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闲话创新

已有 2448 次阅读 2014-12-8 15: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2月6日在深圳参加了华大基因举办的“2014年中国遗传学会科普恳谈会”,会前和会后就创新生态的问题与课题组同事一起调研了一些在深圳的企业。

虽然创新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个人所触及的很多方面,包括文献,文件,音视频材料等等。但是骨子里来说还没有真正领悟什么是创新,创新需要哪些条件,在课题组各位前辈和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逐步接触有关创新的各种文章,案例,专著等等,但仍是一知半解。曾经也做过一定的中间人,翻译了一些有关创新的文章和论文,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些内容谈论的就是创新,而作为译者的我可能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材料,一种等待翻译加工的素材,翻译就是任务。恰好借助此次机会了解一下有关创新的问题,虽然一定不会太深入,但是希望开始入门吧。

创新需要各种环境,或者说创新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各个环节都应该“各尽所能”。因而下文结合本次调研中了解的一些情况,并根据阅读的相关文献抒发一下个人的体味。

首先创新需要一定的国家投入,或者说创造一定的环境,比如很多创新性企业选择在深圳安家落户,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民办非企业”的模式,调研的几家企业都认为这种模式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政府也会在前期做出一些前瞻性的投入,当然这种投入未必是直接的经费支持,它可以是制定一定的有些规则,使得大家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从而使得付诸创新的企业能够通过竞争获得必要的经费和支持。政府在支持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这种风险可以通过敏锐的视角和谨慎的决策来降低,比如VC(风投)会对各种具有潜力的企业进行前期投入,政府可能会根据VC的走向来进行一定的投入,这样政府也成为了风险承担者,比如Mariana Mazzucato在《创新国家:挑战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谬误》通过对苹果公司的案例分析表明政府而非私营企业勇于承担风险,大力投资高风险领域,才使得信息技术行业的创新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就说明在一系列创新领域中,政府对基础研究的大力支持是重要因素。

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政府方面的从业人员对创新的感知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比如有企业谈到深圳市的领导曾经在中央有关部门任职,对科技有着深刻的体会,因而也会对科技创新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对各种项目的支持过程中,政府会一改以往“撒胡椒面式”的方式,而是会集中于具有前景的产业和领域。

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有关鼓励创新的政治生态也在发生变化,国家也在转变原来的态度,从保守的态势(不犯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向鼓励原创的态度变迁。比如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等等。

创新需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这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也是重要的环节,而深圳在这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是周边城市的产业密集,可以使得创新企业找到各种需要的原材料和分销渠道,包括原材料,社会资本等,从而使得各企业认真从事各自擅长的领域和事业。在调研中就有企业谈到深圳产业链完善,有配套产业,深圳及其周边制造业较强,内地则难以找到完整的产业链各个环节。

创新的成果需要本土市场需求,在路风教授所著的《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一书中,顾淑林在序言一中写道本土市场需求是从事自主产品创新不可或缺的资源。因而创新需要发掘本土市场需求,在走访中由企业谈到创业团队逐渐适应本土市场环境的过程,这也是对本土创新生态的一种适应,从起初只打算做专利,通过license来收取专利费用,而后转变为做原材料,在转变为产学研一条龙式的模式,这既是对本土创新环境的一种适应,又是发掘本土市场需求的一种方式,这样也就实现了创新观念从产生到落地的过程。

另外,在走访中听到一个有意思的说法是有关壁垒的。常规中在国内外有关创新的交锋中外方往往会说中方设置了很多创新的壁垒,但是此番调研,有企业提出了国外也在创新中设置了一些壁垒,比如说美方对其认为有前景的行业或者领域的会在本国和国际上力推,从而促使国际上给予认可,而国内的意识则不强。很多国内的原创性技术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所以没有推起来。这是因为国外实现了创新的引领,从而导致了一定的“壁垒”。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电视机的生产,我们引进的电视机生产技术大多是国外濒临淘汰的技术,当我们铺天盖地建设电视机生产链的时候,国外已经开始推出平板电视了,从而又引领了一次创新,而我们只能跟在人家后面,这样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既包括经济损失,也包括创新机遇的损失。之所以认为这是壁垒,我觉得主要还是从我们自己的原始创新不足有关吧,没有把原始创新对技术在国际上进行推广,并赢得市场的认可,从而引领创新的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49374.html

上一篇:科普:你为了谁
下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第三章-传播的策划 (6)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2 曹建军 曾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