3): 60-61.

CHEN Jun. Evaluation on safety reliability of mine ventilation systems based on artificial neural[J]. Mining Safety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7 34(3): 60-61.

[31] 张锦张力. 人因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J]. 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3 17(2): 35-38.

ZHANG Jin ZHANG Li. Human error mode effect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J]. 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cience & Engineer Edition) 2003 17(2): 35-38.

[32] 程卫民周刚王刚. 基于灰色-模糊-改进动量BP算法的矿工安全行为评价方法[J]. 煤炭学报 2010 35(1): 101-104.

CHENG Wei-min ZHOU Gang WANG Gang etal. Evaluation method of miners’ safety behavior based on gray-fuzzy-improving momentum BP algorithm[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0 35(1): 101-104.

[33] 张锦朋陈伟炯杲庆林等. 航海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评价模型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10): 43-47.

ZHANG Jin-peng CHEN Wei-jiong GAO Qing-1in Etc. Analysis on unsafe behavior of seafarers and study on evaluation mode1[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5 15(10): 43-47.

[34] 卢广文石磊. 人因管理与安全行为评价[J]. 电力安全技术 2010 12 (5): 45-47.

LU Guang-wen SHI Lei. Huma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safety behavior[J]. Electric Safety Technology 2010 12(5): 45-47.

[35] 张进春吴超. 基于广义线性模型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2(6): 1719-1724.

ZHANG Jin-chun WU Chao.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method based on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2(6): 1719-1724.

[36] 许素睿. 行为安全方法在我国职业卫生领域的应用[J]. 安全 2008 (4): 11-14.

XU Su-rui. The Application of behavior-based safety in occupational health in China[J]. Safety 2008 (4):11-14.

[37] 孟娜 吴超. 安全管理力学分析方法(SMMA)及其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9 19(4): 55-61.

MENG Na WU Chao. Innov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mechanics analysis (SMMA) and its application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9 19(4): 55-61.

[38] 张凤李永娟蒋丽. 驾驶行为理论模型研究概述[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 20(2): 23-28.

ZHANG Feng LI Yong-juan JIANG Li. Overview on theoretical models of driving behaviors[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10 20(2): 23-28.

[39] 吴超董媛媛. 安全管理系统的图论表达方法(SMSGTE)及其应用[J]. 重庆大学学报 2008 31(专刊): 71-81.

WU Chao DONG Yuan-yua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graph theory expressions (SMSGTE)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8 31(Special issue): 71-81.

[40] ZHAO Zhen CUI Qing-an WANG Jin-fen. DEA-based assessment model for identifying human unsafe behavior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C]. Proceddings-2010 IEEE 1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10: 1038-1042.

[41] 曹庆贵孙春江张殿镇. 安全行为管理预警技术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22(4): 555-558.

CAO Qing-gui SUN Chun-jiang ZHANG Dian-zhen. Study on technology of safety action management and early warning[J]. Journal of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2003 22(4): 555-558.

[42] 高红森栗继祖. 基于3DVIRTOOLS的煤矿安全行为模拟[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0 41(1): 106-109. 

GAO Hong-sen LI Ji-zu. Research on simulation of safety behavior in coal mines based on the 3D and Virtools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0 41(1): 106-109.

[43] 纪廷婷陈少军陈雨人. 在虚拟环境下分析车群行为安全的方法[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1): 125-132.

JI Ting-ting CHEN Shao-jun CHEN Yu-ren. Method to analyze behavior safety of vehicle group in virtual condition[J].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2010 29(1): 125-132.

[44] 何刚张国枢陈清华. 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影响因子系统动力学(SD)仿真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9): 44-47.

HE Gang ZHANG Guo-shu CHEN Qing-hua etal. A system dynamics(SD)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uman behavior in coalmine work safety[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8 18(9): 44-47.

[45] 刘晓东何元清. 面向对象的民航安全评价方法和仿真模型[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5 34(6): 809-812.

LIU Xiao-dong HE Yuan-qing. Object-oriented risk 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simulation model[J].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5 34(6): 809-812.

[46] 美国工会对行为安全的看法[J]. 本刊编辑部译自www. ishn. com. 电力安全技术 2005 9-11(7).

U.S. Union's Views on Behavior-Based Safety[J]. Translated from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WWW.ISHN.COM. Electrical safety technology 2005 9-11(7).

[47] 曹庆仁. 管理者与员工在不安全行为控制认识上的差异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1): 22-28.

CAO Qing-ren. Study on the cognitive diversities between managers and workers in controlling unsafe behavior[J].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1): 22-28. 

[48] 吴超. 安全科学方法学[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468-470.

WU Chao. Methodology of safety science[M]. China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Publishing House 2011: 468-470.

 

注:本文发表于《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月(删节了所有插图、表和部分内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2981-527736.html

上一篇:微颗粒黏附力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下一篇:百福图,祝福您
收藏 IP: 202.197.68.*| 热度|

2 王鹏 李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