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izz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Clizzy

博文

我的论文交流——美好高校建设评价标准与方法(三)

已有 530 次阅读 2024-3-27 22:48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我的论文交流——美好高校建设评价标准与方法(

 

  美好高校建设的评价方法

美好高校建设评价体系是由多个评价单元组成的复合构成,包括评价目标、评价方案、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指标体系、评价过程与程序、评价效果、评价方法等,可见,评价方法是其中一个功能性的评估单元,为实现评价目标、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提供客观性依据和技术方法基础

(一)美好高校建设的特征

我国现代大学之所以缺乏院校特色,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代大学对其基本社会定位还未厘清。《大学文化应是“育人为本”的文化》中提出大学文化要坚守“育人为本”的主张。现代大学建设的关键仍在于重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打造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分析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文章指出内发创新能力,文化凝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共同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

大学靠什么吸引国内外大批优质学生?主要就是靠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科研、一流的人才培养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大学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舍本求末,缺乏个性,千人一面

综上,大多数教师均认为“育人为本”是高校建设的首要特征。从文化形态而言,美好高校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和谐理念,实施步骤是从培育一流人才,到建设一流的教学和一流的科研,再到以文化内涵的建设为契机,构建大学特色,切实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总的来说,美好高校建设特征能够概括为四个方面:教育性、知识性、社会性、情感性。

教育性

所谓教育性首先意味着有意识地确立教育目的,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美好高校建设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更多的既会做人又会做事的高级专业人才。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教育艺术的教育性作出形象评价:“教育的艺术在于,不仅要使人的关系、成人的榜样以及集体里精心保持的种种传统能教育人,而且也要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作用。”各种大学生的节日活动,校园广播、电影、国际互联网络、BBS,及博客博文等一系列有效方式,把正当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向准备着接受任何教育的、充满生机的大学生群体散播,就像播种机一样,由此可见,美好高校建设发挥作用的方式显著体现在精神文化领域和层面,如校园广场上的名人雕塑等都内在地发挥教育的独特功能。

知识性

高校建设的知识性特征来源于高等学府之教师和学生、及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建设知识家园的组织属性具体表现为人类文化精华的传道、授业等知识活动,以及随之传承的学术和治学的方法、态度、要求和标准此外,大学校园建筑布局是对精神家园最直接的表达,如古老方庭院落及对称布局的纪念广场,师生着装如院士、博士的长袍和方帽,更多唤起大学生的人文情感和求知欲;以及频繁举办有名大师的学术讲座、各种知识性集会等一系列学术活动都在营造知识氛围等,此类知识特征被认为是大学和高校建设最显著的特征

从某种意义的角度,高校建设文化的知识性集中反映了在校园人文精神特征的强化。最显著的校园人文精神体现在百年老校和著名高等学府的校训、校徽和校歌之中。例如中国近代的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首开科学、民主和思想自由之一代学术风气。厦门大学的校训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在学府初创时所立,即“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构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的人文精神传承至今,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由此可见,校园人文精神传统一旦创立,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认同,她就不再只是一所高校的大学精神,而成为“值得赞许的大学灵魂”为全世界的高等学府所共享。

社会性

大学和高等院校具有的显著社会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大学和高等院校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科研创新都需要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中心任务,需要不断提高大学和高等教育服务于生产力发展、国家富强能力才能实现伴随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大学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势必进一步获得释放,大学和高等院校的特色建设因此成为备受重视和探讨中心问题。

情感性

高校建设的情感性源自大学及高等教育所具有的育人本质和人文特征。如适当运用社会舆论评价、传统习惯、沟通疏导、教育感化、文体活动等方式,即所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寓教于乐,寓教于景其中,以理服人和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可谓主、客观兼备,动、静态俱全……不但重视作为内因的自我修养,而且重视作为外因的制度约束。它的教育方式更为周到和全面

(二)美好校园建设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高等学校建设“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层次、多方位、多过程的、从而实现多种效应的动态系统,要了解和推动这个复杂的体系,使之有机地结合,必须对活动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和计划”。由此可见,科学方法无疑是美好高校建设评价系统的客观性、公正性基础依据,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是否判断准确和客观,实践操作中是否简洁易行、同时受到广泛认同,关键在于选择适用的科学方法和多元综合评价策略。

 

2. 高校建设适用的几种评价方法述评

 

按照评价对象具有的多元复杂的系统特征、评价目标具有的多元综合特征,育人为本的思想指导,美好高校评价适用评价方法普遍表现出实践性、多样性与标准化并存、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动静态综合性等共同特征。

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定量研究即采用统计方法、数据测算的方程和算法衡量评价对象的量的表现,具有客观性方法特征,常见的几种方法组合包括:偏差率和回归方程,指标的相关系数和因子分析方法,层次分析理论和建模技术,基于问卷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数据处理等。

定性研究主要采用现象和范畴分析法、语言描述法和逻辑论证法等对事物的性质、特征、评价标准进行研究,从而形成对事物、活动和计划是否有效价值判断。具体方法包括报道、档案、调查资料的文献研究,记述性个别分析法即实地考察

具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特征的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CIS)、层次分析——建模理论(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偏差值——定位分析法,等等。

形象识别系统

CIS即“差别化战略”,具体由三部分构成,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一般情形下,CIS的工作模式是:一是通过理念识别对组织理念、组织精神进行提炼概括,是为CIS的核心和起点;二是将组织理念和精神,进行物化和行为化;三是将组织标识符号化、视觉化传播出去。三个系统工作前后联结渗透,共同塑造组织形象。

学校形象和品牌塑造在大学特色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高等学府的核心竞争力的源地。因此,适当借鉴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技术,及时构建院校形象评价系统,对引导和促进院校树立品牌意识和塑造特色形象有所裨益。从评价方法的技术路线来看,关键在于将院校形象物化,即采用美誉度和知名度表示象限差异,从而形成一个地位象限图示;继而按不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进行地位分类,院校品牌的评价提供一个评价标尺理想模型。

层次分析——建模理论:

层次分析理论(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特(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模仿人的决策思维过程提出的一种综合定性与定量的系统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多复杂系统,特别是难以定量描述的社会系统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首先需要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性质和实现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要素,按照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按不同层次聚类组合,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模型的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最高层——总目标,按实现总目标的重要程度,对方案和指标赋值加权,或进行相对优劣次序的分析。在层次分析法中最根本的算法,是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同时此类的计算和求解并不需要追求太高的精度。这是因为判断矩阵本身就是将定性问题定量化的结果,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人们常常用近似算法求解来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在于系统性特征按照分解、比较、综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决策,成为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实用性——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能处理许多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简洁性——计算简洁,并且所得结果简单明了,容易被决策者了解和掌握。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计算和算法过于机械、简单和追求模糊,反使得评价系统变得更加不灵活,不利于深入和准确的分析。因此,适当采取专家同行评议的办法是克服这个缺陷的一种解决之法。

偏差值——定位分析法

偏差值是根据用于比较的测定值——标准值,包括优秀值、合格值、平均值等。此类方法计算的关键在于得出标准差的值,比如,计算一个集体平均得分的偏差值,即这个标准差是用求得集体的平均得分与每人的得分之差来表示。

如以这样的标准差为基准来表示,则不管处于怎样的分布曲线,都可以很好地说明个人在整体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因此它便于进行相对的定位分析。

计算标准差是一种定量研究,通过构建分布曲线,就可以很好地被用于要素地位的分层和分类分析,显然定量研究须与定性研究的相辅相成才能完成评价目标。

偏差值的局限性在于分布曲线中的区位划分的依据——标准差过于笼统和统一,因此,各区位的界限不清晰,定位分析相对粗略,缺少精准度。

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常模参考

作为绝对评价的基准,通常是根据政府、社会、院校、家长等方面对美好高校建设提出的主体要求而形成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基于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确定关键成功指标和客观性建模技术,进而构建指标体系。

采用与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相适合的标准化测量,同时组合常模参照法,使得评价对象在指标体系中的表现与全国性常模标准之间能够形成比较,重点是通过比较可以对评价标准的客观性、信度和效度提供认识依据,从而提高指标体系的信度和准确性。

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数据资料的可靠性问题和答卷者因个人经验、社会地位和价值观不同而产生个人偏见等问题,使评价尺度明显表现出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尺度越是标准化,越是难以体现每个大学及每个教育过程的灵活性。

常见的对评价标准的应用,如五点式量表。要求被测者在某一尺度(评价标准)上选择一个点,表现为最令自己满意的答案。量表有许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两点式量表,即要求被测试者作出是或否的回答,或者采用五点式量表,要求被测试者指出他们对某一表述是否完全同意、同意、不确定、不同意、极不同意。此类量表方法常常被评价对象用来测试和评定他们自己的活动和成果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让评价者和一些观察家评定他们行为或成果。

综上,量表法可以概括出下列特点,一是分等级评价,如五点式量表,得分4-0,分五等;二是一般给出明确的评价标准,如五点式量表一般提供优秀和合格两个标准;三是客观性通常表现为主观性评价标准和客观性指标数据互为辅助的综合评价;四是量表法的不足一般表现为评价标准因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清晰,从而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主观评价与客观性方法相结合

主观评价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有同行评议和社会声誉调查法概括而言,主观评价通常来自于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出的多方面综合性的判断和评估意见。

主观评价法在美国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获得一定的规模发展。一个典型案例来自于1966年卡特发表的关于美国大学等级分类的论文,这是一份调查报告,只有机械排列着的等级表,但是到1970年止,它的发行量已达到25千册。社会存在对高等院校评价的多方面迫切需求由此可见一。卡特受美国教育审议会的委托,对当时106所大学、29个领域、1663个学科的大学研究院教育程序,分大学研究所属的教师质量和大学研究院效率两部分进行了尝试性评价。

卡特使用的评价方法提供了应用主观评价法的一个典型案例。即从大学教员中选出了学科带头人、指导教授、优秀的年轻研究人员5367名评价委员,要求他们对各大学的、有关自己专业领域的大学研究院程序做出评价。教师质量分6级评价(得分50),其内容为:调查即时的所属大学研究院教员的研究能力,名列前茅的限制在5所学校以内。大学研究院的教育效率性分4级评价(得分30),其内容分为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学生指导、课程、设施设备、研究生院的学生质量等做综合判断。对这两项提问有了4008项有效回答。它们从人文科学的古典语言到工程学系的机械工程,分别对29个领域进行了统计。比如,就化学来说,在两个基准上哈佛大学都居首位。研究生院教师质量的得分是4.95;研究生院教育效率性得分为2.75分。

卡特不仅依靠同行评议对专业领域进行了综合性的“主观评价”,同时他严肃地进行了对调查结果的依赖性的统计检查。从而明确地推断出:靠主观评价的等级,和依据教师薪金、图书馆充实度等量的指标评出的等级,有着极其密切的。这种研究为以后的大学建设评价设计了方案。

总之,主观评价普遍具有的精英倾向,即常常向优秀、顶尖的院校倾斜,相对忽视了较低等级学校群的独立性,同时也容易忽略大学之间、或专业领域之间的多样性。因此,较为妥当的处理之法,即将主观评价和量化研究等客观性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比如,教师质量的量化处理,可以选择一部分关键性量化指标如:从政府等校外团体拨来的研究资金、教师的薪金、博士学位所有率、出身学校、从教年限、外国旅行次数,等等,上述指标均可以用做教师评价或研究院效率评价的测量指标。

动态追踪考察法

动态追踪考察法相对于静态研究法来说是具有连续性、更新数据和过程追踪性的一类实证方法。某些种类和领域的评价比较适合应用动态追踪的方法,比如,毕业生质量追踪评价在城市竞争力研究方面,较早引入追踪法侧重对城市地位、价值及价值重心的变迁进行综合评价。上述评价方法的特点是连续的周期性系统研究,具有追踪法的功能,此类功能对比较有关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是非常有价值的。追踪考察、实地考察、座谈会等实践方法均具有客观性资料录与主观性评价相结合,以及突出反映“实践性格”——重视应用性的优点

综上,评价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目的,而评价方法将随着评价主体的要求和客体特性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和标准化并存的特征,就美好高校建设评价来说则具备实践性、多样性与标准化同时并存的特征。因此,笔者侧重诠释定量与定性、客观与主观、静态与动态研究等多种方法的整合研究法,旨在高校建设评价活动的实施和问题解决有所益。(TClizz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43736-1427170.html

上一篇:我的论文交流——美好高校建设评价标准与方法(二)
下一篇:我的科研笔记(三)卓越的学院与荣誉课程(TClizzy)
收藏 IP: 218.68.147.*|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9: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