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东晓在2013年写了一篇博文:博士的痛苦来自封建文化(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84007-733967.html)。有一个观点:中国封建科举制度造成一个概念,书读得越多越好、越有社会地位,书中自有黄金屋,人们于是把博士当成了读书,而不是发现。
我想扩大一下。博士这么优秀的群体都存在这个观念,想来整体社会观念怕也如此。现代年轻人的“躺平”正好打破了这一观念。
与200年前相比,当代社会已经非常发达,人们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小了很多。古人都能生存,生活得很好,我们当代人的生活自然是幸福的。人们完全可以以生活为目标,而不是以生存为目标。人就是要快乐生活,而不是觉得自己还应该“怎样,怎样”。很多时候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因为上清华北大就那么多人,虽然清华北大很不错,但他们并不见得快乐幸福。大城市承载的人口有限,没必要向大城市冲。鱼翅虽好,不可能人人当菜吃,毕竟鲨鱼数量有限制。
如同亚当斯密所说,社会分工导致生产力提升,每个人工作也不是因为慈悲,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自私。当代社会同样如此,我们生存、生活并不是因为某些人的仁慈,所以我们不用心怀感恩。
脚踏大地,头顶蓝天,我们更应该好好生活。在庄子里有一个故事,一只乌龟被抬上供桌,表面上荣耀,但他更希望生活在淤泥里。一棵大树被人顶礼膜拜,挂满了各种东西,不如不被膜拜,自由生长。
人何尝不是如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4 0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