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hao6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hao612

博文

文学中的万千气象——红楼“雪珠儿”趣解

已有 1670 次阅读 2023-3-3 17:17 |个人分类:文学中的万千气象|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气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中自然也少不了关于天气现象的描写,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生活中并不常见的一种——“雪珠儿”。

“雪珠儿”为何物

据笔者统计,“雪珠儿”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第八回“二宝比通灵”一节。薛宝钗染恙,贾宝玉去梨香院探望,没承想林黛玉也来了,场面好不尴尬。宝玉看到黛玉外面穿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便问是否下雪了,随身的婆子答道,下了半日“雪珠儿”。第二次是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一节。香菱、湘云等人正在蘅芜苑玩闹,恰好宝琴来了,宝钗便问所披的斗篷从何而来,宝琴笑着说因下“雪珠儿”,老太太给的。那么,《红楼梦》中两次提到的“雪珠儿”到底是何物呢?

从字面意思看,“雪珠儿”是一种球形的小颗粒,虽呈球形但不那么紧实,而是像雪一样蓬松。《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有34种天气现象,在固态降水部分,有这样一种天气现象——霰,它是一种由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颗粒组成的固态降水,直径2~5毫米,下降时常呈阵性,松脆易碎。两相比较,霰与“雪珠儿”十分相似。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霰的存在。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道:“霰,稷雪也。”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说:“霰,星也。水雪相搏,如星而散也。”霰还有许多别名,如雪子、雪糁、软雹等。在英语中,它被称为snow pellet。综上所述,把“雪珠儿”看作霰是恰当的,也就是说,“雪珠儿”是霰的别名之一。

“雪珠儿”的产生过程

雪花和“雪珠儿”都是由雪晶演化而来。当气温在-6~-15℃时,如果云中的小水滴遇到尘埃颗粒,就会冻结成冰核。由于贝吉龙效应,冰核会不断捕获漂浮在它附近的水汽,从而不断增长成冰晶,冰晶又不断增长成雪晶,这个过程就叫雪晶的凝华增长。据统计,雪晶的形态有120多种,常见的有枝状、板状、针状、棱状等。限于篇幅关系,以下以常见的枝状雪晶为例。

雪晶形成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正是在下落过程的不同经历,造成了雪花和“雪珠儿”的分别。在此不得不提及一个关键“人物”——过冷水滴。过冷水滴是温度低于0℃但仍保持液态的水滴,当碰到0℃以下的固体物质时,过冷水滴就会粘在上面并迅速冻结。

如果雪晶在下落过程中碰到了过冷水滴,那么过冷水滴就会像胶水一样粘到雪晶表面并冻结(这些冻结在雪晶表面的冰叫凇);过冷水滴越聚越多,从而形成了霰,这个过程叫雪晶的凇附增长。如果雪晶在下落过程中没遇到过冷水滴,而是遇到了自己的“同胞”(雪晶),它们之间就会搂搂抱抱、拉拉扯扯,相互粘连、抱团,从而形成雪花,这个过程叫雪晶的丛集增长。需要指出的是,雪晶之间的拉扯是有条件的,在0℃层附近,雪晶表面比较潮湿,相当于涂了一层胶水,这给雪晶之间的抱团提供了便利。

为何雪和霰会同时出现

既然雪和霰的形成条件差别很大,为何它们有时会同时出现呢?鉴于雪和霰经常孕育在积层混合云中,下面就以这类云为例,通过一张照片来进行解释。

通俗来讲,积层混合云就是在大范围的层状云中镶嵌了一些小的积云(对流云)。照片中远处的云好似连绵群山,其中比较平缓的是层云,凸起的是积云。积云中有比较强盛的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中含有大量的水汽,因此,积云中含有大量的过冷水滴。而层云中的上升气流比较弱,水汽没那么充沛。如果积层混合云的云顶足够高、温度足够低,那么层云和积云的顶部都可能产生雪晶,层云中的雪晶可以形成雪花降落到地面,而积云中的情况则比较复杂。由于积云中过冷水滴的分布不均,有的雪晶碰到过冷水滴后形成了霰,有的则侥幸躲过过冷水滴的“骚扰”而形成雪花降落到地面,这时雪和霰就会同时下落了。

了解了霰的出现规律,就可以回答“《红楼梦》第八回中到底有没有下雪”这个问题了。黛玉到梨香院时下的是“雪珠儿”,尔后在那儿吃饭、玩耍,待了相当长的时间。饭后,黛玉和宝玉仍然是穿着雨具回去的,说明室外仍然有降水。由于“雪珠儿”往往呈阵性,持续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据此推断,随着冷空气的不断入侵,贾府上空的天气现象经历了由“雪珠儿”到雪的转变。也就是说,黛玉和宝玉离开梨香院时,外面正在下雪。

(原载《百科知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39196-1378775.html

上一篇:文学中的万千气象——南北春雨下出不同性格
下一篇:文学中的万千气象——诗经《邶风·终风》中究竟有没有下雨?
收藏 IP: 110.249.163.*| 热度|

1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