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浩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内容丰富,生动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社会与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很多寓意是借助天气现象来表达的,《国风·邶风·终风》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那么,这首诗中有没有提到雨呢?
《国风·邶风·终风》,原文如下: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诗经译注》[1]
本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丈夫既恨又爱的复杂心理,共有四章。每章的前两句都是讲天气现象的,共涉及风、暴、霾、曀、雷等。不难发现,这些都是坏天气。
《诗经》中最为常用的手法便是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者比此物也[2]”“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3]”。可以看出,诗人是用这些坏天气来比喻渣男的坏脾气。
那么,该诗提到的天气现象中有没有雨呢?有的读者可能会疑惑了,“看了八遍,也没发现雨在哪儿啊?!”其实,问题就出在“暴”字上。大家可能觉得,暴是暴风的意思,是用来对风进行补充说明的,是为了突出风力之大。一直以来,许多学者也持类似观点。但这种解释的一个硬伤就是,暴的意思跟下面霾、曀的意思是不对应的。结合后文我们不难发现,霾,即沙尘天气(注:现代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多由人为因素引发,与古汉语中的霾意思并不相同)是由风引发的天气现象而非对风这一天气现象的描述和补充;曀是由风引发的云量增多,进而导致的天空阴沉现象,也不是对风这一天气现象的描述和补充。既然霾和曀都跟风不是同一种天气现象,同样的,我们也有理由怀疑暴和风并不是一回事而是两种并列的天气现象。
经过一番考察,笔者发现在《说文解字》“瀑”词条下,有这样的解释:(瀑)疾雨也。一曰沫也。一曰瀑,資也。从水暴聲。《詩》曰:“終風且瀑。”平到切。
孫⽒重刊宋本《说文解字》十一上(水部)二十叶
除此之外,在《齐诗》中,此处“暴”亦作“瀑”,并解释为“疾风暴雨”。根据《说文解字》和《齐诗》提供的线索,笔者认为《终风》一诗中的前两句应当是“终风且瀑,顾我则笑”,其中瀑是疾雨的意思。只有这样解释,瀑(暴)的含义与霾、曀才更协调。那么这两句可以翻译为,整天刮风、雨也急,你对我戏弄又调笑。其余与霾、曀有关的几句则可译为,“整天刮风、沙尘大,希望你能来看我”“整天刮风、天阴沉,没有阳光、天昏昏”。
暴、瀑二字为何会出现误传和混淆呢?原来,在古汉语中,二者是同源字。二字同音(均读bao)且义相近(暴有疾速之意而瀑的本意为疾速下落之雨),故而同源。
综上所述,该诗首句当为“终风且瀑”,瀑便是由疾风引来的骤雨。也就是说,诗中不仅下了雨,而且还下得相当急促。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6页。
[2] 【宋】朱熹集注:《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页。
[3] 【宋】朱熹集注:《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页。
(本文首发于“气象家园”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1 1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