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大学应该有边界

已有 4148 次阅读 2012-11-30 14:54 |个人分类:大学边界与治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边界

《大学边界论》序
   这是一部研究大学边界问题的著作,是作者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本书将“大学边界”界定为“大学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分界线”,并将其划分为物理边界、心理边界、社会边界三种,这个分析框架是富有解释力的,也是有意义的。
   大学的物理边界是“有形的、实体的”。但是,世界上大多数的大学,似乎都不太介意自已的物理边界,校园与城镇融为一体,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之类,星罗棋布坐落在大街小巷里,难分彼此,几乎遁于无形。中国的大学可能是少数例外之一,许多大学堪称“设置”物理边界的典范,围墙高筑,门卫森严,岗哨林立,那条边界可是威严地横亘在人们的面前。
   大学的心理边界,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命题。这条边界是无形的,但它却可以通过大学内外各色人等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那些“北大人”、“南大人”、“厦大人”的称呼,不能不说是大学心理边界的某种流露,它把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从身份上划出了界限,同时也直白地显示出一种心理的地位。另一个例子是哈佛大学的校友西奥多·罗斯福,即便是他官至美国总统之后,每当他回到坎布里奇校园,却总还是感觉自己就像是“干净、雪白的波斯猫队伍中的一只斗牛小狗”,自惭形秽,心里发虚。可见大学的那条边界,几乎影响到这位总统的心理健康了。
   大学的物理边界千差万别,心理边界也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是,大学的社会边界,可非同一般。按照本书的观点,大学的社会边界是存在于大学与其它组织“相异性”和“同一性”之间的一种界限;它所维护的,是“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和学术中立”的基本原则,是“大学三项基本职能的实现”。也就是说,它是大学这个独特的社会组织与其社会环境的界限,是将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区分开来、使大学成其为大学的标志。1990年代中期,耶鲁大学一位校友要给母校捐献两千万美元。二千万虽非巨款,但对当时捉襟见肘的耶鲁来说,也不无小补。可是,后来校方了解到,捐款人意在设置“西方文化历史课程”,以对抗当时美国大学校园文化日益多元的趋向,而且捐款人的附带条件是要提名该课程的教授。于是校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笔捐款。捐赠归捐赠,办学归办学,那条社会边界是不能突破的。1986年恰逢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里根总统应邀出席庆典。事先,不知天高地厚的里根总统向校方暗示,要哈佛到时给他颁一个“荣誉博士”的头衔。按照里根当时的政绩,哈佛真送给他一顶博士帽,也不算为过。可校长博克却断然拒绝了里根的要求,并公开宣称:“我无意于奉承另一位总统的虚荣心!”总统归总统,哈佛归哈佛,博克校长如此胆大包天,肯定也是大学的那条社会边界在给他壮胆吧!
   其实,大学社会边界,并不完全是被“设置”出来的,它主要是伴随着大学的诞生,与大学与生俱来的。因此,它是天然的、本质的,因而也是神圣的。它是大学的领土线、本质线,也就是大学的生命线。对于这条社会边界,从大学发展的历史看,“跨越”固然不易,“维持”似乎更难,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社会体制环境中,更是难上加难。大学的社会边界,当然不是划地为牢,因而可以被“超越”,也应该被“超越”。大学与其社会环境之间,人员进进出出,活动来来往往,这应该被看作是大学社会功能发挥得好的一个表现。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超越”之后,如何保证这条边界不“失守”,不被“消融”乃至于“消失”。在我们当下的大学里,最大的威胁也往往正在这个方面。只要看看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员,是如何轻而易举地在大学里兼着各种“教授”、“博导”的头衔,看看那些富商巨贾们是如何长袖善舞地与大学进行着“特招”的交易,我们就不难发现,大学社会边界的“失守”、“消融”,如今已经到了何等岌岌可危的地步!大学社会边界的失守,意味着大学实质性的失身。虽然大学的物理边界还森严地耸立在那里,但大学本身却已蜕化变质,因而也就此校非彼校、校将不校了。
   《大学边界论》一书,是我国研究大学边界问题的一项重要成果。全书以组织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描述了大学边界的演化过程,分析了大学边界的类型、特点和功能,阐述了大学边界的维持观和跨越观,提出了大学边界的管理策略,并对我国大学边界的发展趋势作了合理的预测,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希望作者能以本书为基础,针对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挖掘更丰富的实证资料,将这个重要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周川
                                            2011年4月10日
 
(序作者为本人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637841.html

上一篇:“大学人”要努力避免无效工作
下一篇:2012年11月高教关键词:分类办学;教育投入;异地高考;学生治理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15 陈小润 武京治 刘全慧 曹聪 李学宽 宁利中 赵凤光 陈安 逄焕东 王涛 陆雅莉 史智才 朱晓刚 赵燕 yxh316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