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10汝墳·總10

已有 2671 次阅读 2022-3-3 08:44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君纣暴虐毁国门,

臣士愚忠伏临轩。

汝墳妇勉夫厚事,

免害父母难辩言。*

*和朱庆余《宫中词》韵: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朱庆余(797-?),唐代闽中今福建人,另说越州今浙江绍兴人。29岁中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受张籍赏识。有《朱庆余诗集》。

笔记资料源于可复制繁体版《四库全书》,打字软件有记忆,故行文繁简夹杂。

文中带*号者为拙笔所加。

目次:一、原诗 二、汝墳·小序 三、章字词解  四译诗

一、原诗

共三章,每章四句。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nì)如调(zhōu)飢。

·遵彼汝墳,伐其条肄(yì)。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鲂(fáng)鱼赪(chēng)尾,王室如燬(huǐ)。虽則如燬,父母孔邇(nǐ)。

二、汝墳·小序

《毛诗序》:“《汝墳》,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墳之國,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也。”

郑箋:“言此婦人被文王之化,厚事其君子。”

郑、孔认为,此詩的妇人行为体现了文王道德之化行。毛傳认为夫人的行为是“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郑认为妇人的行为是,“厚事其君子”;孔疏认为妇人被文王德化的行为,是对其作为大夫的丈夫“先闵”、后“劝勉”,但主要是 “猶復勸勉之以正義不可逃亡”,“勸之盡誠……臣奉君命,不敢憚勞,雖則勤苦,無所逃避,是臣之正道”。这就是毛傳所说的“勉之以正”。

臣事君不背叛,是为臣的德与道。这个思想正是《詩經·大序》中所阐述的守周礼的思想:对君的不当行为,臣应“谲谏”(委婉建议和批评,*但不背叛),这是臣忠;君对臣則应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是君诚。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髓之一,用不好是糟粕,用得好是精萃。

《詩·大序》对臣君秩序的阐释,隐含着这个秩序稳定所需要的平衡条件,或者说某种具有“平等”或“民主”的要素。臣忠与君诚是相互依存的。《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法国作家托克维尔认为:“引导下层把上司从领导的职位上拉下来的隐秘本能……不是法国人所固有的,而是一种民主的本能”;如果发生这种事情,那多半是因为“凡是没有天才而发迹的人,都难于得到人民的好评(《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1991,第225页)。

托克维尔对上司的“天才”要求,可以扩展为“德才配位”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开国君王一般传不到几代就开始出现君主德才不配位的情况,以致随后出现经济凋敝、内患外扰,宫廷内乱和百姓造反。如果我们把“君、臣”,换成“上、下级”,把对上级的要求优先于对下级的要求,則《大序》的上述思想在现代社会、企业和各种团体的管理中,还是有运用价值的。

孔疏:“作《汝墳》詩者,言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於汝墳之國,婦人能閔念其君子,猶復勸勉之以正義不可逃亡,為文王道德之化行也。……言汝墳之國,以汝墳之厓,表國所在猶江漢之域,非國名也。閔者,情所憂念。勉者,勸之盡誠,欲見情雖憂念,猶能勸勉,故閔而後勉也。臣奉君命,不敢憚勞,雖則勤苦,無所逃避,是臣之正道,故曰‘勉之以正’也。閔其君子,首章、二章是也。勉之以正,卒章是也。定本‘能閔’上無‘婦人’二字。”

朱熹《诗序辩说》没有批评《汝墳·小序》,只是照抄了一遍。这说明朱熹是认同《汝墳·小序》以及郑注孔疏所表的价值观的。

三、章字词解

第一章: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未見君子,惄(nì)如調(zhōu)飢。

遵彼汝墳,伐其條枚

】毛傳:“遵,循也。”朱傳同。

汝墳】毛傳:“汝,水名也。墳,大防也。陆音义:“《常武》(*《诗经·大雅·荡之什》)傳云:墳,涯也。”

孔疏:“《釋水》云‘汝為濆’。傳曰‘濟汝’,固知是水名也。‘墳,大防’,《釋丘》文。李廵曰:‘墳謂厓岸狀如墳墓,名大防也。’故《常武》傳曰:‘墳,厓’。《大司徒》注云:‘水厓曰墳。’則此墳謂汝水之側厓岸大防也。……李廵曰:‘江、河、汝旁有肥美之地名。’……汝所分之處有美地,因謂之濆(*康典第603页:濆“fén《说文》:水厓也”)。箋、傳不然者,以彼濆從水,此墳從土,且伐薪宜於厓岸大防之上,不宜在濆汝之間故也。”*其他人认为墳是堤,李巡认为是水流之间的肥地。

朱傳:“汝水,出汝州天息山,徑蔡潁州入淮。墳,大防也。”*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有资料说王莽执政新朝期间乱改地名,把汝阴县改名为“汝坟”。

康典第1336页:防“《说文》,隄也”;康典第1345页:隄“《正韻》:岸也。…《禮·月令》:修利堤防”…《前汉·沟洫志》作堤”。

條枚】毛傳:“枝曰條,幹曰枚。”朱傳同。

孔疏:“枝曰條,幹曰枚,無文也。以枚非木,則條亦非木,明是枝幹相對為名耳。枝者木大,不可伐其幹,取條而已。枚,細者,可以全伐之也”。

郑箋:“伐薪於汝水之側,非婦人之事,以言已之君子賢者,而處勤勞之職,亦非其事。”

孔疏:箋之“伐薪……其事”,“知婦人自伐薪者,以《序》云‘婦人能閔其君子’,則閔其君子,是汝墳之國婦人也。經言‘遵彼汝墳’,故知婦人自伐薪也。大夫之妻,尊為命婦,而伐薪者,由世亂時勞,君子不在,猶非其宜,故云‘非婦人之事’。婦人之事,深宫固門,紡績織紝之謂也。不賢而勞,是其常,故以賢者處勤為非其事也。”

*郑、孔皆认为,妇人是大夫之妻,砍柴不是其所职,本应居家做女工。

未見君子,惄(nì)如調(zhōu)飢

惄(nì)】毛傳:“惄,飢意也”;朱傳同。郑箋:惄,思也。未見君子之時,如朝飢之思食。陆音義:“惄,乃歷反。《韓詩》作愵音。” 朱傳:“惄,音溺。”

孔疏:“《釋詁》云:‘惄,思也。’舍人(*官名见《周礼·地官·舍人》)曰:‘惄,志而不得之思也。’《釋言》云:‘惄,飢也。’李廵曰:‘惄,宿不食之飢也。’然則,惄之為訓,本為思耳,但飢之思食,意又惄然,故又以為飢。惄是飢之意,非飢之狀,故傳言‘飢意’。箋以為思,義相接成也。此連調飢為文,故傳以為飢意。《小弁》(*《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biàn)》)云:‘惄焉如擣(*dǎo同捣)’,無飢事,故箋直訓為‘思也’。此以思食比思夫,故箋又云:‘如朝飢之思食’”。

調(zhōu)】毛傳:“調,朝也。”陆音义:“調,張留反,又作輖音同。” 朱傳:“調,音周”;“調,一作輖重也。” 康典第1141页:调“zhōu又…張流切,音輈。朝也。《詩·周南》未見君子,惄如調飢。《毛傳》調,朝也。

 章解

孔疏:第一章“遵彼……调饥”,“言大夫之妻,身自循彼汝水大防之側,伐其條枝枚幹之薪,以為已伐薪,汝水之側,非婦人之事,因閔已之君子,賢者而處勤勞之職,亦非其事也。既閔其勞,遂思念其事,言己未見君子之時,我之思君子,惄然如朝飢之思食也。”

朱傳:“汝旁之國,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婦人喜其君子行役而歸,因記其未歸之時,思望之情如此,而追賦之也。”

第二章:遵彼汝墳,伐其条肄(yì)。既見君子,不我遐棄。

遵彼汝墳,伐其條肄(yì)

】毛傳:“肄,餘也,斬而復生曰肄。” 陆音義“肄,以自反。”朱傳:“肄,音異。”

孔疏:“肄,餘也,斬而復生(*朱傳同),是為餘也。……是肄為復生之餘。”

見君子,不我遐棄

既,遐】毛傳:“既,已。遐,遠也。” 朱傳:“遐,遠也。”

郑箋:“云已見君子,君子反也,于已反得見之,知其不遠棄我而死,亡於思則愈,故下章勉之。”

孔疏:箋之“已见……勉之”,“言不遠棄我,我者,婦人自謂也。若君子死亡,已不復得見, 為遠棄我。今不死亡,已得見之,為不遠棄我也。然君子或不堪其苦,避役死亡;或自思公義,不避勞役,不由於婦人。然婦人閔夫之辭,據婦人而言耳。鄭知不直遠棄已而去,知為王事死亡者,以閔其勤勞,豈為棄已而憂也。下章云‘父母孔邇’。是勉勸之辭,由此畏其死亡,故下章勉之”。

孔疏:《詩》之“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不我遐棄,猶云不遐棄我。古之人語多倒,《詩》之此類衆矣。婦人以君子處勤勞之職,恐避役死亡,今思之,覬君子事訖得反,我既得見君子,既知不遠棄我而死亡,我於思則愈。未見,恐其逃亡,既見,知其不死,故憂思愈也。”

 章解

 朱傳:“伐其枚而又伐其肄,則踰年矣。至是乃見其君子之歸,而喜其不遠棄我也。”

 第三章:鲂(fáng)鱼赪(chēng)尾,王室如燬(huǐ)。虽則如燬,父母孔邇(nǐ)。

鲂(fáng)鱼赪(chēng)尾

陆音義:“魴,符方反,魚名。赬,勑貞反。《说文》作‘䞓(chēng)’,又作‘赪’,并同”。

毛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

朱傳:“魴,音房”;“魴,魚名,身廣而薄,少力,細鱗”;“赬,音蟶”;“赬赤也”:“比也,魚勞則尾赤。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

康典第1463页:“…符方切,音房。《說文》赤尾魚。或从㫄作。……陸璣《疏》魴魚,廣而薄,肥恬而少力,細鱗,魚之美者。《爾雅·釋魚》魴魾(pī)。《註》江東呼魴魚爲鯿。一名魾。梁水魴尤美,故鄕語曰:居就糧,梁水魴。《正字通》魴魚小頭縮項,闊腹穹脊,細鱗,色靑白,腹內肪甚腴。又姓”。

孔疏:“《釋器》云:‘再染謂之赬。’郭云:‘赬,淺赤也。’魴魚之尾不赤,故知勞則尾赤。哀十七年《左傳》曰:‘如魚赬尾,衡流而彷徉。’鄭氏云:魚肥則尾赤。以喻蒯瞶(*卫灵公(前540-前493年太子)淫縱。不同者,此自魴魚尾本不赤,赤故為勞也。鄭以為彼言彷徉為魚肥,不指魚名,猶自有肥而尾赤者。服氏(*服虔)亦為魚勞。”

王室】朱傳:“王室,指紂所都也。”*即此詩写于文王时。

燬(huǐ)】毛傳:“燬,火也。” 陆音義:“燬,音毁(*朱傳同)。齊人謂火曰燬。郭璞又音貨。字書作‘尾’,音燬。《說文》同。一音火尾反。或云椘人名火曰燥,齊人曰燬。吴人曰:尾,此方俗訛語也。”

陈第卷一:“燬,音喜”。

郑箋:“君子仕於亂世,其顔色瘦病,如魚勞則尾赤。所以然者,畏王室之酷烈,是時商王紂存。”

孔疏下文说,郑笺上句的“君子”是指“士”,即大夫而非君主,更非庶人之妻,詩者是大夫之妻;此詩的时代背景应当是商王纣时。有研究者揣测此詩写于周平王时,近于鬼扯;此错根源于读《詩經》只读n传手的资料,不读《毛诗注疏》,读朱傳也马虎。

“言君子仕於亂世,不斥大夫士。王肅:‘當紂之時,大夫行役’。王基云:‘汝墳之大夫久而不歸。’樂詳(*三国时曹魏大臣和学者)、馬昭、孔晁、孫毓等皆云大夫(*马、孔、孙皆西晋人),則箋云仕於亂世,是為大夫矣。若庶人之妻,《杕(dì)杜》言‘我心傷悲’,《伯兮》則云‘甘心首疾’,憂思皆在於情性,豈有勸以德義,恐其死亡若是乎!《序》稱‘勉之以正’,則非庶人之妻。言賢者不宜勤勞,則又非為士,《周南》、《召南》述本大同。而《殷其靁》召南之大夫遠行從政,其妻勸以義,此引父母之甚近,傷王室之酷烈,閔之則恐其死亡,勉之則勸其盡節,比之於《殷其靁》,志遠而義高,大夫妻於是明矣。雖王者之風,見感文王之化,但時實紂存,文王率諸侯以事殷,故汝墳之國,大夫猶為殷紂所役。若稱王以後,則不復事紂,六州,文王所統,不為紂役也。箋以二《南》文王之事,其衰惡之事,舉紂以明之。上《漢廣》云:‘求而不可得’,本有可得之時,言紂時淫風大行。此云‘王室如燬’,言是時紂存。《行露》云‘衰亂之俗微’,言紂末之時,《野有死麕》(*见《召南》)云‘惡無禮’,言紂時之世。《麟趾》(*《周南》末篇)有‘衰世之公子’,不言紂時,法有詳略,承此可知也。”

孔疏:“‘燬,火’,《釋言》文也。李廵曰:‘燬,一名火。’孫炎曰:‘方言有輕重,故謂火為燬也’。” 朱傳:“燬,焚也”。

雖則如燬,父母孔邇(nǐ)

【父母】朱傳:“父母,指文王也。”没见拿得出什么有力的证据。但若

比喻文王如父母倒是可以的。

朱傳:“是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國以事紂,故汝墳之人猶以文王之命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曰:‘汝之勞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雖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勞矣。’此《序》所謂婦人能閔其君子,猶勉之以正者。蓋曰:雖其别離之久,思念之深,而其所以相告語者,猶有尊君親上之意,而無情愛狎昵之私,則其德澤之深、風化之美,皆可見矣。一說父母甚近不可以懈於王事而貽其憂,亦通。”

【孔邇(nǐ)】毛傳:“孔,甚。邇,近也。”朱傳同。

郑箋:“辟此勤勞之處,或時得罪,父母甚近,當念之,以免於害,不能為疏遠者計也。”陆音义:“‘辟此’,一本作‘辭此’。”

全诗押韵最难的是这里的“邇”字。

陆音义无注音。《尔雅·释诂》【晉郭璞注唐陸德明音義宋邢昺(*同炳)疏)】无注音。

顾炎武:“邇,四紙”。《钦定音韵阐微·卷七·四纸》:“尒(*古同尔)《廣韻》兒氏切。《集韻》忍氏切。今用而蟻切紙韻(*yǐ)○《說文》詞之必然也。《韻會》或作尔通作爾。爾,《廣韻》汝也,《說文》作□”。“邇,《說文》近也。《韻會》或作迩,通作爾、尔。”

康典第1521页:邇“《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音爾。《說文》近也。《書·舜典》柔遠能邇。《詩·周南》父母孔邇。《左傳·文十七年》以、蔡之密邇於楚。又通作爾。” 康典第643页:“《釋文》爾,乃禮反(nǐ)。”

邇,在王力声韵系统的先秦韵部为脂,声部为ȵ,韵母为ǐei

全篇解

孔疏:“婦人言魴魚勞則尾赤,以興君子苦則容悴。君子所以然者,由畏王室之酷烈猛熾如火故也。既言君子之勤苦,即勉之,言今王室之酷烈雖則如火,當勉力從役,無得逃避。若其避之,或時得罪,父母甚近,當自思念以免於害,無得死亡,罪及父母。所謂勉之以正也。”

四、 译诗

沿汝河边伐条枝。未见君子若饥思。

循汝河边伐余枝,已见君子不相弃。

鳊劳赤尾王室炽,父母甚近恐难避。

2022年2月26日星期六,2022年3月3日星期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327797.html

上一篇:《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9漢廣·總9
下一篇:《詩經》笔记:1國風1周南11麟之趾·總11
收藏 IP: 171.83.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