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谛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hongcai 持允公论,道衡维新。

博文

知识何以是美的

已有 3796 次阅读 2009-1-10 02:11 |个人分类:社会观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知识

  昨天说了《知识可以是美的》,感觉话还没有说透,所以今天就再把话续下来。
 今天我想要再说一下,何以知识是美的。
 因为我没有专门研究过美学,对黑格尔的美学也只是读了个半懂不懂,对朱光潜的美学也是个似懂非懂,所以就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来谈美了,我只是从个人一些经验出发来谈知识的美。
 我觉得知识的美首先表现在令人惊奇上!这个惊奇一下子使你感觉整个世界仿佛是全新的。我记得自己最早对知识感到惊奇的是在一次上生物课时候,那时还是在上高中,我们的老师问我们大家,你们知道我们手上有多少细菌吗?我们大家都面面相觑。有几个大胆一点的说有几十个吧?我们的老师没有回答我们,只是转过身来把显微镜拿过来,让我们的一个同学把手放在镜头底下,然后让我们大家轮流去看。起初大家也不知道自己看什么,只看到一些东西乱动,密密麻麻的,大家看得还直恶心。看完以后,老师问大家你们看到了什么?大家这个时候争相发言发表自己的感受了,有的说看到了密密麻麻的虫子,有的这么说,有的那么说,大家说法很多,最后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那就是细菌!啊——!大家一致都惊呼了起来。细菌这么大!这么多啊!怎么我们都没有感觉!
 这就是一种惊奇,是一种新发现后的惊奇,无疑这是知识带来的。
 以后大家都非常乐意上生物课,大家都期望有些新发现。是的,知识真的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满足的体验,一种非常愉悦的体验。
 另一次课是在历史课上,仍然是高中时的体验。我的历史老师是文革前的大学生,文革中当然是下放劳动改造的,文革后很晚才又走上讲台,我很幸运,我是他恢复工作后的第二届学生,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从来不带书本,一上课他就背着手,在教室里度来度去,象讲故事似的把历史上的事件都给串联起来,生动风趣幽默,大家听他的课从来没有觉得累的,也从来没有打瞌睡的,而且大家都盼着每天都有历史课,当然是这个老师上的历史课了,因为大家都太佩服这个老师了,他好象上通天文下晓地理一般,知识面那么广阔,我们都深深被吸引了,被陶醉了。我第一次感受到,啊,知识原来可以是这样的啊!由于他的影响,我们班上同学在考大学时报考历史专业的人非常多,而且我也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因为也不知怎么的,枯燥的历史年代我一遍都记得差不多了,每次他的提问我都能够顺嘴就回答了,当时老师就当众表扬说我们班里已经有一个大学生了!要知道当初上大学可是一个梦想,所以老师的表扬使许多同学对我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我当时虽然感到甜孜孜的,但仍然是感到很不好意思。顺带说一下,这个老师也是我们当时的班主任。
 这就是知识带给我的清新舒畅和被激发的感觉,一种崇敬的感觉,当然这也绝对是美感。
 还有一个课就是我高中的语文课。我们的语文课老师是湖南人,其普通话不怎么标准,但是他用他的湖南腔抑扬顿挫地读出来别有一番滋味,课文讲到得意处,他的头和身躯都出现了轻微的摆动,我们下面的同学们也似乎有默契一般地时而也出现自然的跟着他的节律摆动,似乎有一种音乐的旋律在吸引我们,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大量的语文知识。
 在这里我欣赏到旋律之美。
 另一个是我感受比较深刻的是我在大学时我们的教育史老师,他每次讲课都能够引出一些经典名句来,让我们感到无限的叹服,令我们深思。我至今还记得他讲课说到了什么是历史,他说“过去的事情是历史,但历史的事情并没有都过去”,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深邃的意境。他还有一句话:“历史就象一面镜子,你近了看不行,远了看也不行,你只有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才能看清楚”。太绝了!这样在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中又掀起了一个学习历史的高潮。
 看,这是知识带来的智慧之美!
 还有一次是在电视上看杨振宁大师在中央台的学术报告厅讲物理学,讲到了他的发现和公式的数学表达,真的讲出了一种美的意境,他把天文物理讲得是这样的有趣。
 在这里,我也真正体会到,真正的知识是美的。
 所有这些知识,都是生动的活泼的,没有是被灌输的,都是在一种非常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我们不自觉地被吸引,我们都不用刻意地进行意志努力就会自然而然向往,希望自己要探讨它,每次的发现都能够带来一种惊奇感,震撼感,崇敬感,感到知识的魅力真的是无穷的,也只有这时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有的人进行科学探讨如此着迷,因为知识本来就是美的。
 是的,高明的老师能够把知识变活,而拙劣的老师使知识成为死板的公式、定律和必须记忆的东西,其根源就在于他们舍却了知识的具体探究过程,只是把知识探究的最后结果来填充头脑,最后把头脑变成了仓库,使学生不明白其中的究竟,从而学生的探究火花就这样被熄灭掉了。
 所以,反对简单的传授式教育要从现在做起,而不能指望别人把一切都做好了自己才开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90-209433.html

上一篇:知识可以是美的
下一篇:知识何以不美?
收藏 IP: .*| 热度|

3 李侠 曹聪 杨秀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