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nrongchen

博文

征集侵华日军在山西偏关老营一例活体解剖中国人的线索

已有 4438 次阅读 2014-2-26 09:09 |个人分类:抗日|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日军, 线索, 活体解剖, 山西偏关, 老营

征集侵华日军在山西偏关县老营一例被活体解剖人的线索

                                              陈满荣

有一本书,书名《たちが中国ごしたこと  中国帰還者連絡会びと》,著者星徹。日本绿风出版2002年。

该书由叶世纯,张应祥,刘雨珍译,刘雨珍校订,书名《日本老兵忏悔录》,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8。书中25-28页中,是涉及到活体解剖受害者的日本军官渡部信一的回忆和忏悔部分。

2000916,现住三重县83岁的渡部信一来到原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内。“我做过很多对不起中国的事”,“上级和国家当然有责任,但是事情是我亲自干的,我该负执行者的责任”。

1917年出生的渡部信一讲到,1935年从家乡爱知县考入东京齿科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齿科大学”),并于19393月获得牙科医师执照,同年该校毕业。193912月在名古屋正式参军,随部队来到中国大陆。分到驻山西省北部的第26师团独立步兵第11联队第2大队第7中队,驻防老营堡。该联队以防止苏联南下为其主要任务。

1940.2.11,就在偏关县老营,渡部信一和军医少尉,将一名当地壮年男人在露天的土台子上进行活体解剖。

渡部信一的回忆:

2.11是“纪元节”,早上向位于东京的皇宫进行遥拜后,并没有平常的训练。渡部约于上午9时去医务室,和军医一起走出城门,来到一处小山岗。那里有几个老卫生兵等着,另外一个三四十岁农民打扮的健壮男人,他的眼睛已被蒙了起来。几天前,渡部曾看到过两个同样的男人被干部培训班的培训生练习刺杀时活活刺死,估计这个是那次剩下的。男人并未抵抗,卫生兵给他注射了麻药让他沉睡。渡部等助手扒掉那男人的衣服,将那冻硬了的土地当做手术台,用军靴踩住那男人的手脚,令他动弹不得。

军医发话“现在开始我们做摘除阑尾手术。”然而,他刚刚当上内科大夫,还没有过手术经验,根本不知道阑尾在哪个部位。当然,渡部本人也无手术经验。估计阑尾在腹部的右下方,军医便在右下腹部用手术刀切开一个很大的口子。渡部双手拿着开腹钳,用力向两侧拉开切口。然而正常的阑尾很小,军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气急败坏地命令道:“把肠子全部掏出来!”渡部竭尽全力,用手掏出全部肠子,把阑尾指给军医看。但是,此时军医贫血病发作,怒吼:“行啦!行啦!把肠子放回去!”渡部拼命往那人肚子里塞肠子,可怎么也放不好。军医再次犯了急,大喊:“别弄啦!别弄啦!!”渡部和几个卫生兵,只得给草草塞进的肠子包上一层纱布,将那男人拖出二三米,扔进事先挖好的深坑,并用手枪打穿了他的头部

 

关于这个在老营城外被活体解剖者的所有信息:施暴者之一是渡部信一;根据万年历书,事件发生于公历1940211,农历是大年初四。地点在老营堡城门外一个小山包,老营堡有几个城门?这个山包在东西南北哪个城门外?没有记载;被害者是一个三四十岁农民打扮的健壮男人,如果后来人获得该被害人头骨,其上应该有枪击的痕迹,因为在解剖后将其扔到距离解剖他的小山包二三米的事先挖好的坑里,并用手枪打穿他的头部。受害者的出生年份应该在1900-1910年之间,正值壮年。

有几种可能:被日军杀害者的家人全部遇难,所以无人寻找被害者或者我们无法知晓是否有人寻找过;或虽有家人或后人寻找,兵荒马乱无从查找;或者被害者是游击队员(因为是一个健壮男人),战争中的牺牲是正常的,无法查找,或许很多牺牲的战士都无法统计,如果是游击队员,又是外地人,当地老百姓当然不知道有这个人。(按照当地风俗推测:大年初四再怎么乱也该有人知道家人失踪了出去寻找)。老营位于山西与内蒙古交界区域,考虑到人员往来,受害人也有可能是内蒙人。

 

向全社会征集被害者线索:经证明所提供的线索真实且较有价值,可获得适当数量的信息费。Emailmanrongchen@aliyun.com

2014.2.2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4398-771091.html

上一篇:山西太原山西省委附近爆炸
下一篇:马来西亚是否已经完全公布了马航MH370失联的谜底?
收藏 IP: 122.195.1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