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ff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ffer

博文

《双一流方案》五项任务草根说

已有 6205 次阅读 2015-11-6 20:2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双一流方案》五项任务草根说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公开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是我国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将是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的战略性部署。

从《方案》看,此项举措将打破高校原有身份,引入立项竞争机制,统筹考虑支持范围。不歧视、不摊派,不重复。

草根说:

1、只要有特长,能干好,校校有机会,个个有可能。

2、只要不努力,不真干,支持没希望,老本吃不长。

3、只要有重复,同质化,共享是方向,统筹齐商量。

对国家而言,《方案》吹响了冲击高等教育强国的冲锋号,对高校而言,《方案》注入了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心针。各大高校相信已经进入了认真摸清家底,明确定位,找准方向的关键阶段,毕竟离2016年《方案》新一轮建设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方案》提出了5项建设任务。

草根说:

对五大任务总结为5个词,分别为“聚人才、育英才、重科研、扬文化、促发展”

 

1、建设一流师资队伍(聚人才)。重在汇聚一批师德高尚、水平高端的领军人物(攻坚战),重在开展优秀团队建设(集团战),重在培养中青年骨干(持久战)。

草根说:

(1)一批高校必将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高等教育愈加重视的时代大有所为,以越来越接近国际标准的薪金(甚至赶上或超越),越来越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高水平人才。

(2)希望尽量避免都用国家投入造成对人才的非正常竞争现象。

(3)新老人才的待遇平衡问题一直是个难题。

(4)管理人员虽未战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未为高校发展指标做出直接贡献,但管理人员也是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支重要队伍。遗憾的是《双一流方案》似乎未涉及。

2、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育英才)。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创业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草根说:

(1)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要义,其在高校中的位置放在多高都不过分。生源是入口,毕业生是出口,如果将学生比作大学培养的产品的话,除了关注毕业生质量外,其实也应该关注出口和入口之间的差距,差距更能体现培养水平。

(2)方案将创新、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了创业教育与创业引导在人才培养环节的地位。实用主义是对这个要求的较好诠释,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接轨,在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方面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3、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重科研)。强化问题导向,改变作业方式,明确发展重点,优化评价体系,提升原创能力。

草根说:

(1)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基础,是发挥好社会服务功能的前提。

(2)根据方案要求,大学需要对科研重点方向有所选择,择优择重,有所取舍。研究问题趋向重大问题和学术前沿。研究方式需加强交叉合作。评价体系需多元,学术环境需宽松。

(3)科研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风投,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和预见性,因此评价科学化既是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难的任务,或者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评价科学化或许只能在特定目标的设定之下相对科学。我们不应只观测量化的指标评判科研工作,更应看到其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效,但评定者和决策者的水平与魄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宽容失败,但各大学可以承担多少次失败的成本需要各自认真测算。

4、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扬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融入教化育人。

草根说:

(1)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是重中之重,对家,对校,对国,对社会均是。

(2)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建立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事,应该从学前就已开始,应该贯穿于人自生开始的受教全过程。想起国庆节8岁女儿对同龄儿童做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调查,结果出乎意料。(调查结果初步统计: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677932&do=blog&id=933152

5、着力推进成果转化(促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校与产业互动,打通高校到产业的链条,推动多要素融合,增强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草根说:

(1)高校有很多的科研成果,可是转化率极低,除缺乏转化机制和转化能力外,更重要的是研究与应用的脱节,为研究而研究,为专利而专利,很多研究成果其实在现阶段毫无转化价值,因此难以转化。(并非说不该有如此研究,也没有贬低之意)

(2)将转化考虑在研究前期或初期,为社会实际需求开展研究,促使研究落地,应是促进转化的有效方式。需要大学积极走出大学,与政府合作,与企业合作,与各类社会组织合作,把握社会需求,开展实用研究。

(3)促发展的过程中有诸如收益分类问题、成果产权问题、研究人员下海问题等需要制度的保障,不但大学本身通过改革建立新机制,更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加以引导和保障。

2015年11月6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77932-933860.html

上一篇:陪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调查工作的感想
下一篇:数(图)读《双一流方案》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目标
收藏 IP: 202.112.9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