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讲解,取得高分的秘诀是?
——基于2023年河北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的考察
2023年河北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于4月28日落下了帷幕。本次大赛报名人数为历年之最(线下),且质量有大幅提升,嗯,换种表述就是,怎一个“卷”字了得。
决赛现场(浩云摄)
据笔者的历年观察,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大致经历了3波“卷”:
第1波是主持人的参赛。天气主播们台风稳健、表达清晰,成了大赛之初赛场上的“弄潮儿”;
第2波是交叉学科的运用。代表作品有《红楼雪珠儿漫谈》《智斗山洪》等,这可以看作是业务型选手对主播型选手的一次“反击”。诚如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解读万千气象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国的气象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蕴藏了数之不尽的科普素材,文史+气象+古装,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新俊逸的讲解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这种风格在今年的比赛中也有不少选手采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用武侠的角度讲团雾(浩云摄)
诗词角度讲“锋”(浩云摄)
第3波是科研、业务成果(或经验)在讲解中的运用。扎实的研究,丰富的经验,独到的讲解,直接让buff(增益效果)叠满,将科普讲解的质量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在本年度的比赛中,该特征比较明显。
下面主要从内容角度来进行评述,并分析一下取得高分的秘诀,提出解决对策。
1.与业务、科研成果的结合。
评述:未发现重复或内容相似者。充分说明大气科学这门学科可以讲的内容很多并且与其他行业联系紧密(交叉学科类的选题也不少)。讲气象要素的,如,气温、湿度、风等;讲天气现象的,如,大风、春雨、雪等;讲气象灾害的,如,高温、沙尘暴、焚风等;讲观测的,如,卫星(新上的风云3G降水星被多个选手提到)、雷达、雨量器等。学科交叉类的,如,酒与气候、交通与气象、电力与气象、风物与气象、灾情收集、智慧气象等等。总之,选题的质量比往届有大幅提高。
秘诀:基于科技成果、业务经验的原创科普作品更容易俘获评委们的心。比如,作品《被误会的温度》在本次决赛中掀起了第一个小高潮。光从题目上看,并不出众,无法是讲气温与体感温度那些事儿,但是选手的讲解结合了自己17年(注意,是数字17,不是2017年)的气象主播经历,结合了为公众答疑解惑的经历,讲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被误会的温度
类似的作品还有不少,比如《智慧气象,让城市感受风云冷暖》《“泛在+智能”感知 让灾害无处遁形》《车内高温到底有多恐怖》等。
结合本职工作,科技成果和业务进行讲解
那么,为什么选题需要基于科技成果?一个朴素的道理就是,如果所讲的是讲解者亲身经历、亲自参与的相关研究成果(或业务中的问题和思考),那么,便可以让大家直接沉浸到讲解中(大家都有一颗八卦的心),结果就是,公众更愿意相信讲解内容、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这跟“知识搬运”型的科普有本质区别。当然,科普讲解本身并不排斥知识搬运,只是,在越来越“卷”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作品越来越难以出彩了。
很明显,基于科技成果、业务经验的原创科普作品,不用担心选题重复(因为每位选手的岗位不同,每个地市的业务也有所不同),具有地方特色,顺带为本单位开展的业务和工作做了宣传,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对策:加强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科普转化。其实,气象领域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课题立项,很多成果处于“身在闺中人不识”的状态。
科研项目聚焦的是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聚焦的是业务中的痛点和难点,从选题上来看,这些都是科普讲解的好题材,基于科研成果的科普作品比用度娘拼出来的作品,显然高了一个档次。
所以,如何将科技成果装扮、包装,走上前台,贴近公众,是今后科普工作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需要相关课题组成员与科普工作者共同努力。
2. 根植于传统气象文化。
如前所述,传统气象文化源远流长,蕴藏了数之不尽的科普素材。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传统气象文化是气象科普中无法回避的内容。文史+气象会产生非常好的科普作品,但如果内容不扎实,会被打上“附庸风雅”“投机取巧”的标签。
评述:本次大赛中也有关于物候、节气、谚语、气象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作品,但大多数的内容比较单薄,与业务、科研结合不紧密,给人以“讲得比较泛泛,比较空洞”的感觉。还有就是,河北地方特色不突出,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导致竞争力比较弱。当然,从根上说,在于缺乏相关的研究做支撑。
《懂天气的“它们”》是这类题材中的优质作品。该作品讲的是物候,但也结合了气象史、诗词和气象部门开展的相关业务,美中不足是对所在单位的业务一笔带过,未展开讲述。
物候与现代气象业务结合
秘诀:不要用度娘。不建议讲跟本职工作、地域等无关的内容。
对策:扎实开展气象文化领域的研究。这类研究属于文理交叉类,耗时长、见效慢,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大量资料,也未必能对某一个问题考证清楚,因此,很多人对该方向的研究敬而远之。
如果想做这方面的研究,必须得做好牺牲业余时间的准备,多查文献资料、多积累,经过一段时间的爬坡上坎之后,大家会发现度娘中的很多内容其实是错误的,就会自然而然的远离“靠度娘,搬运知识”这一写作模式。总之,相关研究应扎扎实实做起来,为气象科普提供有利支撑。在此也呼吁有关方面加强对气象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研究,让这个领域不再尴尬。
不知不觉,河北的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已经举办了5年,许多选手借助省气象科普大赛的选拔,冲到了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省级的气象科普讲解大赛中,河北的大赛绝对是“地狱”模式,但也是一场饕餮盛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祝愿气象科普大赛越办越好!
(本文首发于公号:浩云文学气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